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格萨尔》桑珠本藏译汉项目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31  作者:记者 晓勇


  本网讯(记者 晓勇)12月2日,一部享誉全球的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让区内外几十名专家学者相聚拉萨。这天,《格萨尔》藏译汉项目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标志着作为自治区2013年重大文化工程的《格萨尔》桑珠本藏译汉项目工作正式启动。

  自治区社科院从区外邀请的翻译专家——青海省藏族小说家、翻译家龙仁青说:“这次会议把史诗和翻译两个元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相聚相识的最好平台。”

  格萨尔说唱艺人桑珠曾是一个四处流浪的卖艺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为一名艺术家。1991年,桑珠被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等四部委联合授予“格萨尔说唱家”称号,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学术界誉为“语言大师”和“国宝级人才”。

  由桑珠老人生前说唱的《格萨尔》不仅创造了世界史诗领域个体艺人说唱史诗最长的记录,而且填补了世界上没有一套根据一名艺人说唱、比较完整的《格萨尔》史诗的空白。

  龙仁青这样评价这些说唱艺人: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散落在这片高原上的那些优秀艺人,在田野、在牧场、在乡村、在城镇,深情吟唱,不但传承着我们的文化,同时也传承着一种执着、勇敢、向上、进取的精神。艺人们的吟唱,使得《格萨尔》这部史诗得以广泛传播,并且代代相传。“我想,这就是格萨尔艺人的意义,他们是我们整个藏民族的精神代言人,是我们的智者和勇士。我认为,翻译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心灵的碰撞,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精神的交汇。也相信,翻译,将使这部史诗在不同的文化和人际之间得到传播。”

  上世纪80年代起,自治区社科院开始着手把散落在民间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桑珠、曲扎、玉梅、阿达、次旺俊美等聚在一起,将他们说唱的史诗作为重点抢救和保护对象,进行录制、笔录,并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的录音整理和编辑出版工程。2011年,由桑珠老人说唱的《天界篇》等首批5部6本《格萨尔王传》正式出版。经过十余载不懈努力,截至今年,我区已录制桑珠老人说唱的《格萨尔王传》45部(2114盘磁带),并正式出版了其中《格萨尔桑珠说唱本》43本。

  自治区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格萨尔》藏译汉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次仁平措说:“到目前,对《格萨尔》史诗的整理抢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停留在藏文阶段,所以,把这部被誉为藏族古代社会百科全书的《格萨尔》翻译成汉文,再进一步翻译成其他文字,将扩大这部史诗的影响力。”

  《格萨尔》研究专家降边嘉措曾说过,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直接使用汉语文,即使有自己语言的少数民族,也把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母语,各民族之间进行交往,大多也通过汉语做中介,因此,要想把《格萨尔》变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进而成为全人类共同财富,就需要通过翻译,而做好汉译本的翻译,是至关重要的。

  自治区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仅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一把手任总顾问的自治区重大文化工程《格萨尔》史诗藏译汉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还从区内外特邀数十名翻译专家和文化学者担任该项目的翻译、审定、润色、编务等工作。记者了解到,《格萨尔》桑珠本藏译汉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启动我区《格萨尔》研究中心永久保存原始资料工作,将现有磁带录刻为光盘,完成现有录音声带全部数字化;对《格萨尔》桑珠本藏文原著进行审读、筛选,确定被译部本,在此基础上具体规划《格萨尔》藏译汉项目;初译《格萨尔》桑珠本20部22本;对《格萨尔》桑珠本藏译汉文稿进行校译、润色;编辑和出版《格萨尔》汉文文本精品成果;对出版后汉文本《格萨尔》史诗进行宣传推介等工作。

  目前,《格萨尔》桑珠本藏译汉项目的录音带数字化整理工作,藏文原著的审读、精选和藏译汉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按照相关方案,从今年12月起到2016年12月的3年间,项目进入初译阶段。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校译、润色阶段。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为编辑、出版阶段。2018年10月将作为推介阶段,将通过召开推介会、研讨会等形式,积极宣传推介《格萨尔》桑珠本藏译汉史诗。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3年12月06日 00:41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