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欲求的层次性——解读瑶族民间歌谣《妄想谣》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20  作者:简圣宇

  内容提要 作为一种民间的文化的积淀,民间歌谣往往真实表现了民间情绪。而在这一篇瑶族民间歌谣《妄想谣》里,还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意蕴,即人的欲求的层次性,因此可以借鉴西方的文艺理论,以便更深入地加以分析。

  关键词 瑶族;民间歌谣;妄想谣;需要;

  为民间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民间歌谣虽然没有民族史诗那种主题取材严肃、结构规模庞大和语言格调庄重等“宏大叙事”的特点,但是由于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直接相关,世从日常语境之中择取、提炼出来的,相对史诗而言受外在的集群性和仪式化的观念意识形态的话语操控也就较少,所以往往更能反映民间的精神状态、个体生命微妙的体验和欲求。

  以下试对瑶族民间歌谣《妄想谣》进行分析,以揭示蕴含在这一民间文本之中的民间情绪和深层心态。这首民间歌谣理所反映出的民间情绪和心态,其实是寄寓着人类思想共性的一种个性化发挥,因为这种情绪和心态一直都深嵌在人类的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之中。 妄想谣(瑶族)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肚又思衣;衣食两样都丰足,房中又思美貌妻;娶下美妻并美妾,出门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庄不广用光币;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八品又嫌小,三品四品又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思君王做一时。种种妄想无了日,一棺长盖草萋萋。(口述者:邓积亮;搜集者:双木。1986年6月采集于恭城县城厢乡[1]P182)

  1818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提出,人的活动是由意志来决定的。意志作为一种“自在之物”是一种内在于个体生命的,盲目的、无意识的而又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它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不断助长的欲望,而人们总是欲壑难填,一个欲望刚刚满足,随即又会产生另一个更高的欲望,所以欲望永不能被满足。人们的存在就是在以有限的生命和精力,去追逐无限的欲望,失败的宿命早已在一开始时就已经注定。结果他得出结论:人生就是痛苦。[2]P151

  叔本华只看到了欲望阴暗的一面,而没有以联系的、辩证的视角看到欲望也那个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另外一面,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欲望的理解是混沌和粗糙的,分不清内在于人的欲望结构里的,还有人的正常合理的分层次存在的需求。而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却看到了这一点,他于1943年在其著作《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心理中有一个有层次的、发展着的、综合地相互联系起来的价值体系。 [4] P76他提出,人类的动机可以基本区分为五个层次,包括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它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要得到良好的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而这一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便相应地随之失去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需要的存在,人们才会处于为自己理想的不断奋斗和追求之中。[3] P176

  《妄想谣》一开头就说,“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肚又思衣”,这就真切地反映了人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The Physiological Needs)”。包括人对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所有需求,如水、空气、食物等。这是人的需求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一种,是人类赖以维持生存的基础。   马斯洛指出:“无疑,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一个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很可能对食物的渴望比别的东西更强烈……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优先支配”,“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写诗的愿望,获得一辆汽车的愿望,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对一双新鞋的需要,则统统被忘记或退居第二位”,“在他看来,只要在他的有生之年食物有保证,他便是最幸福的,不企求更多的东西了”。[3] P162-163

  这就是为什么《妄想谣》里要说“终日忙忙只为饥”,因为只有人能够从低层次的生理需要的支配中解脱出来,才可能出现另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当“生理需要”相对满足了,才会出现新的“安全的需要”(The Safety Needs)。[3] P 164一般包括对生命安全、人身自由、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等等。   《妄想谣》接着说:“衣食两样都丰足,房中又思美貌妻”。说明大约这首歌谣的主人公正处于一个相对和平、安全、良好的社会,所以在该文本中,写作者略过“安全的需要”直接提到第三层的需要:“对爱和归属的需要”(Needs of Love, Affection and Belongingness)[3] P167 马斯洛说过:“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满足了,就会产生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并且以新的中心,重复着已经叙述过的整个环节。现在,个人强烈地感到缺乏朋友、情人或妻子或孩子。也就是总的说来,他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之间有着深情的关系。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做出努力。这时,他希望得到爱胜于其他东西。甚至可以忘掉那些曾经得到的东西。当他饥饿的时候,他把爱看得次要了。”[3] P167   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地都会害怕孤独和寂寞,害怕被排斥在社会系统之外,为社会所疏离。因此,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相应的满足(“衣食两样都丰足”)之后,这篇歌谣里的主人公又开始“思美貌妻”。他产生了对与别人建立情感联系,特别是婚姻爱情的情感联系的迫切需要,渴望在作为社会系统的最基本单位的家庭里活得归属感。   接下来,主人公“娶下美妻并美妾,出门无轿少马骑……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思君王做一时”,他的欲望逐级攀升,渐渐落入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所提到的欲壑难填的怪圈之中。

  实际上,“爱的需要包括给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3] P167 “爱”决不仅仅简单等同于“性”。所以主人公“娶下美妻并美妾”,已经超出了我们现代伦理的限度。在这里,女子从属于文本的主人公,没有人身权、财产权和话语权等诸多合理合法的权益。而文本的主人公则把合理的“爱的需要”和作为生理需要的“性的需要”混杂在一起的,认为占有别人才是欲望的完满实现,这就暴露出他对于女性应有的主体地位的不屑,以及对于“爱”的理解的严重偏差。

  主人公娶下妻之后又纳妾,美妻美妾都有了,又嫌出门没有轿子、少马骑;等他“骡马成群轿已备”,又感觉“田庄不广”;最后“良田千万顷”也“买得”了,欲望的展开仍然没有停止。他转而把欲望指向对权力的追求。从没有官职被人欺负;七品八品又嫌小,三品四品又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思君王做一时”。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他这种欲望的展开是具有双重性质的。即既有合理的一面,又包含着消极龌龊的一面。

  之所以说具有着合理的一面,是因为人都有获得别人尊重的需要(The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的需要(The 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马斯洛就这两层论述到:“社会上所有的人(病态者除外)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自重或为他人尊重。牢固的自尊心意味着建立在实际能力之上的成就和他人的尊重。这种需要可以分成两类。第一,在面临的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和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第二,要求有名誉或威望(可看成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评价。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有自信的感情,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而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这些又会使人失去基本的信心,要不然就企求得到补偿或者趋向于神经病态。” [3] P167

 

  “即使以上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我们仍然可以说,通常(如果不能说是‘一定’的话)又会产生新的不满足,除非此人正在干称职的工作。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说到自我实现需要,就是指促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以及尊重需要的满足,我们将把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叫做基本满足的人。由此,我们可以期望这种人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 [3] P168   “七品八品又嫌小,三品四品又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思君王做一时”。主人公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本身是一种合理的的需要,符合人需要层次的渐升性。然而问题是文中的主人公并没有明确自己为官的目的,没有把自己为官根本价值取向定位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力图在政治高层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用自己掌握的控制力造福社会、改善民生和追求社会正义。他的政治目的和仕途实践,仅仅指向个人野心和权力欲望,为了个人的私欲而贪婪地攫取那些能攫取到的东西。于是,他在没有正确的奋斗目标指导下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开始了对权力无休止的追求,一直走向一条必定失错误的不归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主编. 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M].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2.7 [2]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 马斯洛. 心理学的论据和人的价值[C]. 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A].第1版. 北京:华夏社会科学出版, 1987.2

文章来源:《湖北师范学院》2007/12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