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盘瓠神话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十分广泛,学界一直将其视为苗、瑶、畲三个民族的族源神话。从分布来看,苗族、瑶族、畲族、仡佬族、黎族以及台湾原住民地区都有盘瓠神话流传。根据狗立功情节的不同,盘瓠神话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立战功型、取谷种型、治病型,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属于治病型。不过盘瓠神话在台湾原住民中并未被广泛接受,流传度也不高。通过对神话类型进行比较分析,推断盘瓠神话很可能是先从我国东南沿海传至冲绳(琉球),再由冲绳(琉球)传至台湾,但归根结底,还是源自我国大陆地区。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 盘瓠神话 冲绳(琉球) 来源研究
一
本文所论盘瓠神话是指以“狗立功娶女子”为基本情节的神话,包括那些故事主角名称并不称为盘瓠的神话。这类神话的流传地域十分广泛,我国南方瑶族、畲族、苗族、仡佬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曾搜集到,尤以瑶族、畲族还有苗族东部方言区流传最为丰富且最具代表性。具体来看,根据狗立功情节的不同,又可以把盘瓠神话分为立战功、取谷种、治病三种类型。
其中立战功型最为常见。汉文典籍《风俗通义》《魏略》《搜神记》《后汉书》所记载的盘瓠神话以及瑶族、畲族和贵州台江苗族地区所搜集到的盘瓠神话都属于这一类型。《搜神记》的记载比较典型:“时戎吴强盛,数侵边境,遣将征讨,不能擒胜。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者,购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后盘瓠衔得一头,将造王阙。王诊视之,即是戎吴。‘为之奈何?’群臣皆曰: ‘盘瓠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虽有功,无施也。’少女闻之,启王曰: ‘大王既以我许天下矣。盘瓠衔首而来,为国除害,此天命使然,岂狗之智力哉! 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王惧而从之,令少女从盘瓠。”
流传于湖南江永与广西金秀地区的瑶族盘瓠神话属于立战功型,比如1986年采录于湖南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的瑶族神话《盘瓠》中说:高王和平王争夺天下,高王出榜招贤,哪个杀死平王,就把三公主许给他做老婆。招贤榜贴出来后一连两天都没得人敢去揭。第三天傍晚忽然来了一只毛色光亮的大黄狗,伸出前爪一把撕下了皇榜。高王以为是戏弄他,大黄狗说话了:“皇上莫发气,皇榜当真是我揭的。”高王一惊,才晓得是神仙下界,当下封它做三军大元帅,带兵出征,还给它取名叫盘瓠。盘瓠没要一兵一卒,独自翻山越岭,到了平王的京都。平王平日最喜欢打猎,当他带领军士和猎犬来到城郊围猎时盘瓠趁机钻进了猎犬队里。围猎开始了,盘瓠施起神威,把那些野兔、山鸡、黄鼠狼一只一只叼到平王马前。平王大喜,把盘瓠留作随身猎犬。忽然他觉得有点肚胀,下马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解手”。盘瓠悄悄跟过去,一口咬脱他的鸡巴,他惨叫一声,当场死去。盘瓠叼着平王的头来见高王。高王大喜,加官封职,重赏金银,把三公主许给他做老婆。三公主听说父王把自己许配给一条黄狗,很不乐意。洞房之夜她才晓得,原来那黄狗一到床上就变成了一个美貌男子。1979年采录于广西金秀县六巷乡古陈村的瑶族神话《盘瓠王》主要情节与此类似,说的是评王养有一只身披二十四道斑纹的龙犬,名叫盘瓠,日夜巡逻,警卫着评王和宫殿。有一年,番王兴师动兵,向评王的国土扑来。评王叫大臣张贴告示,许愿谁若灭了番王,重重有赏——金银财宝任他要,三个公主任他选。结果,龙犬口衔告示奔上殿来。龙犬飞跑到海边,游了七天七夜登上番王国土,直奔番王宫殿。番王一见是评王豢养的爱犬,问:“树倒猢狲散,你早早离开评王,是不是你看出他的国家快完蛋?”龙犬点了三下头。番王见龙犬点头,心中大喜,便把龙犬收养,举行国宴欢迎它。第二天清早,番王如厕时,龙犬趁着四下无人,猛然咬下番王的睾丸,番王昏倒在地。龙犬又赶紧将番王的头颈咬断,衔着血淋淋的头颅,冲出王宫渡海回国。
畲族地区流传的盘瓠型神话一般都有耳虫化犬、龙犬变人、凤凰山祭祖、畲族四姓由来的情节。例如1987年4月采录于广东潮州的《龙犬驸马》说:高辛帝宫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御医替大耳婆治耳病,用一把小银勺在她的耳朵里抠出一只蛋来,惹得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的百鸟,日夜在它四周跳舞唱歌。高辛帝知道这是祥瑞之物,就叫御医把蛋打开,蛋里跳下一只五彩小犬来。小犬养了八个月,身长八尺八,身高四尺四,是个龙犬。海对岸的夷番房突王带兵过来骚乱,朝廷屡战屡败。高辛帝只好出榜招贤,说谁能打败番王,就可以在三个公主中任选一个做老婆招为驸马。榜在城门楼前贴出好几天,都没人揭榜。正当皇帝、大臣急得团团转时,龙犬突然跑上来,一口把榜撕下,龙犬对高辛帝说:“我有阳战之术,变化无穷。”龙犬辞别了皇帝,渡海来到番邦。番王用好酒好菜招待它吃,还留它在宫中睡觉。龙犬趁番王酒醉未醒,发狠咬下他的头颅,然后跳海逃跑,顺利渡海回国。番兵失掉了首领,乱作一团,再也不敢欺负邻国了。《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中收录的畲族神话《高辛和龙王》说高辛皇帝耳朵痒,怎样也治不好,痒了三年,竟扒出一条金虫来。金虫有三寸长,放在金盘里,金虫日夜长,一天一夜长大了,浑身五彩斑纹,能在水里游,能在天上飞,能大能小,高辛称他为“龙王”。龙王飞到海里去了。番王领兵来围高辛和他的人民,高辛就带着人民爬上封金山。番王不退兵,高辛张贴榜文说:谁能杀掉番王,谁就娶我的三公主、继承我的王位、得到我的仓库。龙王咬下榜文,去见高辛。龙王就地一滚,变成一只麒麟向番营跑去,一直跑到番王跟前。番王抚摸着麒麟笑了,摆酒庆贺三天。番王醉得伏在桌上睡了。麒麟窜上去一口咬掉番王头,脚一蹬,跑回来了。高辛见杀了番王,带兵杀下山,把敌人消灭了。
贵州台江地区(苗语黔东方言区)流传的苗族盘瓠神话也属于立战功型: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王正登基接位。这时有位非常勇猛的敌人来攻打他。朝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抵挡,死伤的人很多。王把大官小官(文臣武将)们叫来商量。他说:“谁要是把这个敌将杀了,我就把女儿嫁给他。”结果还是没人能够战胜。不久王的脸上忽然长了个肉瘤,越长越大,后来自个儿掉下来了。他拿了顶帽子将它盖在桌子上。过后不久,王揭开帽子一看,肉瘤变成了一条小狗,王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邦尕”。后来小狗慢慢长成了大狗,有一天它把那个敌将的头衔了来,王见了敌人的头反倒没了主张,他问文臣武将怎么办好。还是王的姑娘自己出来说:“只要我爹的天下太平,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我的命。”她觉得再住家里也不好意思,就带着狗顺河向西方来了。
第二种类型取谷种型主要出现在湖南西部与南部。在这一类型的盘瓠神话中,狗帮人取来谷种而立下功劳,比如湘西泸溪县流传的苗族神话《盘瓠和辛女》话说有一年,长江一带阴雨绵绵,连月不晴,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庄稼全被淹死,颗粒无收,吃饭成问题,来年的种子也没有着落。皇上急得抓耳挠腮,召集群臣说:“谁能去江南弄来谷种,我把公主辛女许配与他。”没人敢去。这时一只黄狗跑了进来,跪在他前面,眼鼓鼓地看着他,他觉得奇怪,对黄狗说:“你愿去江南取谷种,就点三下头。”黄狗把头点了三下,跑出皇宫去了。黄狗游过长江,上岸来到一块晒谷坪,打了一个滚,沾了一身谷子,又游了回来,只剩头顶上、尾巴尖上的谷子没被水冲掉。进皇宫黄狗把谷抖落在皇上面前。皇上很高兴,命人收去做谷种。又比如湘西凤凰县流传的苗族神话《马媾取谷种》:从前人们没有五谷种,吃的是草根树皮。轩辕黄帝出了一个告示,谁取来五谷种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告示出了好久,没有人敢来揭榜。皇帝的一条名叫马媾的狗,把告示揭了下来,表示愿去取五谷种子。马媾走了好多路,都没有发现五谷。有一天走到一个地方,正碰人家在晒谷,就躺在谷子堆上打了一个滚,全身上下粘满了谷子,飞快地往回跑。路过一条河时;身上的谷种都被河水洗脱了,只有尾巴翘出水面,上面还有五颗谷子它带了回来。所以原先全身都结谷子的禾杆,只有像狗尾似的禾穗了。在湖南邵阳绥宁县苗族地区也有取谷种型盘瓠神话流传,与泸溪、凤凰等地的神话情节类似。此外,在瑶族地区流传有瑶女盘姑所养的黄狗到平地人那里为瑶人取来谷种的神话,还有尝新节时要先敬狗、之后家人才开吃的节日习俗。
第三种类型治病型主要流传在仡佬族、黎族地区。仡佬族的神话是说土王的女儿腿上长了恶疮,狗用嘴舔好了:土王的女儿腿上长了一个恶疮,用许多方法都没有治好,土王十分焦急,他张出榜:“哪个能医治好姑娘的病,我就把姑娘嫁给他。”土王家的黄狗揭下了榜文,它用嘴舔好了姑娘的恶疮。犬娶了土王的女儿为妻,到山洞里住下。
黎族神话《天狗》也属于治病型,主要讲述天狗爱慕天皇的女儿“婺女”,黄蜂帮天狗的忙,咬了婺女的腿,天狗舔好了伤口。天狗与婺女成婚后不被允许留在天上,从此天地分开,他们在地上安了家。天狗变成了黑犬,被不明真相的儿子杀死。神话还加入了因为血缘婚而纹面的黎族习俗解释。值得注意的是,仡佬族和黎族的盘瓠神话都提到了星象,仡佬族神话说“天上的两个星宿楼星和女星也下凡到人间土王家,楼星变成一只黄狗,女星变成了土王的女儿”。黎族神话中提到的婺女指婺女星,即“女宿”。相传此星常在海南岛黎母山降现,因名黎婺,音讹黎母,黎族人们将此星当作天帝之女下凡。
二
1992年9月,俄罗斯学者李福清与布农族学者达西乌拉弯•毕马(田哲益)在台湾省南投县信义乡地利村采录到的一篇名为《公主与狗》的神话,讲述者全绍仁(Nakas),男,75岁,属布农族丹社群人,由达西乌拉弯•毕马翻译整理。这也是目前见到的情节最为完整的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
布农族人在很早很早以前,是从大陆来到台湾。在很早很早以前,布农族有一位头目(领袖),布农族的头目也就是中国的皇帝。头目生下了一位公主,她渐渐地长大了,长得很美丽,很受到父王母后的宠爱。有一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患了皮肤病,身体都溃烂发脓。她的身体痛痒得不得了,非常痛苦,终日躺在床上翻滚着,不停的呻吟和痛哭。公主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头目及夫人非常伤心,请了许多巫医替公主治病,可是还是无法治好公主的病。头目和夫人拥抱哭泣,头目说:“我一定要治好女儿的病。”于是在大道衢道叉(岔)路上公开通告说:“只要是能治好公主皮肤病的人,即使是乞丐,只要能治愈公主的病,公主一定许配给他。”通告一个多月后,仍没有见到有人能治疗好公主病的人,头目越来越紧张焦虑和伤心。结果有一天,很多人围观头目的公告,有一只公狗突然跑到前面,把公告用爪撕掉后就跑走,头目的兵丁迅速的抓到了这一只狗,准备把它杀死。有人说把它带去见头目,疏忽之际,被狗脱逃了。这只狗溜进了公主的房间,狗见到公主痛苦不堪,它跳上公主的床上,用它的舌头舔公主的全身上下。说也奇怪,公主的病痊愈了,头目和夫人都非常高兴,狗也留在公主身边陪伴公主。有一天,头目对女儿说:“这只狗留在身边恐怕不好。”便要赶狗走,狗听了,目光直瞪头目。头目对狗说:“如果你能够变成人,我的女儿,一定许配给你。”狗听了摇摇尾巴好像很得意的样子。头目又说:“如果你能够在三十天之内变成人,公主一定嫁给你,如果不能变成人,以后再也不可以来这里。”狗离开了皇宫往山上走,头目的兵丁在后面追踪,沿途经过一片森林,最后,狗走进一个大石头,内有一洞是狗住的地方,兵丁窥见它进洞,便回去了。到了第廿八天,兵丁又上山偷偷监视这只狗,(当时)狗已经快要变成人了,只剩下头未变成人形,狗发现兵丁监视它,生气的大骂说:“为什么偷偷监视,约定的日期要延期一天,变成三十一天。”它把兵丁赶下山。到了第三十天,兵丁又上山探视,岩洞已经空无一物,到处都找不到。第三十一天的晚上,头目召来众人开会,这位狗先生也偷偷地溜进去参加。会议结束后还有一个人没有离开,在椅子打瞌睡,扫地的仆人见到她,并不知道他就是那只狗变的。仆人把他叫醒,他没有回应继续睡,仆人去找兵丁要赶走他,兵丁来到时,他已经走了,他走进了公主的房间,公主见到他非常欢喜。头目见状说:“你们可以结合,但是必须马上离开这里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要再让我看见你们。”他们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到远方去,便离开了。不料后有追兵想杀狗先生,他们拼命逃走,最后逃到海边,海边有一条船,他们乘坐小船,逃到了台湾的鹿港,他们在那里定居下来,后来他们生下了孩子,后代子孙也越来越多了,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布农族的祖先是从大陆来到台湾。
布农族的这则神话也属于治病型,与黎族和仡佬族神话属于同一类型,都包含公主有疾、王张榜许诺婚配、狗来揭榜、狗治病立功、人与狗避世而居等情节,不同的是黎族、仡佬族神话附会到了星象,布农族神话没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布农族的这则神话增加了狗变成人的情节,这在其他的治病型和取谷种型神话中都没有,而只有立战功型的瑶族、畲族神话中才有。关于狗变成人的细节,都是说狗需要单独待一段时间,不能被人打扰。略有不同的是瑶族神话说是结婚之后,公主发现夫婿白天是狗,晚上是美男子;畲族和布农族神话说必须要变成人才能结婚。至于狗变成人的方式,瑶族神话说上蒸笼蒸七天七夜;畲族有的神话说用金钟盖住七天七夜,有的说单独关在一间房子里七天七夜;布农族神话说进到山洞中待三十天。禁忌在最后一天都被打破了,但是后果不同,布农族神话中似乎没有影响,最后还是变成了人。瑶族神话说只剩头和脚上的毛没有褪掉,于是瑶族男女有了缠头裹脚的习俗。畲族神话说从此只能是人身犬(龙)头了,不能再变成人了。但是立战功型都具备的耳虫化犬的情节布农族神话中没有。
另据李福清搜集的资料,排湾族、卑南族以及汉化的平埔凯达格兰族的盘瓠神话核心母题与此类似,都是说女儿有病,父亲便宣布谁能治好女儿的病,便把她嫁给谁,后来狗用舌头舔公主长疮的皮肤而治好公主的病,但是没有张榜公告、狗变成人等情节。因材料所限,笔者无法将排湾族、卑南族、凯达格兰族的盘瓠神话与布农族的这则故事进行比较研究,但这些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一点,即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的流传地域不是仅限于布农族,而是在同属南岛语族排湾语群的几个民族中都有流传,这就打破了笔者最初关于布农族盘瓠神话会不会只是一则孤例的疑惑与担忧。
三
有学者提出,犬祖神话可以视为盘瓠神话的原生态,虽然这一观点有待商榷,不过将台湾原住民犬祖神话作为参考,或许有助于我们分析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的来源。
目前所见最早提及台湾原住民地区有犬祖神话流传的是凌纯声1947年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发表的《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一文,文中提到:“在世界各民族中,以狗为氏族图腾或崇拜狗为祖先的,除畲傜以外,我们知道的有十五种人之多(附地图中自[1]至[15])。……6.台湾东北的太路柯(Taruko)属太么(Tayal)之一族,有以犬为祖先的传说。7.琉球岛人亦有台湾太么族同样的传说。……”此后,何廷瑞(Ho Ting-Jui)的博士论文《台湾土著的神话传说比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Myths and Legends of Formosan Aborigines,Indiana University,1967)亦提到台湾的两个族群——太鲁阁的赛德克(sediq)族与北部海岸汉化的平埔凯达格兰(ketagalan)族有“狗与女人结婚”的神话。
这些资料多来源于日据时期日本人类学家在台湾收集的原住民神话传说。如1917年(大正6年),佐山融吉著《蕃族调查报告书》“纱绩族后篇”中收录了一则神话:太古时代,地上出现了男女各一人,不久,又有两个男人从地里冒出来,后来,又从猪粪生出一个男人。一天,猪粪出生的人遇到地里冒出的人,并向二男说:“你们应天天用猪粪清洗身体,才能如百日红般永不衰老。”但二男不信,于是猪粪诞生的人死去而成为神,这便是死神,蕃语hamichiottohu。后来,两个由地上冒出的男人之一,奸了另一个人,结果被奸者竟然怀孕了,但无法生下孩子,因而死了,活着的那个男人后来遇到一个女人,结为夫妻,生下男女各一个孩子,可是父亲与两个孩子,不久都去世了,只剩下妻子一个人,妻子感到孤单寂寞,后来遇到一条狗,便与狗结婚,生下一男两女。小孩长大后,一天,狗父亲出去打猎,母亲与子女寻找父亲,看到远处一只狗在找鹿肉,母亲指其狗为父亲,子女大声呼喊父亲,可是狗并未回答,子女便将狗杀死,母亲也莫可奈何,后来母亲和自己的儿子结为夫妻,生下一个男孩,男孩长大后,跟两位姑姑结婚,从此子孙一直繁衍下去。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提及的“太么”(Tayal)为现今的泰雅族,“纱绩”为现今的赛德克族。“太路柯”(Taruko)为德鲁固,是历史上对赛德克的称谓。赛德克原来被认为是泰雅的亚族,后于2008年获台湾当局认定为单一民族。赛德克族主要分布在台湾中部及东部山区,相传以中央山脉的白石山为发祥地,数百年前部分族人陆续迁徙至花莲县太鲁阁溪、立雾溪及木瓜溪河谷两岸,形成“东赛德克”,留在南投县仁爱乡浊水溪上游一带的族人则称为“西赛德克”。东赛德克经过正名运动,2004年率先从泰雅族中独立出来,获台湾当局认定为太鲁阁族。泰雅、赛德克和太鲁阁这三个民族,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经历了整合与分化,虽然目前是三个独立的民族,但从语言系属上看,他们都属于南岛语系泰雅语群,各种风俗习惯非常相近,属于同一文化圈。
1930年(昭和5年),藤崎济之助著《台湾的蕃族》中也收录了一则泰雅族传说:女人和蛇分别从猪粪中出来,蛇要求女人替它洗澡,女人未这么做,于是蛇便诅咒女人不会脱皮,不会长寿,缺乏思考,笨手笨脚,什么事都做不成。蛇便去了地下脱皮。这时世界上无男子,只有女子,女人便和狗生了一个小孩,那小孩长大后和母亲结婚,其子孙便是tolokko(太鲁阁)之祖先。
在上面这两则神话中,人犬婚是神话中重要的情节单元,同时都融合了猪粪生人、血缘婚等情节。第一则神话包含有子弑(狗)父的情节,第二则神话包含有解释蛇蜕皮的情节。
此外在《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中收录一则了赛夏族神话:太古时,头人的女儿因身体畸形,羞于见人,便携珍宝和犬远渡重洋,至太鲁阁定居,依赖其犬狩猎捕鱼维持生计。姑娘为报答知遇之恩,遂黥面易容,与之成亲,繁衍赛夏人后代。
赛夏族人口较少,仅有5500余人,主要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西侧,新竹、苗栗两县交界的山区,以鹅公髻山和横平背山的脊线分为南北两群,北部群与泰雅族杂居,居于新竹县五峰乡,南部群与客家人杂居,居于苗栗县南庄乡。太鲁阁地区跨花莲县、台中县、南投县三县,是东赛德克分布区域,因而这则神话很可能是东赛德克亦即现今的太鲁阁族的。此外,黥面风俗也是以泰雅语群诸族最为典型。
以上几则神话情节都比较简单,保留了更多的原始思维和原始形态,都强调人与狗所生之后代为氏族的祖先。而布农族并没有犬祖神话流传,其他与狗相关的故事中也只是强调狗是帮助布农人打猎的,布农人很感激狗,禁忌杀狗也禁忌吃狗肉,狗死了要好好埋葬,要哀悼三至七天。此外,还有关于狗喜欢说大话,吹牛说猎物都是自己所猎,导致祖先们生气把狗的舌头剁掉,不让狗再说话了的故事。
既然布农族没有犬祖神话,那么,李福清认为布农族的这则盘瓠神话是外来的,尤其是从大陆传到台湾的想法就很有可能成立,其著作中也视之为“大陆故事在台湾”的代表。他的理由主要有:文中头目说成tumuku,一定是日语的头目。皇帝也叫huangti,这些词汇皆应是外来语,为布农族所没有的,日本占领时代之前布农族也无头目。像布农族的神话中,就含有不少汉族民间故事的因素,如皇帝、狗撕掉通告及兵丁等。……布农族的神话可能较为晚期且借自大陆。有些人说福建来的也有些畲族人,是否他们从大陆带来的也有可能。李福清这一观点有可能是受文本中“布农族人在很早很早以前,是从大陆来到台湾。……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布农族的祖先是从大陆来到台湾”等表述的影响。关于这则神话的搜集整理,台湾学界是有一些疑义的,有学者认为达西乌拉弯•毕马(田哲益)“对于田野调查资料不能忠实整理”,“对于许多重大的论题下武断的结论”,故而“所记录的故事有许多问题。首先,口述者全绍仁为丹社群人,但是田哲益所记录的故事却是用南方方言bubukun记录,完全不忠实原来叙述人的方言,也未按照原来录音记录,只是田哲益个人照个人意思编写,其中布农用词有许多错误。”
所以,关于这则神话可能的来源还是要仔细分析一下。从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来看,分布于东南沿海的畲族和台湾原住民是有相互交流的可能,但畲族的盘瓠神话属于立战功型,并没有发现治病型,所以要推断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是从畲族传过来的还是缺乏直接证据。从仡佬族也有治病型来看,大陆地区以前可能也存在这一亚型,并传播到海南岛的黎族,但后来大陆逐渐被立战功型和取谷种型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导致现在在大家的认知中,一提起盘瓠神话,就认为是苗、瑶、畲三个民族的族源神话。其实细究起来,这三个民族的盘瓠神话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这三个民族内部,盘瓠神话的流传与接受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比如说瑶族的盘瓠神话十分丰富,但有盘瓠信仰只是说勉金方言优勉土语的支系,这些人被称为过山瑶、盘瑶、盘古瑶、红头瑶、顶板瑶、大板瑶、土瑶、坳瑶等,说苗语支优诺方言的红瑶也发现有盘瓠信仰,其他很多支系的瑶族都不信仰盘瓠。又比如苗族也曾被笼统地认为都信仰盘瓠,但其实只是东部方言区的部分苗族支系有盘瓠信仰,尤其是湖南湘西一带,而其他两大方言区目前已经没有盘瓠神话故事的流传。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从类型上分析,布农族的这则神话属于盘瓠神话的治病型,与仡佬族和黎族神话相似。那么我们能根据情节内容的相似性推断布农族的盘瓠神话是从黎族传过来的吗?台湾原住民和黎族虽然都生活于海岛,但彼此之间交流非常少,要推断盘瓠神话是从海南岛传到台湾岛的恐怕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
有治病型盘瓠神话流传的仡佬族和黎族都不太可能成为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的传播源头,那么,台湾原住民的盘瓠神话到底是从哪来传来的呢?李福清其实注意到一个关键地名——冲绳(琉球),他引用了郎樱《盘瓠神话与日本犬婿型故事比较研究》一文中许多资料,发现冲绳(琉球)的犬婿型故事和台湾布农族盘瓠型神话有很多相似之处。而郎樱的论文证明了:第一,日本的犬婿民间故事源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盘瓠神话传说;第二,盘瓠神话传说流传到日本的路线:我国东南沿海——冲绳——日本本土;第三,盘瓠神话传说在日本的流传过程中,失去神话传说的特点,逐渐民间故事化,其始祖意义也是由浓渐到淡,直至消失。
冲绳古称琉球,是一条岛屿链,全长有一千多公里,从东北面日本九州岛以南向西南方向分布,直至靠近台湾岛。明朝时期,中国用台湾的古称——琉球来借指该群岛。1372年,琉球国开始向明朝政府纳贡,成为中国的藩属国。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闽人善于造船及航海技术的三十六姓人家移居琉球,这一事件很关键,促进了琉球与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琉球与台湾交往历史中最著名的是牡丹社事件。1871年,琉球国宫古岛岛民向清政府上缴年贡的船队归途中遇台风漂流至台湾东南部排湾族牡丹社附近,因误入排湾族领地,54人被排湾族人出草杀害,仅12人生还回国。1874年,日本试图吞并琉球国,称琉球是日本内藩,并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大举进攻台湾岛的军事行动。1875年,日军武力强行占领琉球群岛,禁止琉球进贡中国和受大清册封,废除中国年号,改为日本明治年号。1879年,日本改称琉球为冲绳。从历史上看,冲绳受中国的影响远远大于受日本的影响,冲绳的人口来源也大部分是闽、浙、台沿海的居民,与中国大陆不仅血脉相连,语言、文字皆为汉语,典章、制度与明、清朝廷完全一致,其文化受中国影响达数百年之久,与日本本土完全不同。
从神话类型来看,冲绳流传的盘瓠神话有立战功型和治病型两种,分别流传于冲绳中头郡读谷村和冲绳具志川市。例如冲绳中头郡读谷村的故事属立战功型,故事说两军交战,一方的大将败北。大将的犬跑到敌方,将敌将的首级咬下来叼回,大将对犬说:“你提出什么条件,我都答应。”犬说要娶大将之女为妻。大将的长女不嫁,次女也不嫁,小女儿答应嫁给犬,他们结为夫妻。
冲绳具志川市流传的故事属于治病型,既包含了犬治病的情节也包括犬变成人的情节,稍有不同的是患病者变成了母亲:母亲患病,久治不愈。家人对犬说:“假如你能治好母亲的病,你有什么愿望,我们都满足你。”犬用衔回的草药治好了母亲的病。犬的愿望是娶一位姑娘为妻。家里人满足了它的愿望,犬与人间的姑娘结为夫妻。……犬对妻子说:“我要是七天不见,你不要去找我。”说完它就走了。到了第六天,犬妻放心不下,出门去寻找,看见犬夫正埋在沙穴中变人形呢。由于日子不足,犬的身子虽变成人形,可头仍是犬头。
位于冲绳最南端的宫古岛流传的《宫古人犬之子》说犬与女结合,离群乘舟而下,隐遁到荒无人迹的宫古岛上,所生子女成为宫古岛人的祖先。这与布农族神话中说狗与公主逃到海边,乘坐小船逃走,逃到台湾的鹿港后在那里定居繁衍子孙后代的情节非常相似。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测,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如果不是从大陆直接传播过来的话,会不会有可能是从冲绳传过来的。无论是从相邻的地理还是从交往的事实来分析,盘瓠神话从我国东南沿海流传到冲绳(琉球)后,除了向北传播到日本本土外,也很有可能往南传播到台湾岛。不过,这只是笔者根据现有材料得出的一种猜测,或许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论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归根结底,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的源头还是在我国大陆。
通过对盘瓠神话的类型进行分析,或许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观点:第一,盘瓠神话根据狗立功的情节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立战功型、取谷种型、治病型,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属于治病型;第二,盘瓠神话在台湾原住民中并未被广泛接受,流传度也不高;第三,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的来源,很可能是先从我国东南沿海传至冲绳(琉球),再由冲绳(琉球)传至台湾,但归根结底,还是源自我国大陆地区。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受益于与吴晓东、王宪昭二位先生研讨的启发,特致谢忱。
(原文发表于《江汉论坛》2017年第8期,注释已略去。)
作者简介:周翔,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副编审,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台湾原住民文学。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