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梁祝故事是怎样结尾的?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5-29  作者:施爱东
    梁祝故事经由故事、戏曲,以及各种说唱文学,传遍大江南北,甚至韩国、越南等地也广为流传。前三两年,浙江宁波、杭州、上虞、江苏宜兴、山东济宁、河南汝南等地曾经为了谁是“梁祝之乡”打得硝烟弥漫。2005年尾,梁祝故事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声名大噪。
   
民间的口头叙事从来没有定本,它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环节都有滋生新奇情节的可能,总体上表现为无限的丰富多样和生命树般的枝繁叶乱。要是你有兴趣和我一起来分析一下梁祝故事的演化和生长,你就会相信,民间文学本来就是多元发生、无序生长的,它与所谓“历史”、“故乡”之类的概念八杆子打不到一块。
 
一.梁祝故事起于何时?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梁祝故事起于东晋。但此说是从钱南扬《祝英台故事集》一书中搬出来的。钱氏本人反倒并不肯定此说,只是姑且做个假设。学界拿着鸡毛当令箭,你说我说大家说,慢慢地似乎成了定论。
    “东晋说”的主要依据是,清代翟灏在《通俗编》中引了一则唐人张读《宣室志》的记载,说梁祝死后,东晋丞相谢安曾为祝英台请封。翟灏显然是在造假,因为他不了解《宣室志》只记唐人的“现当代”故事,根本不可能记载“东晋丞相”的故事,所以卖了诺大个破绽。这条材料显然是靠不住的。
    据说另一个有力证据是明末徐树丕的《识小录》,该书说《金楼子》和《会稽异闻》都载录了梁祝故事。《金楼子》是梁元帝所作,成书较早,可以支持“东晋说”,但此书在明代初年就已湮没,而徐树丕卒于清代康熙年间,徐氏怎么可能看得到《金楼子》?而从《永乐大典》等各种现存的《金楼子》存目来看,并没有关于梁祝故事的记载。至于《会稽异闻》,连书名都不见信录,更不用说书本身了。
    南宋张津《四明图经·鄞县》说唐代的《十道四蕃志》中记载了梁祝故事,但《十道四蕃志》早已不存,更不可考。也许有人还可以找出别的证据来,但是,目前所有指认为宋代以前的证据,无一足信。我们确切知道的,最早记载梁祝故事的,就是张津本人。
    同是宋代的《舆地纪胜》、《四明志》等相关著述也有片言记载,但所提供的信息没有超出张津的《四明图经》。可见有宋一代,梁祝故事尚在十分简陋的阶段。到了元代,袁桶延祐《四明志》还是持张津的说法,在后面加了一句“然此事恍惚,以旧志有姑存。”可见到了元代,此事仍然“恍惚”,说明故事在元代还并不很盛行。
二.梁祝为什么会葬在一起?
我们就从南宋张津《四明图经》中的梁祝故事说起,并且只以梁祝故事的结尾作为讨论对象,看看故事的生命树是怎样生长的。
早期的梁祝故事非常简单,在张津的《四明图经》中只是说:“义妇冢”是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两人小时曾经同学三年,而梁山伯不知祝英台是女子,可见这是两个非常朴质的年青人。这说明在南宋的时候,故事的结尾还仅止于记载祝英台有“义妇”之名,以及梁祝二人“同冢”——这是梁祝故事最原始的结尾,没有多少传奇色彩。
那么,祝英台为什么会得到义妇的封号?她与梁山伯是什么关系?他们为何同冢?张津以及其他载录者均未作具体说明。也许当时民间已有相关传说,也许成熟的情节尚未产生,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张津简单的记载留下了许多尚待回答的问题。
在民间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只要故事中存在问题,就一定会有人试图用相应的情节来回答这些问题。
到了明清以后,见于文字记载的梁祝故事骤然增多,故事情节也丰富起来。这里我们只讨论故事结尾中的一个问题,即:这一对青年男女为什么会同葬在一起?
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故事讲述人在解释梁祝“同冢”的原因时,会有不同的说法。根据现有资料,主要的说法有三种。
合葬说:山东济宁的说法是,梁山伯葬后,祝英台哭死在梁山伯墓前,“世人感念祝英台的情义,经多方商议,决定把她和山伯合葬。”浙江宁波的说法是,“人们为了纪念梁祝保境安民的功德,就把他俩的墓迁拢,合葬在一起。”而河南汝南一带则称祝英台即将殉情时,“嘱家人葬于梁山伯墓东边,……隔路相望。”
阴配说:浙江鄞县、慈溪等地的说法是,梁山伯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最后死于任上,当地百姓苦其生前尚未婚配,就为他觅得一才貌相当的早逝女子祝英台,将他们阴配同冢。另有一种说法是,后人在为梁山伯掘地造墓的时候,从墓地挖出署名祝英台的墓碑,于是顺水推舟将他们阴配为夫妻。
投墓说:此说流传最广,一般是说祝英台哭坟的时候,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跳入墓中,所以他们同葬在一起。
现在,我们抛开合葬说与阴配说,就从祝英台投墓开始讨论。投墓之后,可能产生两类问题。
一是逻辑问题。如果现有的故事情节还存在不能自圆其说的环节,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我们就认为这个故事有逻辑问题。比如在祝英台投墓之后,还会有许多疑问:祝英台的投墓行为是否合乎伦理规范?为什么一个私定终身的女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还能被旌表为义妇?祝英台投墓之后,她的未婚夫马某将做出什么反应?
二是情感问题。如果故事不能在感情上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我们就说这个故事有情感问题。“投墓”是一出爱情悲剧,美的事物遭到毁灭,老百姓自然不甘心,于是就有了情感问题。
无论逻辑或情感的问题,都会形成紧张,需要增补新的情节来消解这种紧张。而不同的故事讲述人会选择增补不同的情节。
于是,形形色色的人,各有各的口味,就会增补形形色色的新情节。如果我们把一个故事看做一棵生命树,把每一个新情节当做一根新生长的树枝,就会发现,生命树的每一个关节点上,都会生出新的树枝,树枝的生长方向,也是杂乱无章的,几乎朝向了所有可能的方向。
 
三.祝英台投墓的后果是什么?
祝英台投墓之后,还会产生许多问题,这里我们只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作为祝英台未婚夫的马某,他在未婚妻跳进别人墓地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统计了102个梁祝故事,发现马某可以有这样6种反应:
1.  不作为;
2.  挖开梁山伯的坟墓(掘墓);
3.  追入阴曹地府,继续展开夺妻斗争;
4.  变成了苍蝇之类的小昆虫;
5.  吓成了红脸;
6.  殉情自杀。
以上6种情节基本上穷尽了我们可以想象的马某的所有可能反应。每一种反应,都要增补相应的情节。我们选择第2种反应,即“掘墓”来讨论。
我们知道,掘墓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掘开坟墓发现了什么?或者,掘墓的后果是什么?在我们所讨论的故事中,掘墓之后,又增补了这样一些情节:
1.蛇护墓穴,吓退掘墓者。比如,掘墓发现“两条大蛇”或“数不清的大蟒蛇”,马某被吓退或者吓死。
2.马某找到尸骨,进行报复。“他掘开坟墓,找到许多尸骨,便四下抛散,不料那些尸骨重新聚拢在一起。”
3.梁祝发生尸解。如“只见两块青石板,其他一无所有”、“不见尸体,只见两个白色的鹅卵石”、“墓掘开了,里面只有两块粘在一起的石头”。
4.梁祝化为双飞物,在另一世界得到永生。比如说梁祝化成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双双腾空驾雾飞去”,或者说,“两只鸳鸯鸟从里面飞出”、“只见得一双白蝴蝶飞出”等。
限于篇幅,我们只选择第3种即关于“尸解”的故事来讨论。采用这种讲法的故事有4则:
其中一则故事认为,主人公的灵魂已经飞升了,石头只是坟墓中的遗留物。故事把尸解与化蝶的情节拧在一起,并且说明“这时才知道那一双白蝴蝶,就是它俩的化身。”梁祝化成蝴蝶跑了,两块青石板就变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无须进一步交待,故事就此结束。
另有三个故事认为石头本身就是梁祝的化身,那么,作为梁祝化身的石头,它的命运就必须有所交待。
首先,马某一定会想办法分开,或砸开这两块石头。石头(代表梁祝)被“分开”,这又产生了新的紧张,因此一定要增补一个有关“结合”的情节才能消解这一紧张。因此,有两则故事说,那两块石头最后变成了两棵树(或竹子),根连根,桠对桠(或缠在一起)。流传于福建漳平的一则故事则说:两块石头分别变成了杉和竹,人们把杉做成木板、把竹做成篾,用篾来箍板制桶,这样,它们又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故事是可以不断生长的,只要存在问题,就一定会催生不同的情节来解决这些问题,不同的故事讲述人所选择的解决方案千差万别,所以,祝英台投墓之后,故事在后续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会表现出多种可能的走向。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故事的无序生长,我们还可以通过列表来说明。
我们选择一个样本较少的类别:祝英台投墓之后,有一类故事说,马某跟着跳进了坟墓,或通过自杀追至阴曹地府,向阎罗王告状,跟梁山伯“打阴司”。这类样本只有6篇,但已经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情节走向:
 
1,梁祝故事“打阴司”异文

篇名
结尾方式
流传地区
梁祝情深上天庭
马某追入阴间、阎罗断案、梁祝回归天庭、马某还魂另娶
浙江、上海
尼山姻缘来世成
马某追入阴间、阎罗断案、梁祝魂归天界、被黎山老母收为徒弟、还魂报国、荣华富贵
浙江、河南
结发夫妻
马某追入阴间、阎罗断案、神判、以飘发为依据进行断案、祝英台判归梁山伯、马某另娶
浙江宁波
马俊告状
马某气死、阎罗断案、查簿、三人俱还魂、马某另娶、梁祝白头到老
广东海丰、陆丰
英台化蚕
马某追入阴间、阎罗很难断案、阎罗选择不作为、祝英台和马某变身斗法、英台最终化蚕、山伯变为蚕的栖息物、马某变麻苍蝇
不详
马文才变公猪
马某病死、阎罗断案、把梁祝判为夫妻、阎罗设计将马某变成公猪
浙江景宁

 
上表可见,在每一则故事的最后,梁祝总是“白头偕老”、“荣华富贵”、“回归天界”,得以“大团圆”;而马某或者是“化身另物(多为丑陋事物)”、或者是“还魂另娶”(多强调娶丑女)。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反面人物得到恶报。所有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故事的才会停止生长。
四.哪种答案更吸引人?
那么,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中,是否存在一些占主导地位的说法呢?
我们知道,每一个讲述者的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发挥,都生产了一个独立的文本(异文)。但是,并不是每一种异文都具有传播的价值。与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一样,在故事的传播过程中,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情节被选择性地保留了,不适合大众传播的情节则被淘汰或被改造了。自然选择不仅适用于生物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适用于许多社会、文化领域,包括我们的故事学。
一方面,我们强调情节的生长是随机的、无序的,另一方面,在对梁祝故事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异文的结局都出现了“大团圆”倾向。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就可以看出,无论最终梁祝是化生、还魂、尸解、转世,还是魂归天国,总是以“团圆”这一理念作为旨归。
假定我们讨论的起点是“英台投墓”,而终点必须指向“团圆”,这样,问题就突然变得有趣起来。我们可以把问题抽象为:由一个共同的起点,经由不同的路径,要到达一个共同的终点,在这些路径中,谁会是最优选择?
这显然是一个“最优化问题”。根据最优化原理,我们可以把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求解当作一次连续的逆推过程。在我们的讨论中,即由“团圆”这一终点,一步步向前逆推到“英台投墓”这一起点。
第一步,以梁祝的存在状态而论,他们“团圆”的途径只可能有3种。
1.灵魂团圆。
2.肉身团圆。
3.化身团圆。
除了这3种状态,我们找不出第4种状态。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穷尽所有的可能来进行讨论。
第二步,在上述3种状态中,还可以各自配套出最优的情节。
1.灵魂团圆在民众的想象世界中,只能存在于两种空间:或者在天国,或者在阴间。
阴间常与地狱产生联想,就民众的感情意愿来说,让梁祝留在阴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不能成为最优选择。所以,几乎所有讲灵魂团圆的故事,都把团圆地点选在天界。
2.肉身团圆从逻辑上说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死后还魂于肉身,或者本来就是“假死”。
关于假死,只有浙江宁波的一则故事讲述祝英台的三阿哥为梁祝二人策划假装投墓,继而掩护他们私奔。策划假死需要众人进行许多前期准备工作,还得打雷闪电等天气状况相配合,而且从逻辑上说,既然决定私奔,早就可以走人,无须把事情弄得这么复杂,所以,假死说不会成为最优选择。从文本统计来看,肉身团圆明显以还魂说为主。
3.在化身团圆中,关于梁祝化为什么,各地讲法非常多,计有蝴蝶、彩虹、鸳鸯、并蒂莲、蝙蝠、两条蛇、两块石头、两棵树、竹子和树、映山红、蚕、蛾等等。从形象上来说,化身为蝴蝶、彩虹、鸳鸯、并蒂莲显然比化身为其他东西等更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因而出现的概率理应大些。但是,鸳鸯和并蒂莲并不是各地的常见物,许多人从来就没见过这东西,不够直观形象,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被更换为人们更熟悉的事物。从统计数据来看,蝴蝶说与彩虹说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其中化蝶说出现在成熟的韩凭妻故事之后,极富传奇色彩,广得文人传播,占得了天时地利人和,因而成了诸多化身物中的最优选择。
综上分析,关于梁祝团圆的3种状态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1.主人公魂归天界。
2.主人公还魂。
3,主人公化蝶。
第三步,在上述3种优化策略的基础上,还可以再进一步分析。
1.梁祝魂归天界之后,所有问题均得到解决,两人幸福美满,无须增补新的情节。也有说他们魂归天界后,又下凡创业的,但这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
2.还魂说在叙事策略上与魂归天界说基本相同,故事欲短,可以就此打住,以一句“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而结束;故事欲长,也可以从此开始一个全新的叙事,比如接上一段梁山伯赶考夺魁,祝英台寻夫得团圆之类的情节。因为还魂之后,原有的矛盾都已经消解,生活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只能重新展开叙事,这与魂归天界再下凡一样,不能成为最优选择。
3.在化蝶说中,我们很难想像,两只蝴蝶间的爱情故事将如何得以展开,故事至此就该结束了。
故事情节若要进一步生长,就一定要有问题(矛盾)存在。因此,我们只能从矛盾的对立面,也就是马某身上着手,因为马某可以在祝英台投墓之后有所作为。
又因为马某作为恶人不可能升天,所以,马某与梁祝的冲突只能在地面(人间),以及地府(阴间)两个场所展开。
如果要在阴间滋生新的情节,就必须预先设置问题和冲突,这样的设置似乎只有一种方案:让主人公的对立面——马某也追入阴间,继续展开夺妻斗争。
斗争形式可以是强行争夺,也可以通过打阴司来解决。又因为主人公必须圆满地升天或还魂,能满足主人公这一要求的只有阎罗,所以,矛盾最终一定要由阎罗王出面解决。也就是说,打阴司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马某在地面上行为,只能是掘墓。掘墓制造了新的紧张,但从结果来看,反面角色的任何行为,在民间叙事中都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分析,梁祝故事的最优结尾方式可以进一步具体到如下4种:
1.主人公直接魂归天界,结束。
2.主人公直接化为蝴蝶,结束。
3.梁山伯在阴间与马某展开夺妻斗争,并在阎罗王跟前打赢官司,胜利后与祝英台魂归天界。
4.主人公直接化为蝴蝶,马某掘墓失败。
推算进行到这里,其实很大程度上已经与本文第三部分对接了。从现有的102个故事文本来看,正是这4种结尾方式最为流行。可见我们的推论与民间流传的真实状况几乎完全相符。
以上4种情节都有可能成为候选的最优选择。具体哪一种会成为NO.1的流行情节,还有赖于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比如地理、历史、文化、体裁、偶然事件等等。正如自然界的物竞天择也受到地理、气候等外在因子的巨大影响一样。
五.民间故事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从故事的生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混乱和无序。原始的故事情节总是会有很多没能回答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会增补不同的新情节,这种增补可能出于逻辑的要求,也可能出于情感的目的,它们可以朝向所有的可能方向。
不同方向的、互不相融的新情节之间产生了生存竞争,更受欢迎情节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更容易成为流行的叙事。有趣的是,如果我们直接考察每一个故事的最终结局,就会发现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大团圆”。
另外,通过对梁祝故事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无论异文间如何千差万别,但几乎所有异文都有一些共同的“节点”。这些节点是保证该故事被认定为“梁祝故事”的基本要素,如“曾经同学”、“死后同冢”、“大团圆”等。
我们知道,从一个固定的起点,指向一个固定的终点,无论中间的路径有多少,总会有一些最优、最合理的捷径,而且,这些捷径几乎可说是固定的、先验的。于是,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也一定存在最优的情节,这些情节也是相对固定、近乎先验的。
如果节点是固定的,相邻节点间的最优情节也是相对固定的,那么,整个故事的情节结构也必然是相对固定的、近乎先验的。这就是民间故事“最本质的属性”——“趋于模式化”。
民间文学不是历史,没有固定居所,它是民众生活逻辑与情感艺术的口头表现,是一种模式化的艺术形式,因而不是某集团或某地区独享的文化形式。对于民间文学的任何形式的垄断都是可笑的。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