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魔鬼终结者:对两部电影的神话解读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4  作者:罗伯特·西伽尔
  摘 要:神话所解释的世界很多时候就是社会世界。本文要提出的问题是:两部《终结者》电影中的终结者故事可以称其为创造神话吗?如果可以,那么创造了什么,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论文认为终结者电影讲述了创造神话的故事,其核心是人类作为机器的创造者和控制者,已经被机器本身所代替。现在已经不是资本家、机器使用和其他个人之间的冲突了,而是全人类和全机器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魔鬼终结者 两部电影 神话解读
 民俗学者首先关注的是区分神话与其他体裁的散文叙事,特别是仙女传说,或民间故事。神话局限于人们所设想出的各种神话中的一种:创造神话。传说和仙女故事预先假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创造神话描述该世界的出现。在圣经中,只有两个创造故事(创世纪12)、伊甸园(创世纪3)、洪水故事(创世纪6—8)等故事能称其为神话。
在神话学家中,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和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这两位学者是最关注创造神话的。对他们而言,神话是对世界起源的解释,并且创造神话这个术语确实显得多余。民俗学者认为神话所解释的世界是自然世界,但是马林诺夫斯基和伊利亚德等学者则认为,神话所解释的世界很多时候就是社会世界。正如太阳、月亮、陆地和动物等自然世界的事物,与婚姻、阶级以及魔法同是神话的主题。同时,在伊利亚德看来,所有的神话都是宗教神话:造世主或是上帝,或是超人,或是一个类似上帝的文化英雄。相反,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神话既可以是无神的,也可以是宗教的:造世主可以是一个普通人,如特罗布莲德(Trobriand)外孙女将老化与死亡带到人间,由于在其祖母换掉年迈的面容,其无法辨认祖母身份,从而成为造世主。然而,不管是人还是神,马林诺夫斯基和伊利亚德两位学者的造世主并不仅仅是向世界介绍某些东西,他们认为神话是创造某些依然存在的事物,这些事物并不是昙花一现。所解释的现象若没有持续存在,神话也将失去其联系并会走向消亡。
 
本文要提出的问题是:终结者可以称其为创造神话吗?如果可以,那么创造了什么,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
已经有三部终结者电影了,笔者将范围缩小到前两部——由詹姆斯·卡迈龙导演的《终结者1》和《终结者2》。由于这两部电影之间经常会出现不连续性,所以要将这两部一起分析处理并不容易。
《终结者1》和《终结者2》看起来都是反映关于摧毁世界的故事。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两部片子是否也与创造与再创造神话相关。
   1世界命运的主题
首先,在《终结者1》和《终结者2》中,有些主题与世界的命运有关,但是这种关联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
1)反资本主义反技术。笔者给这两部电影一个统一的称谓------“终结者们,它们因为现今世界的状态批判资本主义及技术。建立机控人的公司好似仅仅为了权利和金钱而去毁灭世界。这是资本主义的贪婪而导致的下场。这里立刻让我们想起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所关注的那一场扩大化的军事工业纠纷,这场纠纷可以回溯到1952------现在人们看来就认为这是一场军事工业媒体之间的纠纷,尽管在两部终结者中没有涉及到媒体的角色。
人类作为机器的创造者和控制者,已经被机器本身所代替,这自1997年起就开始明朗化了。这些机器就像2001中的Hal。现在已经不是资本家、机器使用和其他个人之间的冲突了,而是全人类和全机器之间的冲突。
    同时,人们非常需要技术时,技术也不一定总是行得通。在《终结者1》中,当莎拉试图向警方报告她的不详之兆时,电话却打不通。金吉尔(Ginger)的音响设备,性能很好,但是正因为这点,让她没有留意阿诺德向她靠近而惨遭被杀的命运。
   2)反权威。在机器控制以前处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力量遭到蔑视与嘲笑,而不是让别人处处小心提防。警察就是无能、肮脏、腐败。所以在《终结者2》中邪恶的终结者理所当然地着装成一名警察。在《终结者1》中,警察无法判断出谁是谋杀莎拉 ·克罗(Sarah Connor)的那个多变的凶手,也无视知道事实真相的李斯的请求。国家精神病专家塞伯曼博士(Dr. Silberman)将李斯(Reese)和莎拉的警告嘲弄为是他们精神失常的表现。在《终结者1》中,李斯就象疯子一样被囚禁,在第二部中莎拉也是这样的遭遇。他们被迫吃药,并保持沉默。
3反美国。理所当然事情是发生在当今资本主义及技术的中心地带——美国。而且,其中有一种开拓者的精神在发挥作用:谁能射击,谁就能取胜。《终结者1》中,发生在枪店的事件就讽刺了美国人想控制枪支使用的倒霉的尝试。阿诺德(Arnold)索要了一把可以想象的最大号枪支,然后射中商店老板,而不是等15年让他的申请得到批准。
2 电影中的宗教主题
1)淡漠伦理道德。不仅仅那些主要控制机器的资本主义者不受伦理观点的束缚,机器本身也当然如此。资本家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纯粹权利和金钱之目的而不惜去杀害所剩的人类。此外,机器本身就是无情的。它们仅仅只是杀人机器而已。
2)宗教象征。如果导演詹姆斯·卡迈龙的首字母J. C可以用来象征耶稣·基督,英雄约翰·克罗的首字母J.C.肯定也有种象征的可能性。
《终结者1》中的英雄李斯,既是宣告耶稣到来的天使,也是使莎拉受孕的圣灵。受孕并不是完美的——李斯和莎拉之间确实发生了性关系——但是仍然有些不可思议。李斯是未来时代的约翰 ·克罗派来去拯救莎拉的,这样约翰·克罗才能够降临人世。他及时回去生育小孩。作为一个成年人,派自己来执行这个任务。
3)创世纪的对应。《终结者1》中,由阿诺德·斯瓦辛格扮演的终结者与黑诺德(Herod)相对应,他的任务是阻止约翰·克罗的诞生。然而他也与伊甸园中的撒旦相对应:他的任务是摧毁创造。
 
作为摧毁创造的创世神话故事,两部《终结者》既有主题上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1 情节差异:
(1)终结者1》更接近于一部探索性电影。阿诺德仅仅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按程序指令去做一件事情:在莎拉·克罗生育约翰·克罗之前将其杀掉。阿诺德按当地电话簿里地址毫不迟疑地将另外两个叫莎拉·克罗杀害。他向莎拉的室友及其男友,和人群开枪,用车撞击许多警方工作人员。其中有些探索还留在《终结者2》中——最恐怖的镜头,将一把长刀刺穿小约翰·克罗养父的头部。
在《终结者2》中,虽然阿诺德仍然是按程序指令去做一件事情,但是现在是去拯救小约翰·克罗。他扮演着与《终结者1》中相反的角色,在第一部中,他的任务是阻止约翰·克罗的孕育和诞生。在第二部中,他与另一个更先进的终结者较量,而这个更先进的终结者就扮演着阿诺德在《终结者1》中的角色。此外,在《终结者2》中阿诺德获得了感情——而这种感情大部分来自于他与小约翰的交往中。对于小约翰而言,阿诺德成为了一个父亲的形象,并且莎拉甚至发现阿诺德是约翰所认为的最好的父亲形象。小约翰甚至成功地克制了阿诺德的攻击行为。第二部中的阿诺德就像《刀锋战士》中的机器:半机器半人类。
2)在第一部中,必须拯救莎拉,这样世界未来的救世主约翰·克罗才能降临。这种情形与《圣经·新约》的福音书中的内容相似。并不是完全因为死者是约翰·克罗的父亲李斯,而不是约翰·克罗他自己。李斯就像其母亲一样,是个自我牺牲的救世主。约翰·克罗被预想为长大领导全人类-----在宇宙间与机器的核战争后。
在第二部中,已经降临的约翰·克罗扮演了一个不同的角色。
2谁是真正的英雄?
在第一部中,很清楚主角就是阿诺德。李斯从将来的世界来到现在是为了保护莎拉·克罗不受到阿诺德的伤害。莎拉确实得到了李斯的保护。李斯也确实成为约翰·克罗的父亲。最重要的事实是,李斯为了保护莎拉而牺牲。他这样做不仅仅因为这是他的任务,也因为他与莎拉相爱了。
在第二部中,阿诺德仍然是主角,这是因为他为保护小约翰·克罗而牺牲,也因为他成功地保护了小约翰。他的人性就像其力量一样具有英雄气概。但是在第一部中李斯的人性是由于脆弱而缺乏英雄气概。
在《终结者1》的结局中,核战争被认为是即将来临的。毕竟李斯来自1984年核战争后的未来时代。李斯是核战争幸存者的领袖大约翰·克罗派来确保莎拉的安全,这样约翰·克罗才能诞生。只要战争一打响,就需要约翰·克罗。在《终结者1》中,虽然核战争似乎要到来,但是没有真正发生。
在《终结者2》开头,就已经有核战争了,并且可以推测小约翰也处于保护之中,这样他才可能长大,继续完成人类幸存者领袖的使命。在第二部中,他像一个犹太人,而不是一个基督教徒:他是一个军事领袖,任务是打败机控人,而不是丧命其手下。但是马上在《终结者2》中,持续到结局,核战争都没有真正发生过。
莎拉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现在还没有发生的核战争将于1997年来临。但是小约翰·克罗在反战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也许小约翰得到了保护,核战争就可以避免了。但是唯一避免核战争的办法仅仅是摧毁机控人。阿诺德的角色从保护小约翰扩大到摧毁机控人。正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个机控人,所以要挽救,他也必须消亡。他在《终结者2》中像真正的基督救世主,正如建立机控人的公司里的黑色管理员。约翰他自己不需要死亡。确实在《终结者2》中约翰的角色还不确定,因为结局中核战争避免了,和平也维护了。约翰可以慢慢成长,生活在每天的世界中——就像从来都没有过核威胁。这是暂时的缓解而不是赦免。但是对于《终结者1》中李斯和阿诺德与《终结者2》中的两个终结者之前,都无法回到清白无辜的状态。至少约翰·克罗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可以小心地回避什么。
可以认为,终结者是创世纪1—3的转换-----从伊甸园般的天真的动机转换到赦免与补救。
第一阶段(即:第二部的开头):
人类是暴力的。他们创造了毁灭性技术,进而核战争发生了。整个世界都几乎遭受摧毁,仅仅只剩下一些幸存者,机控人就来将他们灭亡。机器要毁灭人类以及人类世界。
第二阶段(即:《终结者1》中李斯、阿诺德到来之前,《终结者2》中两个终结者到来之前):
人类是天真无邪的。平淡普通的生活中莎拉最关心的就是她那不忠的男友取消他们的周五晚上约会。而在《终结者2》中,小约翰反抗其养父母。这个阶段就像在伊甸园中的一样。没有发现任何邪恶的东西。这就像《远离幸福》中的生活,在妻子发现其老公是同性恋之前,在她爱上一个黑人杂工之前,妻子是天真无邪的。
第三阶段(即:《终结者1》中李斯和阿诺德的到来以及李斯将自己展现在莎拉面前,告诉其等待她和世界的将是什么):
《终结者2》中两个终结者到来,他们寻找小约翰。此时对暴力的现实及世界的结局有了认识。
我们可以将这三个阶段与创世纪中1—3进行对比,因为暴力真的是人性残暴的一面。暴力——破坏能力不仅仅存在机控人中,也存在于人类之中。改变并不是在世界里的改变,而是人性的改变。或者说,正如吃着知识之树的果实,被驱逐出伊甸园,去认识人类到底是什么。没有关于创造世界的神话,并不仅仅因为现存世界是预想的而不是解释的,也是因为现存世界将回避毁灭。但是有一个神话是关于人类自觉的起源的。
当然两部《终结者》电影也有幽默之处,这些幽默是为了引起对电影严肃性的质疑。阿诺德重复双关用语以及其他讽刺用语,这些表明他自己并不是完全严肃地看待这个故事。
两部《终结者》的主题——不管人们怎么认为——都取决于电影的体裁。它们更针对电影而不是叙事,也不是口述。这里也有情节、叙述以及其他东西:音乐,颜色,灯光,投影。该情节不仅仅是完善的叙述,同时也推进了叙述的进程。电影不仅仅是文学。我们不可能只读读剧本就能体会电影所能表现的震惊和直接性。叙述是线性的。情节可以穿越时间往返进行。举一个例子,李斯从未来世界里带来了莎拉·克罗的照片,但是在《终结者1》的结局中所拍的正是该照片。
 
On Devil End Matterto Two Movie Myth Explanations
Robert Segal; Cai Shenqing
(Dept of Religious Studies Lancaster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nglish Yangtzte University )
Abstract:The myth explained the world is the social world every so often. This article needs to propose the question is: Two "End matter" in the movie end matter story may call it the creation myth? If may, then what has created, also who is creates? The paper thought the end matter movie narrated the creation myth story. Its core is the humanity took machine the inventor and master"s, are already replaced by machine itself. Now was already not the capitalist, the machine use and between other individual conflict, but is between the universe and the entire machine conflict.
Keywords: Devil End Matter; Two Movie; Myth Explanations
 
作者简介:罗伯特·西伽尔(Robert Segal) 男,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宗教研究系教授,主要从事宗教和神话研究。
译者简介:蔡圣勤(1965-)男,汉族,湖北潜江人,长江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