详细介绍
热依汗•卡德尔女士,维吾尔族,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维吾尔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维吾尔历史与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研究会理事。曾在瑞士苏黎世大学文化人类学博物馆、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与文化研究所、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东方学研究所、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突厥学研究所和柏林洪堡大学中亚与非洲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所访学。
主要研究领域:维吾尔古典文学、维吾尔民间叙事文学研究和维吾尔文化研究。
主持与参与的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福乐智慧》与《四书》的比对”(2003——2008)、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元代入居内地维吾尔人后裔历史与现状调研”(200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负责维吾尔族部分的撰写)(2013-2017)。
主要专著及论文:专著《〈福乐智慧〉与维吾尔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2003年出版)、《东方智慧的千年探索——〈福乐智慧〉与北宋儒学经典的比对》(民族出版社2009年出版)、《<福乐智慧>的文化追求》(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6年出版)。论文《〈福乐智慧〉—民族文化意识的映射》(1995)、《哈默尔-普尔戈什塔里与〈福乐智慧〉》(2001)、《引发“福乐智慧学”的维也纳抄本》(2003)、《〈福乐智慧〉与古希腊文化》(2002)、《〈福乐智慧〉与〈庄子〉》(2003)、《新疆和田墨玉县维吾尔口头传统艺人调查日志》(2004)、《和田墨玉县维吾尔达斯坦奇及演唱方式》(2005)、《兼济人生与逍遥世外——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矛盾人生》(2006)、《〈福乐智慧〉与〈中庸〉》(2007)、《对湖南常德桃源维吾尔族高昌先祖哈勒的几点考释》(2007)、《优素福•哈斯•哈吉甫与孟子的人性论比较》(2008)、《优素福•哈斯•哈吉甫公正思想与孟子仁政思想》(2009)、《〈福乐智慧〉与〈大学〉》(2008)、《元代入居内地维吾尔人后裔历史与现状调查报告》(2008)、《优素福•哈斯•哈吉甫的矛盾人生》(2009转载)、《东方智慧的千年探索:<福乐智慧>与北宋儒学经典的比对——院重点课题“《福乐智慧》与《四书》的比对”成果简介》(2010)、《文人济世的摇落之悲——优素福•哈斯•哈吉甫与范仲淹、王安石殊途同归 》(2011)、《回鹘道上的公主城》(2012)、《国外纳瓦依研究文集评述》(2012)、《关于<艾力希尔•纳瓦依研究文集>》(维吾尔文转载,木合买提艾利译2013)、《略论北宋理学与喀喇汗智学》(2014)、《优素福•哈斯•哈吉甫的幸福观》(2014)、《历史书写、家族记忆与认同建构——以江苏溧阳沙涨村偰氏家族为例》(2015)、《比较诗学语境中的北宋理学与喀喇汗智学》(2015)、《不甘陨落的歌者——肃南裕固族民间口头传统传承人调查》(2016)、《穿越古韵与新声——近年来维吾尔族青年诗人的新诗语境》(2016)等。
主要著作的学术价值:《福乐智慧》与维吾尔族文化的关系研究,是《福乐智慧》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以往,研究者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福乐智慧》所表现的思想和文化如何受希腊、波斯、阿拉伯和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对贯串其中的维吾尔民族文化精神则研究不足。专著《〈福乐智慧〉与维吾尔文化》通过对维吾尔历史与文化的系统阐释和对《福乐智慧》的文本分析,得出了“《福乐智慧》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维吾尔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许多代维吾尔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的文化硕果”的结论。
跨文化对话:专著《东方智慧的千年探索——〈福乐智慧〉与北宋儒学经典的比对》 是“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之一。《福乐智慧》与北宋儒学以及北宋儒学倡导的《四书》等儒家学说是否有关联,一直是研究《福乐智慧》的一个热门话题。说它是热门话题。以往的研究,多以摘录只言片语的方式先入为主地进行对照比较,或选取语义相同的语录得出《福乐智慧》实为儒家学说翻版的结论;或选取语义相反的语录得出《福乐智慧》并非儒家学说翻版的结论。这种忽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忽略不同作家思想渊源、忽略对两部著作进行全面分析的“断章取义”,将研究简单化、片面化,从而得出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本专著突破了以往使用简单词语类比取证的简单而片面的方法,通过梳理两部作品的学术思想背景,认真分析作品的基本思想和文化追求,总结两部作品的同与异,为认识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思路。专著出版后,收到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特意为此撰写书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汤晓青研究员这样评价《<福乐智慧>的文化追求》:“创作于十一世纪的维吾尔族古典名著《福乐智慧》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20世纪80年代汉译本出版,汉语学界对这部经典之作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部著作的作者近20年来在《福乐智慧》的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克服了文献资料极度匮乏的困难,对原著的版本、流传的途径、作者的生平等基础性资料加以考辨,帮助我们认识喀拉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文学的全貌。研究者对《福乐智慧》蕴含的深厚哲理、维吾尔族“智学”体系的特征、《福乐智慧》与维吾尔族文化传统的多元性之关系等多层面的研究,集中呈现了研究者多年来对维吾尔族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思考,具有原创性和前沿性。
本部著作基于比较文学的研究理念,将《福乐智慧》的研究置于东西方文化交流、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跨文化研究的视域之中,对《福乐智慧》的政治哲学与古希腊的“理想国”、《福乐智慧》的“智学”与北宋 “理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在不同文化参照比较中深化对原著思想的理解,凸显了维吾尔族古代先贤的智者风范。
在古典学界倡导认识和理解“中国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交流”的现实语境中,本部著作的出版在维吾尔族文学史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领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内主要学术活动:2004年4月参加“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7月参加“阿尔泰语系民族的神话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5月参加“第四届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作“对湖南桃源维吾尔族高昌先祖哈勒的几点考释”学术报告。2008年9月参加“第五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学术研讨会”,作“《福乐智慧》与《四书》的共同追求”学术报告;2008年11月参加“纪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诞辰一千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作“《突厥语大辞典》是维吾尔智学体系的重要学派”学术报告。2011年11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参加“纳瓦依570年诞辰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国外突厥学学者纳瓦依研究最新成果”学术动态报告;2012年12月参加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举办的“康安• 理法伊斯兰研究讲座”系列研讨会(二)“中国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和合之道与中庸之道——从《福乐智慧》与《中庸》的比对中看维吾尔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2013年7月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3年年会(新疆•伊宁)参会论文“‘东方智慧的千年探索——<福乐智慧>与北宋儒学经典的比对’成果介绍”;2014年9月参加 “文化记忆、历史书写与民族叙事”——新疆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第二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作“历史书写、家族记忆与认同建构”学术报告;2016年7月15-17日,参加由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昌吉传统文化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新疆当代文学批评与区域文化研究”全国性学术会,大会发言“穿越古韵与新声——近年来维吾尔族青年诗人的新诗语境”;2016年9月16-20日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作协创研部、西藏文联和江苏省作协共同主办的“中国新诗百年 少数民族诗歌创作论坛”在西藏林芝举行的学术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主要学术活动:1991-1992年在瑞士苏黎世大学文化人类学博物馆研修;1997年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与文化研究所访学;1999年公派留学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东方学研究所研修;2002年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和柏林自由大学突厥学研究所访学;2006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中亚与非洲研究所访学。2011年在柏林自由大学突厥学研究所访学。2013年9月赴韩国启明大学学术访问。2014年8月再次赴韩国启明大学学术访问。2015年8-10月在德国在柏林洪堡大学非洲与中亚研究所学术访问。
主要国际学术会议:2016年2月10-14日,我应邀赴德国参加在柏林洪堡大学中亚与非洲研究所、柏林国家图书馆东方部(伊斯兰文献部)联合举办的纪念艾利希尔• 纳瓦依诞辰575周年暨“艾利希尔•纳瓦依及其对文学艺术的贡献”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在柏林国家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东道主德国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我的大会发言为:“新疆在艾利希尔•纳瓦依诗歌作品的收集、整理和出版方面作出的贡献”。发言受到与会代表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2008年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研究会成立后,整理出版了艾利希尔•纳瓦依诗歌作品十二部,这一成果引起与会的国际艾利希尔•纳瓦依研究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并希望中国能够在纳瓦依研究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更新时间:2016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