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索南多杰]凸显史诗原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01  作者:索南多杰

  青海是解放以来我国开展《格萨尔》搜集、整理、翻译工作最早的省份。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格萨尔》专业研究机构,青海境内仅以《格萨尔》为专业方向的博士多达10位,占有很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此外,格萨尔大王及整个“岭国”的寄魂神山阿尼玛沁耸立在青海果洛,《霍岭大战》的宏大场景“玛域”(黄河流域)及扎洛、鄂洛、卓洛等岭国部落的寄魂湖扎陵湖、鄂陵湖和卓陵湖也在青海境内,世界上规模最大、传承历史最为久远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团队“德尔文郭落”、中国民协命名的“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和文化部批准设立的“中国《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也在青海。青海的格萨尔文化积淀丰厚,资源得天独厚,这些为我们完成“青海格萨尔卷”的编纂任务提供了便利。

  《格萨尔》这部全世界最长的史诗,其人物、骏马和器具的出处、特性和价值的叙述,生动明晰,渊雅广博,堪称“鸿篇巨著”。我们发现,传统文本和现、当代艺人说唱的新部本有着巨大的悬殊和落差,如《擦瓦箭宗》《霍岭大战》《雪山水晶宗》等《格萨尔》古典部本虽然有翻译难度(难以翻译的诗歌属性、密宗术语和游牧民族特殊的文化背景),但其行云流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浩瀚如海、有章可循的深刻文化内涵足以吸引我们如饥似渴地阅读和坚持不懈地进行翻译;改革开放以来新发现的《格萨尔》神授和掘藏艺人的说唱部本,稍显稚嫩,但也填补了某些空白。在仔细甄别“精选本”和“改编本”的基础上,我们尤其凸显了史诗的原貌。“忠实于原文”是“青海格萨尔卷”编纂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视为红线的翻译原则。文学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渗透浸润在字里行间的民族文化内涵精准而又不失韵味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如何实现两种文本的文化差异的全面、精准、完美的转换。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直译+注解”的方法,通过大量注解实现了《格萨尔》文化个性的阐释性转换。

  我们按《史诗卷编纂体例》,将《敦氏预言授记》《岭国形成史》《贵德分章本》《玉树分章本》《擦瓦箭宗》《英雄诞生》《玛燮札》《天岭卜筮》《丹玛青稞宗》《玛域分地》《赛马称王》《世界公桑》《岭国歌舞》等13部编入青海格萨尔卷第一卷;第二卷精编精选了《北方降魔》《霍岭大战》《辛丹内讧》《姜岭大战》《门岭大战》等5部。这两部示范卷的编纂出版,仅仅是整个《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史诗·青海卷·格萨尔》编纂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因为“格萨尔大王的故事”还处在觉如(格萨尔的童年时期)时代及“四方妖魔”的经典部本,“18大宗”、“无数小宗”及新增部本等气势恢弘的场景画面尚未展开,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针对史诗《格萨尔》编纂工作中遇到的个性问题,制定以下原则予以统一规范:

  1.关于标题。为了让读者顾名思义,了解故事梗概,建议统一用音译+意译的藏、汉复合语;形式上尽量以《赛马称王》或《歇日珊瑚宗》等四字、五字格式进行完整表述。

  2.关于目录。为做到整齐划一、开宗明义,《大系》共设3级目录,卷本为1级标题,部本为2级标题,章节序目、前言、后记等为3级标题。

  3.关于术语。人名、地名等术语翻译要坚持“名从主人”的原则进行音译,一个人物有多种称谓的,用藏文或拉丁字母转写的形式加注并说明多种称谓之间的关系,以保障原文的韵味在《大系》中得以保留;但原文中同一名称的不同译法,在统计所有术语及其译法的基础上,经课题组集体讨论后按照“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等原则予以统一。

  4.关于背景。介绍说唱艺人,记录整理者,出版情况,各个历史时期的译介者,所录入版本的译介及整理、校注人员基本信息,要求注明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工作单位、现任职务、主要成就、奖掖荣誉等。

  5.关于注释。谚语、俗语、俚语及典故等力求直译,但要加以注释,使读者读懂译文的同时,领略藏族传统文化韵味。

  6.关于风格。为方便阅读,尽量统一风格,但《贵德分章本》等知名度较高的权威译作可保留其原有风格,辅以注释、解说等阐明其章目与其他部本的呼应关系,进一步提高其学术性、科学性、文学性。

  7.关于异文。由不同艺人说唱的原文异文,尤其像《贵德分章本》和《霍岭大战》等其他部本,格日坚赞的《岭国形成史》和手抄本《赛马称王》等,情节虽然略同,但从书名、文风到内容主旨有明显差异的全部予以采录;同版原文有几种译文的,择优编纂,尽量避免内容的过多重复。

文章来源:《文艺报》2019-03-29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