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毛巧晖]学术思考与历史使命——神话学家李子贤先生访谈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3  作者:毛巧晖

  从“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获悉,李子贤先生于2016年11月2日受邀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进行讲座,讲座题目是《神话王国的发现——我与西南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邂逅55年》,这与我正在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直接相关。 

  在课题申请时,专门设置了“学者访谈”,当时以为这部分是课题最容易完成的内容,一来从硕士期间就开始了实地调查,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可以说积累了一定的调查经验;二来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的学界前辈不在少数,且先生们一向提携后学。但在课题的实际完成中,这部分的难度远远超过预期,首先就是错误地估计了这段学术史参与者的人数及年龄,以至于没有及时进行这一工作,与好多学者失之交臂。在懊恼与遗憾之余,开始密切关注相关学者与他们的活动,李子贤先生也在我的访谈人之列。后来,在杨利慧老师的协助下,我对李子贤先生进行了访谈。在近四小时的访谈中,他讲述了自己半个多世纪从事神话研究的学术历程以及他对于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思考。虽然在很多文章与报道中都看到过他对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以及“活态神话”理论的阐释,但是当面交流依然感触颇深,尤其是他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学术史的阐述,让那段沉寂的历史瞬间鲜活起来,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他作为参与者、亲历者,回眸这段历史时的感受与思考。 

  李先生进行民间文学研究的开端有点“无心插柳”,他在高中阶段倾心于电影研究,当时阅读了能找到的所有关于电影的书籍,但是在他考大学的时候,蒙自专区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合并了,他就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被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录取。最初他在大学期间依然延续了对于电影的喜好,大量阅读图书馆中关于电影的理论书籍,但是1962年的民间文学调查与搜集使他彻底爱上了这一领域。1962年2月至7月,他参加了云南省民间文学调查队,并担任“云南省小凉山彝族民间文学调查队”副队长。在讲述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实地调查时,虽然时隔55年,但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到了丽江,当时地委副书记接待了他们;从昆明到丽江、从丽江到宁蒗、从宁蒗到泸沽湖的距离、时间以及途中趣闻。他们本着“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原则,主要依赖小学老师与基层干部,尤其是前者的翻译,顺利完成了这次调查。在说到当时调查中以洋芋、玉米、荞粑粑为食的“三吹三打”时,李先生的手势与动作,让人仿若置身现场;再则就是这次调查在他面前“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当他听到当地人演述《妈妈的女儿》时,虽然课堂上老师讲过,但是“第一次身临其境,由于他们去了,演述者的亲戚都聚集而来,我记得当时二十多个人聚集在一起,讲述者讲着天地开亲,支格阿鲁……听者声泪俱下”,他从来没想到民间文学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尽管在书本上学习过《山海经》《天问》,但在民间听到“活脱脱”的神话讲述,他还是极其震撼。与课堂上的“神话文本”不同,老百姓讲述的神话是“生活化”的,“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浮现在眼前,幻化为现实的生活场景,“泸沽湖一带的老百姓在生活中都能讲,而且讲的大家都爱听”。这一实践过程为其今后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就是极为感叹彝族的民间谚语,其内容丰富、富有哲理,是民众知识与民间智慧的集中体现。 

  在访谈中,李先生一再强调“考察、思考任何问题,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他讲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云南民间文学的发展,从云南大学的西南文化研究室,周恩来总理到云南视察,指示成立云南大学民族史、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一直到1958年云南的新民歌运动。在他的娓娓讲述中,我看到了老一辈学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学术反思与学术超越。他着重讲述了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对于这一文学史事件,虽然从21世纪初开始,学人就开始了新的探索与思考,但是在文学史尤其是民间文学学术史中,对其多样性的研究依然寥寥无几。李先生认为在云南,1958年的采风运动“应当说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他说:“哪个民族的民间文学没有经过整理?对于有脱漏的情节,就是要努力想办法找人问,然后再补充,并且有些是少数民族古语,情节遗失很正常。”他在讲述中还专门提到当时出版的《阿细的先基》《阿诗玛》《召树屯》等,语言优美,他随口吟诵了“哥哥犁地朝前走,妹妹撒粪播种紧跟上,泥土翻两旁,好像野鸭拍翅膀”。这一时期云南的民间文学影响广泛,尤其是《阿诗玛》对云南民间文学的推动功不可没。他还关注当下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学术史中“搜集者”、“记录者”、“翻译者”的问题。他在说到《召树屯》时,特别提到了陈贵培的翻译之功,也提到当下民间文学学术史研究的薄弱环节,这彰显了老一代学人严谨的治学品格。 

  此外,他强调了自己这一代学人的成长经历、学术责任与历史使命感。他说自己在大学期间就听关于《三个傣族歌手唱北京》的报告,深切感受到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公之于世的责任。他一直不忘初心,希冀通过学人的努力将其发掘出来,“变成文本,变成书,推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东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09月18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