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库的搜集对象:
在中国各民族人民中口头创作、传播和欣赏的韵文体和散文体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故事、歌谣、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叙事诗和其他体裁的民间文学形式。
建立资料库的必要性:
政治意义��对各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学的搜集,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各民族的团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可以成为民族教育的经典范本,也可以成为党的民族政策具体体现的标志。从近年国际政治社会的动荡中,我们也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民族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另外,一个没有历史和历史感的民族,是成不了伟大的民族的,也很难产生民族凝聚力。爱国要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就包括对共同历史文化的尊重。在有些民族那里,口传文学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是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柱,是民族自强的根源。故而,建立该资料库的意义十分重大。
文化意义��
书写和文字是我们人类的一宗相当晚近的发明。与人类进化的漫长历史进程相比较,书写的历史则短得多。就世界各地的一般情形来看,创制文字与广泛运用文字书写,这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早期历史上,文字是用来保存记录的,故而那时的读者十分罕见,掌握文字的往往都是专门家,大体而言,阅读和书写只是极少数人的特权��手稿极难利用,也极难复制。 在整个人口中,"阅读人口"所占比例十分有限,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历史上的信息交流中,口头传播和交流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在当今世界上的广大地区,包括那些充分文字化的社会中,人们也高度依赖口头传播的途径,更不必说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是以口头交流作为主要的交流方式。我们在亚洲、非洲和美洲,都很容易见到这种情形。具体来看中国:在中国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和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大多使用一种民族语言,但也有一些少数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例如,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分别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等。有一些少数民族大部或部分使用或兼用汉语。此外,还有一些新发现的语言。因此,中国民族语言约在80种以上。中国这些民族语言,按谱系分类法,大体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其中真正通行本民族文字的还不到10个民族!民族语言的口头交流是绝大多数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基本交流手段。而在那不到10个已经有若干世纪的文字使用历史的民族那里,口头语言交流也在信息交流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民族民间口传文化,是珍贵的精神遗产,它不仅为本民族的人民所珍视,也同时属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无比丰富的各民族口头文化遗产里,民间口头文学的资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往往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成员从中获得伦理规范、社会道德、精神信仰、历史知识、审美趣味等等的教化,故而它有巨大的人文价值。还有,口传文化是从古至今的,是历时的凝结,因而具有历时性。举例来说,当我们说甲骨文具有重要价值,那是因为它记载了文字和文明的早期阶段的事件。但是我们在重视关于一时的事件的记载之际,却往往忽视了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传承至今的口传文学样式,没有认识到其间的巨大文化含量,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学术意义��
对民间口传文学进行搜集和研究,也是国际上近年的大趋势。以往的国内外知识界,更多地看重由统治阶级为代表的社会上层文化,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这里暂且不论。不过,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是由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构成的,对哪一个层面的偏废,都不可能形成对该文化的整体性把握,也就不可能得到科学的结论。从学术现状上看,国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在某一些领域里,是比我们起步早、水平高的。我们要想成为国际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必须要先成为资料的中心。再有,通过资料的建设,同时可以很好地完成学术队伍的建设。强调实证研究的方向,也有助于戒除人文学科中青年学者中普遍具有的浮躁作风。
建立资料库的迫切性:
不仅应当立即开始这样一项具有伟大意义的工作,实际上已经是有些晚了。口头传承的文化,具有两个特点,是个是历史悠久,另一个是相当脆弱。在都市化、工业化的社会进程里,传统民俗生活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正趋于消失。因抢救不及时而痛失宝贵资料的事情,比比皆是。而且这种损失,是再也无法弥补的。例如当年德国学者施罗德在土族中做过搜集的大型史诗《格赛尔》演唱传统,已经随着最后一位演唱大师的去世,而无从领略了。在至今仍存在的演唱传统中,类似的事情也极多:藏族史诗《格萨尔》的著名演唱艺人扎巴老人,自述会演唱70部《格萨尔》,却在仅仅被记录了28首时突然病逝,其去世给《格萨尔》研究事业所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一位通晓掌故的老人的去世,就等于焚毁了一座民族文化的图书馆,建立资料库的工作因而具有抢救文化遗产的性质。从另一个方面说,当我们都为了地球环境的恶化、动植物物种的消失而大声疾呼的时候,我们难道就应该让那些属于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我们面前消亡吗?特别是在我们对其宝贵的文化价值有所认识,而且也具备从事记录和保存的条件和手段的时候,我们难道应该对这种消亡采取漠视的态度吗?那我们的历史责任感又何在呢?
建立资料库的可行性和具体步骤:
情况调查方面:经过几项全国性的口传文化普查工作,现在对各民族的口传文学的家底,已经有所掌握。初步的梳理工作也或多或少地进行过。体裁样式的情况、艺人的情况,大都有线索,心中有数。与文学资料有关的文化领域,如信仰、历史、社会等,都有所了解,底数清楚。社会重视方面:对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上到下都有所认识,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共识,且舆论呼声开始出现。从物质方面说,综合国力已经较前些年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具备了建设这种资料库的经济实力;社会上有财力而同时又有见识者,亦不鲜见,这就为具体实施此计划,提供了某种物质方面的保障。专业人员方面:我们已经有了经过专业培训的、懂得业务的、具有业务献身精神的科研人员,他们是顺利推行该计划的主要保障。共产党的领导和党中央的政治权威性,以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完成这样的工作的基本保证。
计划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来规划主持这项工作,这是由于该研究所的业务方向,与此工作极为吻合。业务人员所具有的科学训练和研究机构的整套制度,为创建该资料库提供了在别的地方所无法找到的基本条件。
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目工作,将广泛参照国外类似机构的成功经验。例如数码技术和电子化管理,将成为资料库的重要技术手段。要把适度的田野作业,与各地现有资料储藏的关系理顺,各地已经搜集记录了的有价值的资料,则以做索引和编目为主,形成与地方共享的局面,即在资料库作总目录,东西可以适当留在地方予以保护。随着调查的开展,尽快完成从抢救型向资源型的转变;由课题带动搜集工作和案头分析工作;成立相关田野工作室,并在调查中采用多学科组合的方法;在搜集工作中遵循田野作业的伦理原则。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