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吴晓东]避害以趋利:《山经》的灾害描写及其成因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3-10-31  作者:吴晓东
  摘要:《山经》是《山海经》的一个部分,其中有许多关于灾害、预示灾害或避免灾害的描述,这些灾害包括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与兵灾、劳役等人为灾害。《山经》并非田野调查的真实记载,而是源于社稷祭祀词的一个文本。祭祀的目的是避害趋利,所以《山经》不仅描述了诸多现实的与想象的山川河流,以及存在于此的动植物与地下宝藏,还描述了危害人类的诸多灾害,以期在祭祀后获得护佑。在预示灾害与避免灾害的描述中,有的难以找到其逻辑成因,有的出于顺势巫术的思维,而有的与对未知的想象与恐惧有关。
  关键词:《山海经》;《山经》;祭祀;灾害
  《山海经》分为《山经》与《海经》两部分,《山经》有许多关于灾害、预示灾害或避免灾害的描述,比如《中次三经》云:“敖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山经》对这些与灾害有关的描述有哪些方面?向来被视为地理之书的《山经》为什么要描述这些灾害?而其预示与避免灾害的逻辑基础是什么?文章将就此做一些分析。
  一、《山经》对灾害及其预示的描述
  《山经》记载了不少灾害,这些灾害可以分为天灾与人祸。天灾有旱灾、水灾、风灾、火灾、虫灾、病灾以及动植物造成的伤害;人祸乃是兵灾以及统治者给百姓带来的其他危害。古人相信,在灾害来临之前会有预兆,其具体方式就是某种动物或别的什么一旦出现,就会出现某种灾害。人们都希望灾害能够得以避免,所以《山经》也描述了某种动植物可防御某种灾害,类似于现在的人们相信在屋前栽一棵桃树就可以避邪,在手腕上拴一根红绳就可以免受病魔的危害。需要注意的是,文中说这些动物的出现将会有某种灾害尾随出现,这只是预示灾害将会来临,而灾害是否由它们引起的,文中并没有说明。下面我们逐一来看看这些灾害描述。
  旱灾。旱灾在《山经》提到了 13 处。能预示旱灾的都是动物,这些动物的出现所预示的旱灾有级别的差异,即“见则天下大旱”“见则其国大旱”以及“见则其邑大旱”三个层次。其中能预示天下旱灾的动物有鱄鱼、颙、肥 、獙獙、薄鱼、 鱼:
  鸡山……鱄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南次三经》
  令丘之山……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南次三经》
  太华之山……有蛇焉,名曰肥 ,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西次一经》
  姑逢之山……獙獙,见则天下大旱。《东次二经》
  女烝之山……薄鱼,其状如鳣鱼而一目,其音如欧,见则天下大旱。《东次四经》
  子桐之山…… 鱼……见则天下大旱。《东次四经》
  能预示整个国家有旱灾的只有肥遗,即《北次一经》的“浑夕之山……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能预示一个邑将出现旱灾的有鵕鸟、 鼠、 、鸣蛇,以及一种无名的大蛇和一种无名的鸟,共 6种:
  钟山……鵕鸟……见即其邑大旱。《西次三经》
  崦嵫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号也,见则其邑大旱。《西次四经》
  栒状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 鼠,见则其邑大旱。《东次一经》
  錞于母逢之山……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北次三经》
  独山…… ,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东次一经》
  鲜山……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中次二经》
  水灾。与旱灾相对的自然灾害是水灾,这在《山经》里也十分突出,有九种动物的出现可预示洪水泛滥。与旱灾相似,水灾的范围也有级别,其中有 3 种动物的出现预示“天下大水”,即蛮蛮、合窳,以及“状如夸父”的无名野兽;1 种鸟的出现预示国家范围内的洪水,即胜遇;1 种动物的出现可预示郡县范围的大水,即长右兽;还有 3 种动物的出现可预示邑范围内的洪水,即蠃鱼、化蛇、夫诸;另外,《东次三经》的山脉神出现,也会预示“风雨水为败”,具体是什么范围内的大水,则没有说明。如下:
  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西次三经》
  犲山……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东次一经》
  剡山……有兽焉……其名曰合窳……见则天下大水。《东次四经》
  玉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见则其国大水。《西次三经》
  长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南次二经》
  邽山……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西次四经》
  阳山……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中次二经》
  敖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中次三经》
  凡东次三经之首……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东次三经》
  风灾。与旱灾、水灾相比,风灾的影响要小很多,特别是在中原地带,不像沿海地区会时常遭受风暴的席卷,为此《山经》里没有很多提及,只描述了两种动物的出现预示将有大风,即山 兽与闻獜兽,以及上文提及《东次三经》山脉神的出现预示着将有风雨水。《北次一经》云:“狱法之山……山 ,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中次十一经》云:“几山……闻獜,见则天下大风。”《东次三经》云:“凡东次三经之首……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疫灾。《山经》里记载了不少的病名,理论上说,具体的病也是灾害,不过为了避免过于繁杂,这里只列举集体性的病害。《东次二经》云:“垔山……絜鉤,见则其国多疫。”《东次四经》云:“太山……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中次十经》云:“复州之山……跂踵,见则其国大疫。”《中次十一经》云:“乐马之山…… ,见则其国大疫。”疫一般指大面积的瘟疫,形成普遍性的灾害。
  火灾。与旱灾、水灾以及风灾引起的破坏相比,火灾虽然危害性也很大,但其起因不是很确定,有可能是自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人为引起的。《中次十一经》云:“鲜山……见则其邑有火,名曰 即。”从逻辑上说,这里只描述“其邑有火”,没有指明是由什么引起的火灾。邑可指国、县、城镇等,但《山经》里已有国、县等概念名称来专指,所以这里的邑理解为邑城、都城更为合适。既然是城,是人住的地方,更容易让人认为是房子起火,不是森林起火,所以更倾向于认为是由人们用火时不小心引起的火灾。但《西次三经》的描绘又似乎是野火:“章莪之山……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譌火。”譌即讹,讹有“野火烧”的含义,可见此处又是指的野火,虽然这里的火也是在邑的范围内。
  《山经》里有 9 处提及兽、鸟、鱼、木“可以御火”或“可以辟火”,这里的火有可能是说火灾,也可能是指火气。其文如下:
  即公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中次十二经》
  带山……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 ,可以辟火。《北次一经》
  小华之山……鸟多赤鷩,可以御火。《西次一经》
  符禺之山……其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西次一经》
  翠山……鸓,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西次一经》
  崌山……有鸟焉,状如鸮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中次九经》
  丑阳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而赤足,名曰 鵌,可以御火。《中次十一经》
  涿光之山……鰼鰼之鱼……可以御火。《北次一经》
  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食之已瘅,可以御火。《西次四经》
  单从“御火”或“辟火”来看,理解为防御火灾可以说得通,许多学者也正是将“御火”理解为防御火灾,比如李慕古在翻译“鸟多赤鷩,可以御火”这一句时,就翻译为“山中禽鸟,以锦鸡数量为多,蓄养它们可以防御火灾。”但参考《西次四经》所描述的“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食之已瘅,可以御火”一句,“御火”解释为败火、去火更加合理,火指人体内的火气,因为瘅在中医里指热症,有脾瘅、火瘅之说,“已瘅”与“御火”是相关联的、一体的,已瘅的原因是因为这种丹木可以御火,即消除体内的火气。正因为如此,其他的“可以御火”或“可以辟火”的翻译便成了问题,难以确定是指火灾还是人身上的火气。《山经》很多地方都交代了动植物达到功效的方式,比如“佩之不迷”“服之不忧”“食者不妒”,只出现佩、食、服三种方式,以上关于御火的九个引文中,八个没有说明怎么可以达到御火的功效,为此注译者便在翻译时添加了原文没有的文字,添加了“蓄养它们”四字。
  虫灾。这是人们经常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但《山经》的虫灾描述仅有 1 次,《东次二经》云:“余峨之山……犰狳,其鸣自詨,见则螽蝗为败。”说的就是犰狳这种野兽一旦出现,庄稼就会被蝗虫糟蹋。
  饥。饥荒也是人们经常遭受的灾害之一,往往与以上的灾害息息相关,或者说饥荒是这些灾害的结果。
  为了不挨饿,人们希望能有某种经得住饥饿的食物,《山经》就描写了 4 种这样的动植物。《南次一经》云:“招摇之山……祝余,食之不饥。”《南次三经》云:“仑者之山……有木焉……食者不饥。”《北次三经》云:“马成之山……鶌鶋。其鸣自詨,食之不饥。”《西次三经》云:“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按理说,所有的食物都会不同程度地让人有饱腹感,何以只有这四样东西让人“食之不饥”?只好理解这几种东西吃了不容易饿。要不受饥荒,就得没有以上那些自然灾害,如果风调雨顺的,必然会获得粮食的丰收。有些动物的出现,则会预示丰收。这样的动物《山经》里提到 3 种,即文鳐鱼、狡、当康。《西次三经》云:“泰器之山……是多文鳐鱼……见则天下大穰。”《西次三经》云:“玉山……狡……见则其国大穰。”《东次四经》云:“钦山……当康,其鸣自詨,见则天下大穰。”
  食人。自然界会危害人类的,除了旱灾水涝一类的自然现象,还有动植物的危害,而动植物的危害除了上文说的蝗虫糟蹋庄稼,还有直接危害人类的,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灾害。《山经》记载许多动物吃人的内容,共有 15 种吃人的动物: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南次一经》
  浮玉之山……彘,是食人。《南次一经》
  鹿吴之山……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南次一经》
  莱山……其鸟多罗罗,是食人。《西次二经》
  昆仑之丘……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西次三经》
  三危之山…… ,是食人。《西次三经》
  邽山……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西次四经》
  少咸之山……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北次一经》
  鉤吾之山……狍鸮,是食人。《北次二经》
  北岳之山……诸怀,基音如鸣雁,是食人。《北次一经》
  凫丽之山……蠪姪,其音如婴儿,是食人。《东次二经》
  北号之山……猲狙,是食人……鬿誉,亦食人。《东次四经》
  剡山……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东次四经》
  蔓渠之山……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中次二经》
  厘山……是食人,其名曰犀渠。《中次四经》
  毒。《山经》对有毒的动植物描述要少一些,一共也就 3 处,另记载两种治疗中毒的植物:
  少咸之山…… 之鱼,食之杀人。《北次一经》
  饶山……师鱼,食之杀人。《北次三经》
  云山……桂竹,甚毒,伤人必死。《中次十二经》
  鼓钟之山……焉酸,可以为毒。《中次七经》
  丹熏之山……耳鼠……又可以御百毒。《北次一经》
  自然界中有毒的动植物很多,古人一定有所认知,只是这个基本上可以把控,知道有毒的不吃,不清楚是否有毒的也不乱吃,就不会中毒,所以不会造成多少恐惧,这可能是《山经》很少描写有毒之物的原因。所描写的 3 种动植物中,两种是经常作为食物的鱼,一种是 之鱼,一种是师鱼,这两种鱼吃了都会致死,即所谓的“杀人”。一种植物是竹,竹笋经常会被用来作为食物,中毒了也会致死。另外,《中次六经》说到一种可蜇人的神或虫:“平逢之山……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文字可能脱落不完整,致使逻辑不顺。前文说是有一种两个头的神,名字叫骄虫,后文说是一种会蜇人的虫,最后还说这其实是蜂蜜《蜜蜂》的巢穴,到底是神还是虫,抑或是巢穴,不得而知,但能确定这种东西会蜇人,对人造成危害。
  无子。人口意味着劳动力,是古代人追求的重要元素,多子多孙是幸福的象征,无子也就意味着不幸。
  《山经》记载两种会导致无子的植物,《西次一经》云:“嶓冢之山……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中次七经》云:“苦山……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
  兵灾。给人类带来危害的除了自然之物与自然现象外,还有人为的事件,其中对人类造成最大危害的莫过于战争,《山经》描绘了 9 种可预示兵灾的物,包括兽、鸟、鱼、神,甚至洞穴,5 种动物可以防御兵灾。预示兵灾也有级别的区分,有全国范围内的战争,也有邑城范围内的兵戎相见:
  鹿台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自叫也,见则有兵。《西次二经》
  小次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西次二经》
  钟山……大鹗……见则有大兵。《西次三经》
  蛇山…… 狼,见则国内有兵。《中次九经》
  倚帝之山……狙如,见则其国有大兵。《中次十一经》
  历石之山……梁渠,见则其国有大兵。《中次十一经》
  槐江之山……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西次三经》
  鸟鼠同穴之山……鳋鱼……动则其邑有大兵。《西次四经》
  熊山……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中次九经》
  除了描绘预示兵灾的事物之外,《山经》也描绘了能防御兵灾的 5 种动植物:
  中曲之山……駮,是食虎豹,可以御兵。《西次四经》
  虢山……其兽多橐驼,其鸟多窝,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北次一经》
  騩山……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可以御兵。《中次三经》
  少室之山…… 鱼……可以御兵。《中次七经》
  牛伤,其根苍文,服者为厥,可以御兵。《中次七经》
  土功、徭役、贬谪等。在人为造成的灾难中,也包括对百姓的欺压,比如大兴土木而征召劳工,在柜山与卢其之山两处都描写了“多土功”。《南次二经》云“:柜山……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东次二经》云:“卢其之山……鵹鹕,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詨,见则其国多土功。”另外就是增加徭役,《南次二经》云:“尧光之山……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导致这些行为的,是因为朝廷里有奸臣,《东次二经》云:“ 山……峳峳,见则其国多狡客。”奸臣还会不断排挤贤人,《南次二经》云:“柜山……鴸鸟,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中次十一经》还记述了一种能使国家衰败的神:“丰山……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
  恐。《山经》里还描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即恐慌。引起恐慌的事物很多,可能是自然的灾害,也可能是人为造成的灾害,比如兵灾,所以恐慌与各种具体的灾害息息相关。《山经》里描述了 3 种动物的出现预示着恐慌的来临,《中次十一经》云:“丰山……雍和,见则国有大恐。”《北次三经》云:“景山……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东次二经》云:“耿山……朱獳,其鸣自詨,见则其国有恐。”
  与灾害相对的,是百姓的和平安宁。《山经》里提到两种可以预示安宁到来的鸟,一种是凤凰,一种是鸾鸟。《南次三经》云:“丹穴之山……凤凰……见则天下安宁。”《西次二经》云:“女床之山……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就是一旦凤凰或鸾鸟出现,天下将会太平安宁。《山经》还描写了可以化解、防御凶灾的,即“可以御凶”,有 4 种动物与两种植物具有此种功能,如下:
  阴山……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西次三经》
  翼望之山……讙……是可以御凶。《西次三经》
  翼望之山……鵸 ……又可以御凶。《西次三经》
  英鞮之山……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可以御凶。《西次四经》
  谯明之山……孟槐,可以御凶。《北次一经》
  讲山……帝屋,叶状如椒,反伤赤实,可以御凶。《中次七经》
  凶也就是不祥,《山经》记载了一处与“不祥”有关的内容,《西次三经》云:“峚山……瑾瑜之玉为良……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二、灾害描述的原因
  出于什么原因致使《山经》要做出以上这些关于灾害的描述呢?这与《山经》的性质有关。《山海经》有两个部分,即《山经》与《海经》,原来是两本书,后人将其合二为一,才统称为《山海经》。就《山经》而言,它虽然貌似一部真实的地理志,里面夹杂有许多现实中的山山水水,但它大体上是一部向壁虚构的幻想之作,因为它毕竟来源于古老的口头社稷祭祀词,笔者在《〈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一书中论证了《山经》是口头的社稷祭祀词改编而成的。那么何以证明这一观点呢?以下几点可以为据。
  首先,《山经》又称为《五藏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5 个部分,构成“五藏”。每个部分都由一些山系构成,具体来说,“南山经”有 3 列山,“西山经”有 4 列山,“北山经”有 3 列山,“东山经”有 4 列山,“中山经”有 12 列山。按照这些山系的排列,笔者把处于边缘的山都找出来,并发现一个隐藏很深的“秘密”,即文本中描写流入海的河流,几乎都是发源于处于边缘的山。把这些山连接起来,就会呈现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图像。更有意思的是,四方边缘的中间位置,都有作为极地的描述,说明这个四面环海的板块是古人想象的整个世界。《山经》这种特殊的结构与文本内容,充分说明了它并非真实的地理调查记录,而是以古人自己所了解的真实世界为基础所想象的整个世界。
  其次,《山经》在描写一座山的时候,都是用同一程式。在大的程式框架下,又细分为小的程式,比如在记述动植物、矿产时,几乎都是用“其上多……其下多……”或“其阳多……其阴多……”的程式。口头程式是判断一则文本具有口头来源的重要参照,既然《山经》都是程式化的语言,那么它就极有可能是来源于口头的文本,而不是地理调查报告。
  第三,《山经》遗留有很多押韵的段落,比如《西次三经》里关于不周山的描写是这样的:“其源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读起来朗朗上口,显然押了 ao 韵。关于“峚山”的描述是这样的:“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五色发作,以和柔刚。”这里又显然押了 ang 韵。从许多押韵的句子判断,《山经》原来可能是韵文体,目前看到的文本很可能是在韵文的基础上删减而成。韵文体是口头祭祀词的重要特点。
  第四,《山经》在描述完每一山系之后,都要重点交代怎样祭祀这一山系,这说明《山经》的重点、落脚点在于祭祀。这里不妨列举《南山经》的祭祀方式:
  “南次一经”的祭祀方式是: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菅为席。
  “南次二经”的祭祀方式是:
  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岛首。其祠:毛用一壁瘗,糈用稌。
  “南次三经”的祭祀方式是:
  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目前广西那坡县达腊村的彝族依然保留有活态的社稷祭祀仪式,其祭祀方式与《山经》极为相似,也是分为南、西、北、东、中来进行,祭祀中也要提及各方向的山,及其相关的动植物。达腊村彝族这一仪式的存在,有力地支持《山经》源于社稷祭祀词的可能性。
  祭祀之目的是获得利益和避开灾病凶险,祭祀词中出现关于灾害的内容,是为了避免这些灾害,或祈求神祇庇护,不受这些灾害的侵害。《山经》源于社稷祭祀词,但毕竟已经不是祭祀词本身,所以不再出现向神祇祈求护佑的词句,后人在利用口头祭祀词进行删减改编的时候,只留下那些与山川地理、动植物、神灵传说,以及它们对人们的利益与危害方面相关的内容。
  三、灾害预示或避免功能的逻辑分析
  从上文已经看到,很多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具有灾害的预示或避免之功能,那么,具有什么特质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才具有这些功能?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其逻辑基础比较复杂,不过学者们也做过一些分析,比如曲明在《〈山海经〉的征兆及其思维特征》中将其思维基础归结为布留尔提出的互渗律:“原始人常常把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放在一起,从而产生不符合规律的结果或者现象,其实就是思维中互渗律的支配作用。”徐小燕的《〈山海经〉预言探析》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山海经》中的预言反映了先民的原始思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先民不能合理地解释,便从大自然中寻找原因,把一些灾难的发生和某种奇特的物象联系起来。”互渗律是布留尔前逻辑思维或原逻辑思维的重要内容,这种所谓的原始思维虽然表达上很委婉,其实其核心依然是非逻辑或无逻辑。也正是基于原逻辑思维来理解《山经》的灾害预兆,两文也就没有去深入分析是灾难怎样具体与奇特物象发生联系的,既然是无逻辑的,自然也就没有规律可言,都是出于偶然的联系。
  张蓓的《〈山海经〉所见预言怪兽的分类及其原因探究》在具体的联系方面要深入一些,就毕方鸟能预示有火灾的描述解释道:“它的形象设定是鸟,状如‘鹤’,颜色是‘赤文青质’,还有‘白喙’,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字‘毕方’。按照‘互渗率’的规则来分析,毕方颜色上的‘赤、青’是火焰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颜色,“白喙”同样是对火光、光亮的一种关联;火光冲天、火焰或随风蔓延、摇曳,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大鸟飞舞在天空之中,而枯木燃烧时发出的‘噼啪’之声,不正是毕方鸟的叫声吗?通过颜色、形状、声音这些表象之间的互渗和关联,按照原始思维模式重组,就产生了火怪-毕方。”虽然作者说是“按照‘互渗率’的规则来分析”,其实这一分析更多的是基于弗雷泽所提出的顺势巫术思维,即火的特点与毕方鸟的某些特点十分相似。这种顺势巫术的思维在民间很普遍,比如认为吃核桃会使人变得聪明,是因为核桃仁的形状与人脑的内部形状很相似;又比如认为吃牛腰子能补肾,那是因为两者是同一部位,这是典型的吃啥补啥观念。这种思想也表现在语言上,比如在婚床上撒一些枣子、花生,被认为能使新婚夫妇早生贵子。
  这种思维也体现在其他一些灾害的描述上,比如蓇蓉。《山经》之所以描写蓇蓉会导致“食之使人无子”的结果,很可能是出于顺势巫术的思想,因为蓇蓉“黑华而不实”,即这种草只开花不结果,所以吃了也会“不实”。因为“食之使人无子”,有学者认为蓇蓉是《山经》所记载的避孕药,这种观点看上去似乎有道理,但与时代语境毕竟不是很符合。在先秦时代,多子多福是当时主流思想,避孕不会是人们的目的,这里应该从提醒的角度来理解文本,警示人们不要误食了蓇蓉,以免导致“无子”的后果,而不是告诉人们主动使用这种植物去避孕。同样,《中次七经》记载的黄棘也是一种吃了会导致不孕的植物,不能误食。再比如山 ,也可以看出这一巫术思维,它“其行如风”,所以“见则天下大风”,就像《南次一经》里的狌狌善走,吃了它就可以善走一样。
  除了顺势巫术思维,也有一些因果关系来自现实中的对立矛盾,比如太阳的长久暴晒必然会带来旱灾,那么,以太阳为原型的动物的出现,自然会被认为预示着旱灾的出现。在《北次一经》描绘肥遗的出现会出现旱灾,很可能就是因为肥遗的原型为太阳。在语音上,“肥遗”与“伏羲”比较接近。伏羲是太阳神,女娲是月亮神,在汉画像里,伏羲经常与日相伴,而女娲与月相伴。在形象上,伏羲、女娲合体的造型是两条蛇交尾,两首、两身,这既可变异为两首一身的延维蛇或委蛇,也可以变异为一首两身的肥遗蛇。既然伏羲是太阳神,而肥遗继承了它的名称,太阳的出现自然是大旱的前兆。太华之山的肥 蛇与浑夕之山的肥遗蛇应该是同一种蛇,虽然一个被描写为一首两身,一个被描写为六足四翼,但六足四翼正好可能是两身的另一种描写,所以,无论是肥遗还是肥 的出现,都预示着旱灾的出现。另外,能预示旱灾还有鵕鸟和 鱼,钟山上的鵕鸟是钟山之子鼓变化而成,鵕读 jun,与太阳神帝俊的“俊”同声符,其原义也是太阳的意思,自然会“见即其邑大旱”。“华夏”也写成“滑夏”,可见 gu 与 hua 有语音演变关系,而 hua 与日光有关系,有光华之说,这可能是 鱼预示旱灾的思维基础。
  未知引起的恐惧想象也是产生《山经》灾害的原因之一,这从食人动物的分布可以窥探到这一点。食人动物有 3 种分布在《南山经》,4 种分布在《西山经》,3 种分布在《北山经》,4 种分布在《东山经》,只有 2 种分布在《中山经》,我们知道,南、西、北、东、中的山系数目分别是 3 列、4 列、3 列、4 列、2 列,也就是说,《中山经》里的山系最多,但食人动物最少,这其中的原因便是,《山经》脱胎于社稷祭祀词,而其祭祀的范围是天下,越是处于中原地带,地理就越实在,越是边缘的地带,想象的成分就越大,其关于 4 极的地理,则可以说完全出于想象。《山经》想象的规律是,中原是一个正常的人间,而四方则是一个怪异的、恐怖的世界,基于此,食人动物主要分布于南、西、北、东的山系里,也就可以理解了。这种对中原以外四面蛮荒之地的想象不止出现在《山经》里,楚辞《招魂》里的想象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不可以讬些。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鯈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麋散而不可止些。而得脱其外旷宇些。赤蚁若象,玄蜂若壸些。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仿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归来兮!恐自遗贼些。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归来兮!不可以久些。
  在这段招魂辞中,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四方蛮荒的恐怖想象。这种对未知的恐怖,同样是《山经》对四方想象的基础。
 
  作者简介:吴晓东(1966-),湖南凤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话学。
  本文原刊于《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7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7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