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报道稿】
[提要] 《格萨尔》是中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英雄史诗,代表着古代藏民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地处黄河源头的果洛在史诗《格萨尔》中具有特殊地位,这里有格萨尔的赛马称王地,是史诗《格萨尔》流传千年万里的源头。
青海新闻网讯 《格萨尔》是中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英雄史诗,代表着古代藏民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黄河源头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格萨尔》史诗流传最广泛的地区之一,这里有无数的经幡颂扬着英雄的事迹,有恒古不变的玛尼和桑烟寄托着对英雄的崇敬。格萨尔的故事在这里世代相传,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吟诵到了今天。
相传主人公格萨尔是天神白梵王之子,因人间多有不平事,便投生人间,长大后骑术超人,武艺高强,后来赛马得胜被拥为“岭国”君王。从此,他率领手下大将降妖驱魔、东征西讨,扶弱济贫,成为藏民族景仰的民族英雄。
地处黄河源头的果洛在史诗《格萨尔》中具有特殊地位,这里有格萨尔的赛马称王地,是史诗《格萨尔》流传千年万里的源头。黄河贯穿果洛境内,绵延760公里,沿着黄河,《格萨尔》的风物遗迹、传说和人文景观比比皆是。在史诗《格萨尔》中,“岭国”是英雄格萨尔王统治的疆域。史诗中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以岭国为核心的“玛域”和“玛卿邦日”。玛域,就是今天的黄河上游地区,而玛卿邦日就是位于果洛境内的阿尼玛卿雪山。因此,果洛藏族人坚信自己就是英雄格萨尔的后人,坚信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必然与英雄格萨尔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果洛州文体广电局局长索南吉:
(出录音)
“上玛域十三峰,下玛域九圣山”,这就是代表“岭国”山水的地界,老百姓这些说辞跟史诗中一是吻合,二在果洛境内都可以找到。
(录音止)
果洛地区藏族人普遍信奉宁玛派藏传佛教,而格萨尔被宁玛派看作是教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和佛法三根本的化身。因此,传唱英雄故事,祭奠供奉格萨尔王的风物遗迹成了人们信仰的自然流露。
果洛州甘德县柯曲镇的德尔文村现在被称作《格萨尔》史诗的活态传承基地,这里的男女老幼深信自己与格萨尔王有着特殊的渊源,他们怀着虔诚崇敬之情将格萨尔史诗的传承说唱作为自己的天赋使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在德尔文村,能说唱《格萨尔》片段,甚至能说唱一部、半部《格萨尔》部本的人数不胜数。2006年,德尔文村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德尔文部落《格萨尔》文化史诗村。出生在德尔文村的格萨尔研究学者措吉多杰说,史诗村是果洛格萨尔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部落,从这里走出了许多著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
(出录音)
我本人也是这个部落里长大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没有一个是不会唱《格萨尔》的。这个部落诞生过希热嘉措大师,他的儿子昂旺仁增现在是国家级的“唱不完”的说唱家,对整个部落的影响非常之大。
(录音止)
措吉多杰所说的“唱不完”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名叫昂旺仁增多杰,父亲希热嘉措是果洛一位极具天赋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昂旺秉承了父亲的天赋,从小具有惊人的记忆和表述能力,现在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格萨尔》说唱家。当我们请求这位73岁的老人为我们说唱《格萨尔》史诗时,他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不时地变化着手势,富有韵律的说唱仿佛把人们带入了古代“岭国”的山水田园,呈现出格萨尔王驰骋疆场的身影。
(出录音)
他的说唱风格是排比句式的,非常精炼、工整的语言句式。嗓音圆润、洪亮,好像身临其境的感觉。
(录音止)
据昂旺老人说,他8岁的时候,不时在脑海里显现出格萨尔“岭国”时代的一些情景,9岁时,白玉寺一位寺主听说有一个孩子有说唱格萨尔的天赋灵感,专门邀请他为寺院的僧人说唱了几天几夜,从此,昂旺名声大噪,开始了他的说唱生涯。
几十年来,昂旺的人生起起伏伏,然而就算在艰难的环境下,昂旺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出录音)
他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岭国”的将领,更应该坚定不移地活下去。男人越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强,他给予人这样一种精神上的力量。白天批斗,晚上他还在唱,大人不敢来听,娃娃们过来听。
(录音止)
据专家统计,昂旺能完整说唱44个部本的《格萨尔》,内容之丰,数量之大令人称奇。1987年9月,昂旺在青海省《格萨尔》艺人演唱会上获得一等奖;1991年,他赴北京参加了《格萨尔》说唱家命名大会,被命名为《格萨尔》说唱家;1997年,他荣获中国国家四部委联合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英雄格萨尔的故事像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流传了千年,无处不在的格萨尔已经和这里的山川树木、田园牧野融为了一体。英雄格萨尔就是一部永远唱不完、说不尽的传奇。
(出录音)
我们对格萨尔的感情有一种宗教上的崇拜感情,格萨尔是我们的护法神,对格萨尔的英雄行为,惩恶扬善存在一种敬拜之情,存在一种亲人之间的亲情。
(录音止)
格萨尔他不单纯是一种故事的复述,而是一种信仰,一种崇拜。可以说我们这个地方的所有的文化都包含着格萨尔,所有文化生活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格萨尔文化。
《格萨尔》史诗的珍贵在于她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口头传诵的活形态传承方式;《格萨尔》史诗的价值在于她的丰富性远远超出了想像,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她代表了一个民族对传统和历史的回望。在《格萨尔》史诗产生、流传、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就是史诗最直接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甚至可以说:没有民间说唱艺人,就没有《格萨尔》这部说不完、唱不完、写不完的史诗。为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格萨尔》研究中心,目前,在果洛已发现《格萨尔》说唱、撰写艺人52人,抢救艺人口头作品27部。当地政府还给一些具有杰出艺术才能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安排了公职,很多艺人还被授予了“民族文学说唱家”、“格萨尔说唱家”等荣誉称号,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尊重。
在青海果洛,蔚为壮观的大山大川赋予了格萨尔说唱艺人无尽的灵感,在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的粼粼波光里;在阿尼玛卿、年保玉则山峰奇骏高耸的身影里,循着格萨尔赛马称王、降妖灭魔的足迹,一代又一代史诗传唱艺人薪火相传,用壮丽多彩的诗篇和绵延不绝的歌咏描绘出了格萨尔王一生的轨迹。在宏伟的史诗中,人们聆听到了远古祖先的声音,找到了共同的精神家园。这里的人们深信,即使有那么一天,飞奔的野马变成枯木,洁白的羊群变成石头,天上的星星不再闪烁,太阳失去光芒,格萨尔王的故事也会世代相传。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