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玛纳斯》史诗歌手调查及其非遗保护建议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6-11-11  作者: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

  [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总汇。《玛纳斯》能够以口头形式保存并代代相传是天才史诗演唱者的功绩,这些民族艺术家在演唱史诗《玛纳斯》时,既继承了前辈史诗歌手传统的演唱内容与风格,又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作成分,使得史诗在结构上得到进一步完善,艺术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对这一群体开展全面田野调查,对研究、总结及保护《玛纳斯》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作者简介]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1985-),女,柯尔克孜族,新疆克州乌恰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文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史诗比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玛纳斯》综合研究”(13&ZD144)、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疆乌恰县史诗歌手调查研究”(15CZW057)。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越来越频繁。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化被新时代的电视、广播、电影院等电子产品设备取代。就这样在人们生活中口头文化的地位慢慢降低,口头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力有所减弱。有幸的是渗透于柯尔克孜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口头文化传播传统却依然生存,它仍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生命保留并延续着。为进一步了解21世纪初史诗传统,史诗《玛纳斯》及史诗歌手们的现状,2011年夏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阿地力·居玛土尔地、任春生和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远赴祖国西部克孜勒苏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开展《玛纳斯》重点歌手调查与视频资料收集工作。此次调研于2011729日正式展开。此次调研活动的协助人员有阿合奇县文化局玛纳斯办公室工作人员、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文化站工作人员、乌恰县黑孜维乡文化站工作人员等。 

  柯尔克孜族的民间口头文化传统源远流长,2009930日,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从此《玛纳斯》史诗民间流传的文本收集与演唱《玛纳斯》的视频资料收集工作也加强了很多,研究者们也开始注重这代代相传于民间的《诗型故事》以及它的歌手。目前,除了史诗《玛纳斯》以外,库姆孜弹奏、约隆歌,猎鹰驯养等四项被列为为国家级项目。此外,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琴弹唱、刺绣、花毡制作、芨芨草编织、手工制作马鞍、羊毛线编织工艺、赛马、叼羊、“打皇宫”游戏、马背角力等民间游艺活动以及其他民间节日、娱乐游戏等都是独特的,较好地保留着原始面貌,是值得笔者关注的民间传统文化。 

  这次《玛纳斯》重点歌手调查与视频资料收集,主要是调查与拍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重点歌手演唱的史诗《玛纳斯》,目的为了解史诗传统与史诗艺人现状并搜集一手资料,资料包括现场史诗演唱视频资料、现场史诗演唱录音资料、图片资料、采访资料(采访资料以录音形式收集)、史诗文本的抄本等(手抄本)。调查方式有用摄像机、录音笔、相机等设备对年纪比较大的重点史诗歌手们的现场表演做记录,以采访的形式记录史诗歌手们的生平、学艺过程、学艺目的、传承方式、生活情况等内容。同时通过史诗歌手和当地人的采访,得到目前尚未被发现的史诗歌手和新的民间手抄本或记录本的信息。 

  这一次主要拍摄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阿合奇县、乌恰县、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等两县一乡民间艺人演唱的史诗《玛纳斯》以及其他的民间长诗。经过调研组的几位老师们几年以来做的多次调研发现,阿克陶县有演唱《库尔曼别克》(қurmanbek),《孤儿加拉依尔》(Jalayir jalġiz)和一些爱情长诗的歌手,演唱史诗《玛纳斯》的比较少,并且他们以故事形式讲述《玛纳斯》,讲述《玛纳斯》的现场录音、视频资料齐全,因此取消了去阿克陶进行调研的计划,这次调研是重点放在调查史诗《玛纳斯》的演唱者,尤其是年纪已高的重点艺人和史诗《玛纳斯》的传承状况,同时对柯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玛纳斯》保护方面的工作和保护举措进行了解。这篇调研报告是根据本次调查所收集的一手资料以及本人的调研日志撰写而成。 

  一、调查内容 

  此次调研活动共计20天时间,时间为2011728-2011816日。行程路线为北京-乌鲁木齐-阿合奇-阿图什哈拉峻乡-乌恰-喀什-乌鲁木齐-北京。728日晚上到达了目的地阿合奇县,阿合奇县是我国柯尔克孜族著名史诗《玛纳斯》的重要流传地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化,自古以来这里就成为柯尔克孜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宝库, 20世纪内涌现出了世界闻名的《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以及其他数十位《玛纳斯》史诗歌手,如今这块宝地史诗传统依然旺盛的。728日晚,先到的阿地力·居玛土尔地教授在县宾馆门口迎接了调研组,时间虽然很晚,可得到了阿合奇县文化体育广播局工作人员的一番热情招待。729日,在当地文化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县城内的苹果园开始了史诗演唱的拍摄与采访工作,任春生负责史诗演唱现场拍摄,阿地力负责现场记录工作,而笔者负责艺人采访。当地时间1210拍摄了第一个艺人慢拜特阿力·阿拉曼演唱的史诗《玛纳斯》,他是国家级史诗演唱传承人,也是最有名望的玛纳斯奇、当代荷马居素普·玛玛依老人最出色的徒弟。这位玛纳斯奇演唱了玛纳斯的第三代部分《赛依提》“玛纳斯的出生”“英雄的成长”“大战”等史诗传统章节。随后又拍摄了当地有名史诗演唱艺人之一木塔力普·库尔曼阿力的演唱,他唱了“七个卡汗的召集”,“勇士们的死亡”“大战争”“玛纳斯的幼年”等章节,慈祥老人的生动演唱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晚上北京时间2110分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回到了宾馆。30日早上因有雨,拍摄工作耽误了半天,差不多中午才开始,对夏把依·依萨、依斯玛依勒·拜克尔等史诗演唱艺人演唱了各自的唱本,并接受了采访。晚上19点,拍摄结束后调研组有幸跟当代荷马居素普·玛玛依见了面,他也来到了拍摄现场,看了他徒弟们演唱的史诗,并给讲述了一些关于他学艺生涯中的经历,就这样笔者目睹了作为柯尔克孜族民族文化的宝库、三代史诗演唱艺人的相互指导的感动现场。31日拍摄工作照常在苹果园进行,从早晨11点到晚上22点半依斯玛依勒·拜克尔、萨热把依·克热木、阿山·玛买提阿洪、阿布都别克·吾斯堪、比尔那扎尔等一些年轻的史诗演唱艺人们演唱了史诗《玛纳斯》,因此本次调研活动针对年纪已大的重点艺人,年轻艺人们的表演时间限制。81日苏音地克·卡热、阿布勒卡孜·依沙克、阿布都别克·吾斯刊、刊杰布·拜依谢、库尔曼别克·玉买尔等玛纳斯奇们展示了他们的精彩的史诗演唱,其中有几位年轻艺人的演唱受到时间的限制,对此他们表示不满,直到阿迪力·居玛吐尔地老师答应他们再一次来收集年轻一代史诗艺人们演唱史诗的资料时,他们才乐意地接受了的采访。苏音地克·卡热给笔者看了他一直随身保存着的手抄本。中午全体调研组人员欣赏了阿布勒卡孜·依沙克用库木子半唱的史诗《玛纳斯》和优美的民歌。即是史诗演唱艺人,又是阿肯的比尔那扎尔以即兴创作形式歌颂了这次调研活动。拍摄工作持续到晚上8点,晚上由玛纳斯奇,库尔曼别克·玉买尔的陪伴下去了力县城大概50公里远的姆兹布尔恰克(Muzburchaқ)墓,并给调研组讲了一些流传在民间关于墓的神奇故事。 

  82,早晨8点半从阿合奇县出发,1310分到达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是阿图什市最大的乡镇,也是柯尔克孜族聚住地区之一,曾有过阿勒玛昆·毛勒达、奥斯曼·那玛孜、卡旦·额斯玛依勒等有名的史诗歌手,目前称为民歌之乡的哈拉峻乡历来拥有者丰厚的口头文化底蕴。调研组在一家路边的饭馆吃了午饭后去了哈拉峻乡乡政府,由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迎接,据说那天是当地每年一次举办的民族特色产品展览日,院内已有了一间布置的很有民族特色的大房子,布置房子的东西都是当地人做的手工生活品。趁机拍了许多柯尔克孜族手工艺术品照片,拍摄工作也在那里进行的,著名的史诗演唱艺人阿克刊别克·努拉洪开始演唱,年事已高的他,一直在重复一两个史诗章节,因时间的关系,笔者不得不停止拍摄他的演唱,可他还是情不自禁地唱起史诗来,看到他那时候的状态,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他,没想到就在三年的时间他的史诗演唱艺术退步了很多,当时能够给笔者唱一整天的他变得如此憔悴,连自己熟知的史诗诗行也找不着。随后拍摄的是托阔罗克·卡兰、阿那尔·依明、库撒尔·土尔孙、满百特阿山·阿赛克等艺人的演唱,演唱的内容不多,时间也很短。还有一名叫土尔孙的老艺人,因轻微脑出血不久,讲话不是很清楚,没能展示他的史诗演唱艺术,三年前笔者去哈拉峻找这位老人的时候,由于他去了夏牧场,没见上面,连他唱的一部史诗也没被录下来,如今的他已不能再唱了,调研组很遗憾地收拾了设备离开了拍摄场地。这次拍摄了四个艺人的史诗演唱现场,这四位艺人演唱的都不是很长,短的就几十分钟,我之前所见过的几位史诗歌手们都没到场。笔者问乡政府工作人员原因,他说那时期刚好是牧民在夏牧场的时期,而且他们在夏牧场的居住分散,由于夏牧场的交通不方便等原因,没办法通知到每位史诗演唱艺人,只好召集了通知到的几位艺人,对此有点失望,在这调研组再一次许了等艺人下了冬牧场时再来一趟做调研的诺言停止了拍摄活动。晚上9点,哈拉峻乡乡政府的安排了笔者晚餐和住宿。83日早上10点调研组从哈拉峻出发,15点来到了乌恰县。乌恰,是柯尔克孜语“ULUUQAT”的汉文简称,意为大山谷,分岔口。因克孜勒河谷在该地分岔成三道沟而得名。生活在这里的柯尔克孜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这些文化现象中,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全体柯尔克孜族人民精神文化的演唱史诗传统,在整个柯尔克孜族文化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史诗《玛纳斯》造就了浓郁的文化气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看似朴实无华的柯尔克孜族文化形式,以其自身独特的传播方式,较为完整的将其辉煌的历史保留了下来,并代代传承。中午当地时间1620分在一家宾馆安顿好以后,紧接着去找黑孜韦乡国家级玛纳斯奇沙尔塔洪的家,调研组到达他家时,因他本人不在,由他的孙女接待,并给他爷爷打了电话,调研组整体人员也只好在他们家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才见到了沙尔塔洪·卡德尔老爷,通过几次实地调查已变成老熟人的沙尔塔洪·卡的尔和任春生老师热情拥抱见面。随后就在他家院子铺了一长毡子毯开始了在乌恰县的第一场拍摄,他给唱了史诗《玛纳斯》的两个章节分别为“七个卡汗的召集”,“远征”和英雄叙事诗《库尔曼别克》(қurmanbek),并接受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听他边唱边说,很快就到了傍晚,他爱人做了丰盛的晚饭接待了调研组,21点回到宾馆。4日早晨在乌恰县县长与县政府人员的带领下去找光线充足的拍摄场地,选中了位于乌恰县黑孜维乡羊场大队的,风景优美的杏园。县政府工作人员召集的史诗演唱艺人们也纷纷从各乡聚集到了杏园。拍摄工作早上11点开始,持续到了晚上22点,小的7岁的玛纳斯奇阿如开,到老的70多的沙尔塔洪·卡德尔演唱史诗《玛纳斯》,共14位玛纳斯奇演唱了史诗,他唱的很有生命力,变体各异,因政府协助调研工作,不仅艺人们召集的全,拍摄工作也进行得很顺利,乌恰县年轻的艺人占的比例比长辈艺人少得多,他们各自讲述了自己的学艺进程,有的从十九、二十世纪著名史诗演唱艺人艾什买提的手抄本中学得史诗(到目前民间仍然广发的流传着他的手抄本,后来著名的柯尔克孜研究人员托汗·依沙克整理并出版了了此手抄本),有的拜国家级史诗演唱艺人沙尔塔洪·卡德尔为师傅,继承了他的演唱文本和风格。通过这次调研,笔者认识了更多之前没接触过的史诗演唱艺人,并从他们那得到了很多其他史诗演唱艺人的信息。这次调研不仅拍摄了国家级约隆歌传承人以及史诗演唱艺人塔把勒德·克热木演唱的史诗《玛纳斯》,也拍摄了他演唱的约隆歌。他说那天他很有唱约隆歌(ӧlong)的感觉,老人滔滔不绝的唱了两个多小时,并给调研组讲述了他年轻时代时约隆歌演唱的场景。 

  二、所发现的问题与建议 

  《玛纳斯》能够以口头形式保存并代代相传是少数天才史诗演唱者的功绩,这些民族艺术家在演唱史诗《玛纳斯》时,既继承了前辈史诗歌手们演唱的史诗内容与艺术风格,又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作成分,使得史诗更加完美。对这样一个特殊艺人群体开展全面的田野调查,分析他们的人生及演唱的文本对研究《玛纳斯》和保护口头传统有重要作用。 

  在调查中发现,可以说《玛纳斯》为首的柯尔克孜口头传统原有的民间文化生态在某种程度上有了改变,好多史诗已经停止流传。此外,柯尔克孜族民间口头文类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明显减退,有些史诗已成了民间故事,以故事形式流传。笔者采访的一些有代表性民间艺人,他们所能演唱史诗内容的已远远不如他们在三年前那么完整和丰富,有的变成民间故事讲说人而不再是史诗歌手,有些艺人因疾病、年龄增长和生活上的一些不愉快等原因没能继续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演唱史诗传统。可喜的是,在长辈史诗歌手们的指导下民间已出现年轻的史诗演唱艺人的群体,他们拜长辈艺人为师傅边向他们学,边收徒弟把自己学到的史诗文本和演唱技能传输给他们下一辈的艺人,就这样目前出现长辈艺人群体,也就是50岁以上的史诗演唱艺人群体,他们大部分都是从他们的祖父、祖母、或爷爷、奶奶或者从哪些已过世的艺人学的史诗演唱,三十岁到五十岁的中年艺人群体,他们大部分都是从长辈艺人群体学的演唱史诗,三十岁以下的年轻艺人群体等三个群体,属于最后群体的艺人们大部分都是从出版的史诗书,他们都是为传播史诗这传统无私贡献着的民间文化继承者们。有些艺人一直没有人采访他们了,他们见了调研组很高兴、热情的接待、格外积、主动地提出将记忆在脑海中的口头文学作品讲述给调研组。有的讲述了他们之前听说过的艺人信息和他们演唱过的史诗内容。有的艺人给笔者看了他们一直在记录的手抄本。 

  除了搜集到《玛纳斯》史诗部分传统章节以外,还拍摄了《库尔曼别克》(қurmanbek),《叶尔托西提克》(Ertӧxtük)等英雄史诗和约隆歌、民歌等民间文学体裁。 

  阿合奇县的史诗歌手曼拜特·阿拉曼一直被笔者认为是玛纳斯奇,可谁都不知道他还能完整的演唱史诗《库尔曼别克》,就在拍摄的第二天他提出给调研组演唱了《库尔曼别克》,作为他的徒弟们,他身边的几位年轻的歌手们也很惊讶。他整整唱了48分钟的,成了目前为止能够演唱的时间最长的一位库尔曼别克奇,他这次演唱超过了一直被公众认为最出色地库尔曼别克奇的乌恰县史诗歌手沙尔塔洪·卡德尔。乌恰县的一位老艺人买买提·热扎克也以韵散结合形式演唱了比起现流传的史诗《库尔曼别克》(Kurmanbek)内容和结构上独特的唱本。在1014日的这次调研的补充调研中我又录下了哈拉峻乡史诗歌手图儿孙的讲的史诗《叶尔托西提克》,他讲述的变体非常独特,在他的唱本中保留着英雄在腹中与母亲交流、英雄母亲难产时,按照腹中英雄的吩咐提钢铁锅,英雄从而落地等古老的母题。有些艺人虽然唱的时间不长、演唱的章节不多,可内容却丰富,比如;乌恰县博斯坦铁列克乡的几个艺人虽然讲的同一个史诗的同一个片段,各自内容不一,有些艺人演唱的史诗内容是一样,可在用的词和事件叙述有了一定的区别。据笔者对史诗文本的分析和解剖,以故事情节和母题结构来看,虽然唱本各异,不过史诗主杆内容变化却不大,在三种主流变体的范围内流传,特别是中年和青年史诗歌手们学习史诗演唱都以三种主流变体为主。一个是从著名的玛纳斯奇居素普·玛玛依的手抄本或书学的玛纳斯奇群,另一个是从艾什买提的手抄本学的玛纳斯奇群还一个是怕米尔区域的玛纳斯奇群体,属于这群体的玛纳斯奇们演唱的文本内容及其独特,在他们的变体中玛纳斯死而复生,跟名叫塔拉斯的英雄的战争描述的多,属于第一个群体史诗演唱艺人各个地方都有。属于第二个群主的艺人要在乌恰县的黑孜维乡,唱的主要内容是《玛纳斯》的第二部《赛买台》。因为玛纳斯奇艾使买提是黑孜维乡人,他有过手抄本并被好多人抄下来,流传于民间。因此到目前还有很多艺人手中以找到他的手抄本,此手抄本也成了在黑孜维乡年轻玛纳斯奇们的主要学艺途径之一,属于第三个群体的艺人们主要都在柯尔克孜怕米尔地区乌恰县博尔托阔依与博斯坦铁列克乡的艺人(主要是克普恰克部落人),据当地人的说法,20世纪40年代从吉尔吉斯来过一个名叫博托诺依(Bӧtӧnӧy)的人,他随身带来了两大麻袋《玛纳斯》的书,他去世之前把书叫给了名叫卡尔别克(Karibek)的人,后来卡尔别克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史诗演唱艺人,好多人也从他那的书抄下来了英雄史诗,从而出现了一群克普恰克史诗演唱艺人。在这群体的玛纳斯奇们演唱的史诗文本不是很长,结构不是很复杂,内容上却很也有特点。 

  阿合奇县,哈拉峻乡,乌恰县等地方还是史诗歌手比较多的地区,这三个地区的艺人自发地培育着新一代史诗演唱艺人,传授他们的史诗文本,同时传承着史诗传统。笔者采访了40位民间艺人,他们几乎都没有念过很多书、大部分歌手没有走出过牧区,他们从来就是自学、自唱、自传、自保史诗传统。他们勤劳朴素,一边劳动一边对民间传统文学情有独钟,刻苦学习。但是,他们世世代代以口耳相传、保存的口头文学作品和传统正随着现代化潮流,在信息时代的巨大浪潮中逐渐被遗忘、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阿克刊别克、玉山等哈拉峻的歌手已经不能再唱史诗,那曼·局麻、依力压孜·阿任等史诗艺人的演唱艺术也比往年退步了很多。谈起史诗《玛纳斯》的今后传承与发展时,这些老艺人们说“现如今,他们的年寿已高,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玛纳斯》史诗的学习当中来。史诗《玛纳斯》作为柯尔克孜族文化中的精华,柯尔克孜族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就应该代代相传。这个重大的任务只好担负到年轻的一代玛纳斯奇们的身上。只有年轻一代史诗演唱艺人投入到史诗《玛纳斯》的学习及传播中,笔者才能从众多史诗演唱者当中选出较为出众的艺人,并对他们进行更为严格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保存这活态史诗传统”。 

  在柯尔克孜聚居的地方也涌现出了不少年轻的艺人,他们精神面貌良好,热情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一生保护的艺术讲述提供给调研组。他们说他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祖先创造并保存下来的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发扬,传给后人。笔者被他们的纯朴性格和乐观无私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笔者认为,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保护,宣传应该早行动,多深入基层、早发现民间艺人、早挖掘优秀作品。当地的歌手们说,地方政府为了满足观众们的好奇心和省时间,把比较严肃的史诗章节演唱演变成为 “片段表演”,让那些本来充满激情的歌手出来在规定的时间内演唱史诗《玛纳斯》的一小段,使史诗演唱变成了一种舞台化的表演,严重违背了民间传统本身故有的规律。在这调研中发现,虽然年轻歌手传承了著名的长辈歌手的唱本与演唱技能,可他们演唱的内容比长辈歌手的内容多又丰富,他们唱本中带有他们师傅的文本内容,还从居素普·玛玛依大师的唱本上补充史诗内容,使史诗强化艺术感染力。因此可以说,搜集年轻一代史诗歌手们的史诗演唱资料并仔细分析他们演唱的文本,有助于做在不同年代的史诗文本与不年龄阶段的歌手演唱与传承状况的比较研究。长辈史诗歌手们都是从年轻一代阶段走过来的,注重年轻一代的歌手也算是注重史诗演唱传统的未来。多关注年轻一代史诗艺人,鼓励他们持续这珍贵的艺术传统对活态史诗的保存于流传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歌手的情况分析,在大力传承史诗《玛纳斯》及培养玛纳斯奇歌手方面,地方的各项政策还是有许多不一。就简单的做个比较乌恰县和阿合奇县对玛纳斯奇的重视程度,乌恰县的玛纳斯奇,只有沙尔塔洪·卡得尔与约隆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塔把勒德·克热木能享受国家所给予的财政津贴,被称为省级或县级级别的歌手们不享受任何福利。地方政府虽然大力支持民间文化活动,但是很少进行财政补助。阿合奇县的玛纳斯奇不仅可以享受国家的财政补助,地方政府对当地玛纳斯奇、手工刺绣和猎鹰的人员,每月都会有最少为500元最多为1200元的经济补助,除此之外,还专程给玛纳斯奇及猎鹰人员订制传统的民族服装,使得整体看着都很井然有序。这样不仅积极地调动了当地人学习史诗《玛纳斯》的激情,也使得当地的玛纳斯奇们更愿意积极地传播及保护自己的文化,这样便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自己文化的学习当中来,以学习灿烂的标志史诗为自豪。 

  柯尔克孜族史诗演唱传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有一部分《玛纳斯》史诗歌手们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少量地扶持和救济,但是从整体的趋势上笔者依然能够看到史诗传统已面临着现代化的危机,再也找不到先前20世纪拥有的那种民间的原生态势态。在阿和奇县30名骨干玛纳斯奇、30名骨干库姆孜奇、30名训鹰骨干,每月享受城市最低保障标准给予生活补贴,每人每月享受340元基本生活保障。可其他两个县和属于阿图什市的两个乡的歌手未得到任何生活补助,克州三县一市都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无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对传承人的保护缺乏有力的措施,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相应的生活补助过低或者根本就没有经济上的补贴,不能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去人们的原本有歌手和民众都能够参与,投入激情,在互动中发展的民间文化土壤遭到边缘化,歌手因自己的演唱得到相应的报酬,从而出现史诗的不断继承,现代年轻人的精神文化追求逐渐趋向于来势凶猛更具现代艺术气息的外来文化,对民间文化逐渐冷淡和漠视,使得歌手和民间艺术家的才能失去展示的机会而逐渐走向衰亡,史诗歌手被冷落,开始被迫放弃自己演唱技能。如有政府赞助的补贴可以加强艺人对演唱史诗的热情,有助于史诗传统的继承。 

  另外还要在着力扶持和培养新一代史诗歌手的同时,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抢救和保护那些年长的史诗歌手的工作中去,尽快用各种手段把他们所传承的史诗文本和继承的传统记录下来。很难想象,随着年老民间艺术家的逐渐减少,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传承逐渐衰亡,那些作秀式的民间文化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承载深厚民间文化的传统和脆弱的口头文化作品跟着他们年龄增长被遗忘甚至消亡。对于史诗《玛纳斯》传承的探讨在国内外玛纳斯学界已有很大起步,笔者也只能算是一个初步的尝试者,对于像《玛纳斯》这样规模宏大的活形态史诗的探讨,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释: 

  柯尔克孜族民族乐器,2009年被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②主要在柯尔克孜族之中的克普恰克部落人分布地区举办婚礼时演唱的歌曲,有长有段,可独唱,也可以对唱的形式进行,内容为赞扬,教育新娘新郎,祝福新婚夫妇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③在柯尔克孜族民间口头传统中,《玛纳斯》是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代表性作品。除此之外,柯尔克孜族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近百部口头史诗。其中,在民间传播较广、影响较大、比较著名的有《艾尔托西吐克(Er Toxtuk)》《阔交加什(Kojojax)》《库尔曼别克(Kurmanbek)》《江额勒木尔扎(Janghil-mirza)》《加尼西和巴依西(Janix-Bayix)》《布达依克(Budayik)》等内容不同的神话史诗和英雄史诗二十多部。 

  ④居素普·玛玛依是目前健在的最伟大的《玛纳斯》史诗歌手,是当代最杰出的玛纳斯奇。他的演唱篇目除了二十三万多行的《玛纳斯》史诗八部以外,还包括《艾尔托什吐克》《库尔满别克》《巴格什(Baġhix)》《托勒托依(Toltoy)》《女英雄萨依卡丽(Kiz Sayқal)》《江额勒木尔扎》(jaŋil mirza)、《玛玛凯和绍波克(Mamake-Shopok)》《吐坦(Tutan)》《阔别尼(Kӧbӧn)》等十几部已经出版的各类史诗作品以及他还没有来得及演唱的来自柯尔克孜、哈萨克等相似传统中的众多口头叙事作品,被国内外史诗学界称为 “活着的荷马”、“当代荷马”。 

  ⑤ 即兴创作并弹唱的人。 

  ⑥位于色帕尔巴依乡以东3公里处的阔阔尼西克(Kokonixik)紧靠黑山有一个古墓群。墓地南部高山悬崖处生长一株千年古树,树干身围约有2米。人立于树下,可听到地下泉水叮咚作响,一股清泉潺潺流出,当地和邻县的老乡们谓此水为圣水。人饮圣水或用此水冲洗身体,可消灾祛病。墓地东侧还生长数株野玫瑰树和一株杏树,这些树木依赖山泉滋润,长势旺盛。树枝上绑满了寄托人们祈祝的各色布条,以求得英雄灵魂的保佑。根据当地传说,这座古墓是英雄玛纳斯的哈萨克族战将穆兹布尔恰克(muzburchaқ)的。他跟随玛纳斯远征并在战斗中阵亡,队伍驮着他的尸体返回途中路经此地时,玛纳斯命人将其葬在此处。在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史诗《玛纳斯》中,还有一段相关的描述。 

  阿勒玛昆·毛勒达,阿图什市哈拉峻乡人,出生于1901年(去世时间不明),他唱史诗《玛纳斯》,1961年他参与《玛纳斯》工作组的记录并演唱了《玛纳斯》共4480行。 

  奥斯曼·那玛孜,阿图什市哈拉峻乡20世纪著名的史诗演唱艺人,他出生于1896年,1967年过世,他演唱史诗《塞麦台》,于1961331日《玛纳斯》工作组记录他演唱的《塞麦台》6545行。 

  ⑨卡旦·额斯玛依勒,阿图什哈拉峻乡人,出生于1904年(去世时间不明),他当时是有名望的赛麦台奇(演唱史诗《赛麦台》的人)1961,4月14他为《玛纳斯》工作组演唱了《赛麦台》共589行。 

  演唱史诗《玛纳斯》的人。 

  艾什玛特·玛木别特居素普是乌恰县黑孜维乡的史诗歌手,他出生于1880年,去世于1963年,他在生命的末期,也就是在1961年为《玛纳斯》工作组演唱了《玛纳斯》《塞麦台》《赛依铁克》等三部史诗,共10200行,遗憾的是他所能演唱的其他史诗没来得及记录艺人于1963年过世,他演唱的《塞麦台》唱本,(托汗·依萨克录入整理),克孜勒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2009年,《玛纳斯》《塞依铁克》两部史诗的记录本丢失,只有汉译文资料保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资料室里。于2012年由民间文学爱好者玉买尔·毛拉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提交自称为艾什玛特·玛木别特居素普的唱本《玛纳斯》,此资料已由该机构作为民间文学作品的异文印成内部资料本(共四本),不过尚未确定是否真的是艾什玛特·玛木别特居素普的唱本。 

  演唱史诗《库尔曼别克》的艺人。 

    

  Field Research Work Report on Collectingvideo Material of Kirgiz epic Singers in Kezelsu Autonomous State 

  Bakdolot Munazil  

  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Beijing 100732 

    

  Abstract: the heroic epic Manasof kirgiz has been living among the kirgiz from ages ago, though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now become a useful knowledge book of kirgiz in historical periods. Save and handed down of Manasin oral form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s genius epic singer's contribution.  Epic singers both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epic content and singing style of predecessors, On basis add their own creation . then makes epic perfect in structure and improve art level in large amount. So carrying out investigation On such a special folk epic singing groups , collect a large number of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en do research on. 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ying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picManas,thus come to more practical protection. 

  Keywords: Kirgiz; epic; Manas 

    

    

  本文原载《贺州学院学报》201504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