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和阐释史诗时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对史诗中物质文化与地方生态环境意象的例证阐释。史诗中大量的意象需要解读,已属不易,何况还要向目标文本读者进行阐释。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是在史诗文本中增加照片或插图。特定目的地利用图像、数字图片和视频,尤其是数字格式将如何能够在史诗研究中发挥其最大作用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
数字图像搜集和意义认知
笔者从1980年开始从事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史诗和民间叙事诗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接触了大量与本地民俗文化相关的图像,尤其是物质文化。这些图像密切关涉地方民间文化和知识,通过数字化运用图像(其他影像)来认知史诗的策略,尤其是认知那些在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无处不在却极易丧失的民间文化意象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萨拉·平克在其经典著作《视觉民族志》一书中论述道:“任何照片在特定时间抑或是出于特定原因,都具有民族志意义和含义。也就是说,图片的意义是情景化的、主观的,取决于谁在看照片,何时在看照片。在民族志过程的不同阶段,同一张照片的意义在不同读者,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文化语境中会发生改变。”对意义可变性和时间性洞见不仅仅指向照片,也适用于史诗文本与数字图像链接机制的生成过程,其目的是生成杂合的、多媒体产品。史诗文本之外的数字图像可能补充、改变、甚至超越文本语词在读者脑海中生成的图像,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考虑叙事文本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
已故著名学者约翰·米尔斯·弗里在1991年《内在的艺术:传统口头史诗的结构与意义》、1995年《演述中的故事歌手》等著作中提出“传统指涉物”概念,为学界所熟知。史诗中的图像是“通道”,是打开理解史诗叙事中模糊不清部分的一扇门,这一隐喻性的观点更加证实了要审慎地、带有目的地利用民族志图像和视频来支持史诗文本加注和评论的合法性。利用数字图像和视频来补充、认知物质文化图像及其使用过程,便是一个阐释史诗和其他民间叙事意义的可行策略。
由于民间文本的多重性质,对图像的阐释和理解无法确定。金旦在其三种语言对照的《苗族古歌》后记中,描述了对“det dod”一词理解和阐释的两难境地,我们将其翻译为“枫树”(sweet gum tree)。在不同史诗讲述者和编辑者的不同版本中,这种树或是被识别为一种树皮光滑而色浅的树,或是比较粗糙而色深的树,甚至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品种。然而,在已出版的史诗中,关于该树的照片只代表一种树种。稍后的数字增修本与线下打印本中,包括了枫树详细的照片以及可能的其他树种,附上了文化和植物学的解释,为图像的隐喻阐释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
1950年以来,中国西南地区搜集了大量的“创世/起源”史诗和其他关于宇宙产生的叙事诗歌。其中一些已经出版了很多版本,尽管这些史诗和叙事诗没有像藏、蒙史诗《格萨(斯)尔王》和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一样闻名于国际,但现在已以众多的书面出版物流传于世,其中的一些文本用于公共艺术、博物馆展览、旅游开发甚至是广告中。
借用生态批评家乔尼·亚当森“宇宙志”来描述中国西南地区史诗的本质,这类史诗充满了民俗生活和自然、生态意象。这些文化事项的参照物大都已经模糊不清,急需进行视频存档。
中国西南地区以“生物多样性热点”而闻名。四川南部的诺苏彝族的《起源书》和贵州省东南的苗族史诗中常常提及该地区丰富的动植物。国外学者翻译苗族史诗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识别史诗文本中的植物和动物。远距离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策略是通过电子邮件与作者联系,将民间文化事项和动植物图像网上传递过来提供翻译参考。史诗的书面文本都附录了这些图像,如果通过数字格式提供更多图像的话,这个版本可能效果会更好。正如维系史诗数百年传承的民间文化一样,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现代化开发中经历了巨大变化,因此,为史诗中的动植物进行田野举证变得越来越难。由此,文化事项的数字存档极为重要。
图片、视频的有目的搜集与保护
著名的芬兰民俗学家和史诗研究专家劳里·航柯提出了口头史诗的“文本化过程”,从“传统群组”里形成的口头叙事,继续由讲述者学习并表演,并为讲述者的听众所接受。某种情况下,听众中包括一些民俗学家和民族志学者,他们把史诗的讲述本印刷出来,或者像现在一样,制作为数字媒介,有目的的数字和其他图像、视频搜集也可以看作后期文本化和接受过程的部分阶段。
提供史诗文本和举证材料可以有多种方式,至少包括三种主要的呈现方式:1.传统书面印刷书籍格式:文本、注释和图像;2.各种数字格式:电子文本、电子注释、图像、视频、超文本链接及交互式使用;3.杂合型:印刷书籍、光盘、网页及交互式使用(可以随时由众多的编辑者增加材料的维基格式)。
史诗项目的数字图像准备和布置过程基本上包括如下步骤(其他研究者可能有不同的观点):1.史诗中物质意象的认定。这可以是“已知的”意象,也可以是“待知的”、“模糊”的意象。2.从田野或私人、博物馆、在线网站等搜集“已知意象”的照片/数字图像进行存档。3.尝试从田野(其他)资源中、从当地传承人、当地博物馆等阐释清楚“待知意象”。4.创立图像库/数据库,包括图像和举证评论。5.将图像与文本平行布置,适当增加评论。6.为视觉困难的用户提供适当的图像语音说明。
当然,这些步骤包含许多过程,诸如搜集、誊写、翻译、为出版而编辑以及为不同听众表演的编辑。资金资助和人员配备也是关键问题。就意义生成和阐释而言,重要的步骤还包括以注释、照片、视频和附加的评注等形式整理和提供举证材料。当然,如果文本是以互动方式呈现,还包括持续的信息输入与升级。建立“图像库”或者网上数字照片和视频数据库,以处理、理解和交流史诗物质层面的事项,达到 “一图胜千言”的效果。这些技术问题还包括创立满意的“有意义”的文本平台/网络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预设的听众、图像的文本索引、培训熟练掌握史诗文化习语以及文化意象的人员。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运用先进技术来进行有目的地搜集图像和传统知识,以对史诗文本和文化事项进行举证的时代。然而,由于口头传统/史诗和传承人“正从眼皮底下”日渐消亡,这一任务成为当务之急。可能的情况是,增修版文本能够吸引学者观众,为其他社会人士提供资源,激发对史诗传统的兴趣。如果我们继续探索,会发现这种可能性在不断加强。系列图像举证的数字文本成果,进一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技术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格式化倾向越来越重。这就需要我们选择一种能够通向未来技术媒介的意义生成形式,以及开展项目的保障和人员培训问题。当然由于技术发展,合作和分享的机会也在增加。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加强合作,在研究中更充分地利用数字图像。
(作者单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译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