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以及我自己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12  作者:

    

阿来 李文俊 摄

  我很担心,在这个地方,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可能都对彼此一无所知。你们甚至没有听到过我的名字。我也得坦率承认,除了旅游书上的介绍,我也对我来到的这个国家几乎一无所知。关于埃及的文学,我知道一个作家的名字,马哈福兹,那是因为他获得了西方的文学大奖。这就是当前世界的文化格局,全世界都向着西方敞开,东方的不同文化之间,却彼此隔绝与孤立。中国和埃及,尽管都是世界文明的最早创造者,却仍然难以超脱这种格局。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向大家谈谈我置身其中的文化格局——看起来相当复杂的格局。

  考虑到大家对中国、对中国文学肯定知之甚少,那么,中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情况,我们可能就更加隔膜了。所以,谈文学之前,得先谈谈中国民族构成的情况。

  中国有56个民族。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占到了人口比例的92%。于是,其他的55个民族就有了少数民族这样一个特别的称呼。这个少数是指人口的少数。而且,这55个民族,相互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人口最多的壮族与满族,在一千万人以上。而人口在十万以下的民族有22个,总人口相加才63万。在中国大陆的世居民族中,人口最少的珞巴族,才两千多人。

  这些民族其他方面的情况也很复杂。

  既有像藏族和蒙古族这样,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都相当一致,历史上就有很复杂深切关系的;也有些民族,如果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任何交往,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得到彼此间的任何信息。比如,西藏南部、也是中国西南角的八千多人的门巴族和遥远东北角上的六千多人的鄂温克族,就是这样的状况。但是今天,他们的子弟可能在同一所大学里学习共同的课程,他们甚至有可能一起讨论两个民族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共同的机遇,以及他们各自文化面临的共同危机。

  就以文学所必须倚赖的文字与语言来说,这55个民族的情况也很复杂。

  有些民族有语言,也有自己的文字,比如外界比较知道的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这些民族。更多的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也有一些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国家的支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但至今仍然有一些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也有的民族,曾经有过自己的语言文字,比如满族,但经历了清王朝对中国的长期统治后,现在几乎全体都使用汉语与汉字了。

  这种情况,就决定了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除了一些有久远的文字历史和深长的文学传统的民族有自己的母语文学作家,有民族语言的杂志、图书和专业出版机构外,大多数少数民族作家都是采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的。而且,很多有自己母语文字的民族的作家,出于传播上的考虑或其他原因,也有相当部分用中国通行的官方语言进行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要简单概括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文学的创作情况也是非常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各个民族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有差异。有些民族,有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有完整的文化体系,有自己的文学传统,这样的民族中,自然就产生出较高水平的创作与作家。而有些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还处在原始部落阶段。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传授知识的学校,文学创作也是一个巨大的空白。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先是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然后才产生出自己民族的作家。

  所以,当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聚会时,彼此之间在创作水准上自然会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一些最优秀的作家,不仅能以其作品处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上,一些成功的作品还通过翻译在国外出版。还有一些作家,创作水平较低,但在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学史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别的民族涌现出来的那些最优秀的作家。因为,这些人是他们自己民族的第一代作家,是自己民族的书面文学的奠基人。他们用汉语写作,一些人甚至用自己民族刚刚创制不久的文字进行写作。他们不是延续、发展和丰富一种文化,而是创造出一种文化,创造着自己民族的文化与文学的传统。

  我本人,就是这个复杂的构成群体中的一员。

  我所属的民族有千余年的书面文学传统,还有更深远的口头文学传统。我们首先是由这种传统所滋养,然后,才谈得上对延续与丰富这个传统作些微贡献。这个贡献,就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这个相对封闭的传统中,却采取了一个开放的姿态,学习别的语言,并在这个语言提供的更多思想资源与文学资源中,在这种开放的语言所提供的更宽广的视野中,来反观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民族的命运和传统——包括文学的传统。并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整个国家的人们和全世界的人们对话。

  今天,我来到这里,也是为实现这种愿望的一种努力。而如此复杂的一种文化现状,请原谅我说得如此简单。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2月16日 17 版)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