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让我们能永远听到少数民族口承文学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0-12  作者:郎樱


    我国各民族保存下来的文学遗产非常丰富,其中成尤以口头文学最引人注目,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点和风格。由于它们都是历代人民的集体创造,是一代一代地口头流传下来的,所以在各族人民中有深厚的基础。中国各民族民间口承文化是珍贵的精神遗产,它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珍视,也同时属于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在无比丰富的各民族口头文化遗产里,民间口头文学的资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往往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成员从中获得伦理规范、社会道德、精神信仰、历史知识、审美趣味等的教化,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
    在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史诗是规模最为宏伟的体裁。我国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在我国南北各地,生活着许多天才的民间艺人,他们熟记各民族数以百计的史诗。目前,这三大史诗依然口耳相传,史诗演唱艺人仍活跃于民间,为人民群众演唱着这些史诗。在我国南方民族中,以原始性史诗为多,也有英雄史诗流传。这些史诗的演唱与仪式的举行密不可分,有些史诗只在祭祖仪式上演唱,有的史诗只在丧葬仪式上演唱,在特定的喜庆节日所演唱的史诗也有一定限制。史诗演唱艺人中,有些是祭司(巫师、师公、毕摩、东巴、萨满等),史诗的演唱活动具有神圣性。
    于活形态的少数民族口传史诗,采用现代科学的记录方法,可以使艺人的演唱保下来,这是前人未曾做到的。世界上著名的史诗,无论是希腊史诗、印度史诗,或是欧洲中世纪史诗、北欧的史诗,均在很久以前就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已基本不在民间口头传唱。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史诗仍然处在口头流传的活形态,且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原生态的演唱习俗。如此丰富的史诗蕴藏和活跃的演唱传统,在当今世界上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
    由于汉族没有史诗,国内外许多学者便以为中国无史诗。随着少数民族史诗的刊布,相关研究著作出版,海外许多学者闻讯而至,深入民族地区访问歌手,录制歌手的史诗演唱。他们对今天能够接触到如此古老的演唱艺术,亲自体验民间艺人超凡的记忆和惊人的表演艺术,感到不可思议和无比惊叹。国外学者对于口承史诗表现出极大兴趣,有人甚至欲出高价购买民间艺人手中的唱本,薄薄的一册出价20万元。这些口承史诗资料,是无价之宝,是人类极为宝贵的财富。
    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口承文学占有相当比例。口承史诗、民间叙事诗、歌谣、对歌等民间艺人的表演艺术,在汉族及国外已较为罕见,然而,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群众中却至今仍然非常盛行。口承文学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如彝、白、壮、苗、纳西、瑶等都有流传久远的神话。其文本形式上有口承,也有的被历代祭司、巫师、歌师等以本民族文字或汉字记载于各民族的经籍、歌本里。唐宋时期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和彝族的毕摩文化都遗留下大量珍贵的书面文学的典籍。傣族的“贝叶经”即傣文贝叶文献,是包容甚广的傣文文献。建国前西双版纳五百多座佛寺里保存的“贝叶经”共达五万册,其中蕴藏了傣族数百部叙事长诗作品。吐蕃时期藏族文学宝贵遗产,有敦煌发现的藏文手卷、新疆和阗出土的藏文木简,藏区腹地有一些吐蕃钟铭碑文,尤其是关于桑郁寺历史的《巴协》一书更为宝贵。19世纪末在鄂尔浑及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许多用古代突厥文镂刻碑文的石碑,这些突厥碑铭以英雄叙事诗的形式,叙述了汗国缔造的历史。维吾尔著名学者编纂于11世纪的《突厥语大辞典》中共收录格言、谚语300余条,诗歌及史诗片段约240余段。《辞典》堪称是一部古代维吾尔民族以及突厥语民族民间文学之大成。维吾尔族英雄史诗《乌古斯传》的最早写本是15世纪左右中亚七河一带用古代维吾尔文字——回鹘文抄写而成的。此外,记载着12个古老英雄传说的《先祖阔尔库特书》有两个古老的抄本存世,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抄写而成。这些各民族以各种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学遗产,价值连城,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艺人是口头文学的传承者。没有民间艺人,口承文学就不复存在。我国的民间艺人,绝大多数是在解放后,尤其是在50年代、60年代的民间文学普查中发现的。能够讲述50篇以上的故事家当时就有近万人。在民族地区,也有许多故事讲述家。然而,影响更大、人数更多的则是民歌手、民间叙事诗演唱者及史诗演唱艺术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相继去世,有些也已进入耄耋之年。例如,演唱《格萨尔》史诗的著名艺人扎巴老人,自述会唱70部《格萨尔》,他演唱24部半(录音)便去世了,余下的46部《格萨尔》史诗,随着他的去世而消失了。60年代初,在新疆牧区发现的演唱《玛纳斯》的大歌手艾什玛特,自述会唱7部《玛纳斯》史诗,然而只记录下2部,他便与世长辞了。艾什玛特的《玛纳斯》唱本,内容非常古老,别具特色,没有能够完整地记录下他的演唱,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在活着的歌手中,有些著名演唱大师已经年迈。例如,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当代荷马”、“活着的荷马”的柯尔克孜史诗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够完整演唱8部《玛纳斯》(23万行)的歌手。除《玛纳斯》之处,他又演唱了10部其他的英雄史诗。他讲述的民间故事内容古老,极富特色,被入选《柯尔克孜民间故事集》。居素普·玛玛依本人就是一座柯尔克孜民间文化的宝库。他被柯尔克孜人民尊崇为“圣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敬佩与崇拜。这位享有盛誉的史诗演唱大师今年已84岁高龄。藏族著名的史诗说唱艺人桑珠老人,依然健在,但是由于年迈体弱,经常住院。像居素普·玛玛依与桑珠这样的史诗演唱大师们活着,他们就是耸立在祖国高原上民族文化的图书馆。而像藏族天才歌手扎巴老人,他的去世,就如同一座藏族文化图书馆坍塌、消失。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传承者的陆续离世,其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超人才华,能演唱多部史诗的大师级民间艺人,已经所剩无几,口承史诗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危境。
    众与民间艺人一样,是口承文学的主体。只有艺人,若是没有作为接受者的听众,口承文学也无法得以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听众是口承文学的生命。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随着西部开发、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正在发生着变化。广播、电视、VCD机、电脑等现代化传媒,正在逐渐进入少数民族人民的家庭。这对少数民族人民,尤其是对青年一代获取信息与娱乐方式产生着重大影响。口头文学的传承,会因艺人与听众的消失而失传。
    口头传承文化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历史悠久,另一个是相当脆弱。随着世界范围的工业化、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口头传承文化受到空前严重的冲击,正在迅速消失。以日本为例,20世纪上半叶,在农村还有许多故事讲述家,日本学者们在政府的支持下,搜集了6万多个民间故事及各种译文,并以文字记录、出版。20世纪下半叶,随着日本社会高度的现代化,仅仅相隔四五十年时间,现在日本的传统口承文学已经消失殆尽。因此,我国的许多学者极为忧虑,人们说:“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看着我国少数民族蕴藏如此丰富、学术价值如此高的口承文学资料,在一天天消失之中,真是心急如焚。如果现在不及时抢救,我们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后人。”学者们的这种忧虑,是基于少数民族口承文化现状的调查。
    此外,在少数民族地区,还保存着大量的录音资料、木刻本资料和手抄本资料。例如,现存于各地的史诗《格萨尔》录音带约有6000多盒(每盒一小时),包括122部《格萨尔》。其中,包括去世的扎巴老人演唱的24部《格萨尔》。由于保存条件有限,许多录音带已经开始出现消磁现象。由于保存时间长,一些木刻本、手抄本、歌手演唱记录本的纸张已经逐渐变黄变脆。这些资料是稀世珍宝。如不及时抢救,将前功尽弃,失去民族文化的瑰宝。
    民间艺人的抢救,对极易消失的口承文学资料的抢救,十分紧迫,迫在眉睫。

口承文化的抢救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其重要性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2001年10月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1届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向大会提交了一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的标准性文件”,旨在“国际范围内保护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文件说,执行局就对“作为文化特性、创造性和多样性源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了日益强烈的关切之情”,并于1993年提出“活的人类财富系统”,于1997年“公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所以要制定新的标准性文件,是由于“全球化危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对土著和少数民族的这种遗产的存在产生不利的影响”,要求人们“考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面临消失的威胁”,“认识到全球化对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以及在充分利用相关技术时,特别要认识到需要对危及各国人民非物质文化多样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抵制”。
    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的现代化,对口承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因此,在21世纪,在我国开创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这也是世界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工作成就,也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承文学的搜集与抢救,仅关注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口承文学是活形态的文学,它离不开歌手、听众,离不开民族语言与传统文化,并与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民俗与审美理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口承文学生存与发展在民族的生态环境之中。我们应用现代化科技与数字化技术,借鉴文化人类学等和方法,尽可能科学地、全方位地将口承文学、口承文化记录起来。
    关于这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新的标准性文件在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界定时,这样说:“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过程,以及他们获得的发展了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他们创造的作品和这些作品赖以长久生存的资源、场所和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其他有关方面;上述过程可使当代社会先辈们有连续性。而且对于确认文化特性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及人类创造性,都是重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项目,就是力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口承文学资料加以抢救,这是保护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是一项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建设的项目在2000年9月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立项一年多来,“口承史诗资料分库”已初具规模,“活态神话资料分库”、“少数民族文学史资料分库”、“萨满文化资料分库”也在积极地进行着资料搜集。目前,资料库现已抢救史诗歌手演唱录音近900小时,录像120多小时,并制作光盘予以保存。搜集口承史诗文本、木刻本、铅印本多部。目前,资料的输入、检索、借阅基本实现了电脑系统管理。
    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的搜集范围,包括口承文学部分与作家文学两部分。5年内以抢救口承文学资料为主:在中国各民族人民中口头创作、传播和欣赏的韵文体和散文体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故事、歌谣、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叙事诗和其他体裁的民间文学形式。搜集的实物资料包括口头的、源于口头的、演唱中记录的文本或各种抄本;已经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的口承文学资料;利用照像、录音和录像等手段进行记录的像片,录音带和录像带。重点搜集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少数民族史诗、叙事诗演唱艺人的演唱及生平活动录像资料,民间艺人小传及其唱本。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家讲述活动的录像资料,故事讲述家小传及故事记录稿、出版物。
    歌手的演唱活动录像及民歌记录稿。
    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传承习俗
    史诗演唱习俗(演唱前举行的敬拜或驱邪仪式,史诗演唱习俗)。
    民歌演唱与群众性歌墟活动。
    神歌与萨满文化。
    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相关的习俗
    少数民族口承文学木刻本、手抄本、记录文本及各种文字的译本
    民间艺人演唱录音磁带
    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研究专著及主要论文(责编:李晓林)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2003:5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