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吉狄马加]在神话的思维中感悟未来
在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国际学术论坛上的演讲辞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12  作者:吉狄马加

  我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高原的初秋赋予我们的亲切与惬意。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青海高原的秋天更是一个创造神奇、收获美丽与智慧的季节。今天,在昆仑文化和西王母神话的神秘召唤下,我们怀着对东方文化的敬仰和热爱之情,带着如何在现代社会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深切思考,从中国和世界各地欢聚一堂,一起畅谈文化、交流思想、结交友谊。

  很显然,昆仑山与西王母,首先在精神领域是一个文化命题,其次在时间领域是一个历史命题,然后在空间领域是一个哲学命题。这个命题看似古老,事实上却是常说常新。因为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传说,还有现实;不仅仅是存在,还有超越;不仅仅是过去,还有未来。特别是作为东方的美与创造之神西王母,她的形象无疑承载了人类与罪恶诀别而趋向真善美的永恒渴望。在这里,我将把今天想说的话分为几层意思。

  关注神话就是探索人类文明的成长轨迹

  没有人怀疑,信息科技和以此为核心的传播手段,把21世纪送上了一条人类历史从未踏上的高速公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在这条道路上碰撞、交流、融合,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向未来。回首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与人类出发的地方已经离得很远。这是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景象。然而,未来并不明朗,因为在那个强烈诱惑的光环下,缺乏一种厚实有力的文化接应。所以,我们又看到,整个世界从未像21世纪这样充满着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迷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文明古国还是现代发达国家,所有民族都在从文化的深层积淀中铸造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构建通向未来的话语体系。于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被重新挖掘,古埃及文明被重新解释,古印度文明被重新认识,延续至今的中国文明当然被推到了历史的前沿。而中国古老文明最甜美的果实之一,就是远古神话。

  当今时代,研究神话和对神话精神的重新确立,已然成为 一个热门话题。因为人们认识到,神话作为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产物,生动形象地保存了先民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生命态度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我们能够从中真切地领会神话的原始意义,对我们祖先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给予更深刻的理解。神话虽然不是历史本身,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它可能是历史的影子或者是神化的历史,“是历史上突出的片段的记录”。这就是神话永恒的魅力和永久的价值所在。更重要的是,神话中那些鲜明的文化符号,那些启迪性的思想,那些寓言式的故事,必然把我们引向一个终极的思考,那就是,今天的人类应该如何尊重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神话不仅是思想与艺术的源头,也是它们取之不尽的源泉,无数杰出的思想和文学艺术因为借助于神话的力量才更加富有魅力、富有活力,从而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神话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一种原始文化,其强烈的主观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族群、不同民族的个性特性、思维方式和生存理念,这对于我们认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思想渊源和现实生活,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哪里?神话用释放魔力的手杖给予我们指引。

  昆仑神话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光辉之巅

  高耸于中国西部版图的昆仑山脉,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延伸面积最大的山系。它西起帕米尔高原,穿越新疆与西藏边界,纵贯青海全境,向东绵延到四川西部,全长2500公里,是真正的万山之祖,也是名副其实的亚洲脊梁。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仰望昆仑,就是仰望东方诸神的圣殿;呼唤昆仑,就是呼唤中华文化的记忆。昆仑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高度,更重要的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象征,一个文化高度。从自然视角而言,还有比昆仑山更高的山脉,但是,作为东方精神文化的坐标,它是不可超越的。青海不仅是昆仑山的故乡,更是昆仑神话的重要成长和传播地。因为在这片上苍造化的高原上,在长江源头、昆仑山下,三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这足以成为学者们论证昆仑神话的一个力证。从远古到今天,在这片土地上,昆仑神话不仅仅是一些传奇的故事,它还包含着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沧桑,包含着深切的人性关怀,更体现着敬重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这一文化的精神至今仍是高原人生存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讲述着先民们的故事,启示着现代生活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神话的大观园,昆仑山无可置疑地立于统领地位。昆仑神话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宏伟的一个文化体系,既是中国早期文明的曙光,也是贯穿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化动脉之一,又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象征。上古神人盘古、女娲、伏羲等都出自昆仑;中国著名女神西王母也生活在昆仑之丘。在《山海经》里,第一次出现了西王母和昆仑山的记载,第一次出现了黄帝战蚩尤、升驾于昆仑之宫的传说,第一次出现了大禹治水、导河积石的优美故事。在随后出现的先秦古籍《淮南子》《穆天子传》里,以昆仑山为地域载体的神话传说更加具体和系统。

  据古籍记载和专家论证,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南沿的昆仑山中段,包括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地区、三江源头和谷地、湟水谷地等大片区域均被称为“昆仑之墟”。而诞生在这一神秘地域的声名远播的西王母,则奠定了昆仑神话的人文基础。这里不仅流传着许多有关西王母的美丽传说,而且她居住过的“石室”,也一直受到当地百姓的保护和崇拜。在环青海湖地区的藏族神话中,有一位女神或者女首领,名叫赤雪洁嫫,意思是“统领万帐的女神王”,显然,她与西王母神话形成了互为佐证。

  于是,我们似乎可以窥见,从青海湖周围一直到柴达木盆地南沿的昆仑山中段,包括现在青海省版图的大部分地区,也许正是古代昆仑神话发生和衍化的核心地带。

 

 

  探讨昆仑文化和西王母神话的民族价值

  实际上,对于任何民族来说,神话都不是无聊时光的消遣话题,先民们依托历史记忆和幻象记忆而再现或者创造了神灵的事迹,并且在自然和人生的关键时刻从神话中汲取力量。神话讲述的并不仅仅是关于神的故事,它讲述的是人与神的关系,讲述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不可分离性。这些故事至今依然是高原民族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活着、流传着,一代代传下来。伴随几千年的演绎,昆仑神话已经由一个神灵谱系扩展为一个根脉发达、包罗万象、遍及神州的民族文化系统。在面向未来、回望历史的文化观照中,昆仑神话就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

  在昆仑神话里,流传久远和广为人知的故事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西王圣母和轩辕黄帝,他们构成了昆仑神话的轴心。这些神话传说,有的传递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有的表达了崇尚自然和万物有灵的思想,有的寄托了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希望,有的讲述了智勇超群的英雄故事,有的歌颂了人类族群之间的友谊关爱,有的赞美了人类神奇的生活创造力和艺术想像力。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悲悯情怀,对于现代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无不有着重要的启示。

  青海是一片被视为地球最后净土的高原大陆。穿越时空,我们清晰地看到,青海的山川草原曾经是中华民族交融演化的大舞台。在中国目前的民族构成中,至少有包括汉族在内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民族,与曾经生息青海地区的古羌族群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他们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文化传承,带有鲜明的古羌文化的烙印。这些丰厚的民族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所以我们认为,青海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充分的理由,借助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积淀的特殊优势,打造以中华远古文明为基础的昆仑文化品牌,承担起探索、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在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我们面对圣殿般的雪山,满怀对文明的敬仰,以重塑神话、领悟历史、展示文化为目的,致力于昆仑文化的研究和探讨,目的在于唤起文化根源的认同,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赞颂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断增强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延续和传承中华民族博大坚忍、自强不息、富于创造的精神力量。

  交流与传播中国昆仑文化的世界意义

  当今世界,技术的发达和物质的丰富似乎成了现代文明的同义词,但是,在精神和人文领域,现代文明往往又同失落、迷茫、空虚、喧嚣与孤独联系在一起。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自然世界,我们应该如何敬畏生命万物,我们又该怎样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我们处在诸多困境中的时候,中国神话这一真实与虚幻、艺术与哲学、思想与话语的结合体,在冥冥之中给予我们启示,让我们用神话造就的人性伦理坐标,检索我们的过去,也有可能校正我们的未来。

   就书面记载的形式和篇幅而言,中国远古神话也许不是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完整的神话体系,但是毫无疑问,中国远古神话包含着一个内容丰富、思想厚重、精神深邃、张力饱满的人文系统,这是一个思辨体系,一个叙事体系,一个象征体系,也是一个诗意的审美体系。在这个充满神秘气息的语境中,展示了东方最为精华的哲学智慧、宗教伦理和生存艺术。比如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又用自己的身体化生万物、女娲造人和炼石补天拯救世界、夸父逐日以追求真理、伏羲始作八卦揭示自然规律、嫦娥奔月以探寻生命的奥秘等等,都包含着东方式的牺牲精神、自由意志和人性之美,这正是中国文化之于世界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两年前,我们就以博大的中华昆仑文化为背景,以西王母神话为讲述对象,精心打造了一部音画诗史《秘境青海》,用现代精神和国际视听语言重新诠释远古昆仑神话,礼赞东方第一女神西王母的神奇再生,张扬万物和谐的创世精神,为观众献上了一台穿越时空震撼灵魂的歌舞史诗。几天前,就在昆仑山下海拔4300多米的高度,我们又成功举办了“圣殿般的雪山——献给东方最伟大的山脉昆仑山交响音乐会”。可以说,这是世界音乐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历程中一个不可复制的创举。我们相信,自从昆仑诸神诞生以来,他们从未在自己的圣殿倾听过如此辉煌的颂歌。音乐会的主题曲目交响合唱《圣殿般的雪山》,以深沉的思想、博大的情怀和穿越时空的呼唤,赞美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歌颂高贵自由的民族精神,探索光明圣洁的生命价值。另一个曲目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交响合唱《欢乐颂》,它以唤醒人类灵魂的恢宏气势,演绎了一个四海之内皆成兄弟的爱与欢乐的永恒主题,让欢乐女神的光芒普照大地,普照我们的心灵。这两首交响合唱表达的精神,不仅是人类远古神话的精髓,也正是我们致力追求和传达的情感。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也许不能作为一个绝对定义,但是它的确具有合理性。然而,一种区域性的、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本身并不具有世界性,只有通过内部传承和提升,然后进入对外交流和传播渠道,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共鸣和相互吸引中获得普遍价值。所以我认为,这个学术论坛以昆仑文化和西王母神话命名,却不局限于单一的话题,我们更大的目标还是让不同的文明之间开展对话,拉近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在了解世界的同时,加深世界对东方文明的理解和认同,在当今世界文化的制高点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和中国的文化形象。所以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国际学术论坛既是一个创意,也是应运而生。我想,今后我们还要把这个论坛办得更加国际化,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影响更广泛。

文章来源:青海新闻网-青海日报 2010-08-27 08:11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