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文字民族的口头叙事,其特有的叙事范式和叙事态度,传达出一个民族固有的象征传统、价值传统和文化模式。贵州省三都县排烧大寨苗族与自然有关的口头叙事文本中,涉及动物的种类较多,如山羊、猴子、猪、蛇、竹鼠、松鼠、狗、乌鸦、蚯蚓等。排烧苗族口头传统中所展现的人类与动物多重矛盾关系,是苗族先民人与自然、生与死、斗与和的二元性对立结构文化模式的形象体现。
口头叙事文本
笔者曾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县拉揽乡排烧寨进行苗族语言文化田野调查。其间,在排烧小学教师办公室对席胜荣进行民间故事访谈。访谈语言使用汉语方言,席胜荣用苗话和三都话(当地汉语方言)两种语言讲述故事,他的三都话表达不太流畅。笔者采用现场文字记录和数码录音方式,完整采集了活态故事文本。本文选取与动物有关的三段故事文本,用圆括号“()”内的字段来标注当地汉语方言词语的读音和苗语注解。
笔者:这边摆古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
席胜荣:这个等于是个故事,少数民族讲是一个历史的故事。以前老人他想要解决那子(什么,下同)问题、那子纠纷,专门去摆(讲、闲聊)那些。或者是人家哪个双方没同意离婚,或者男方女方有老人过世了,专门去才讲那些。我们苗族喊作“sAo22tJi'44”(说有道理的诗或故事)。
笔者:你这个故事有没有名字?
席胜荣:这个没晓得(不知道)名字。这个故事讲开天立地来,是咋个?那刚(那时)洪水灭世去了,只剩下两个,一男一女,像那个瓜,漂哦。后来没有人了,他们才开始咋个咋个,那种的意思。那种,他两个找没得人,撞到猴子,问见没见人过。猴子讲,都没见人过。(猴子)讲,那你们干脆做人去(khE31,下同)。他们讲,我们同娘共母,在娘肚里,同吃娘的血,同吃娘的奶,没好这种(这样)做。他两个后来问去问来,问到猴子见没见哪个来闹(走动)。它讲这刚(这个时间)没得人了,你们哦,一个找东,一个找西,一个找上,一个找下,你们慢准备个人(自己,下同)相闯(碰面),慢做人。后来,成人了,他们才去园子里踩到它(猴子)的瓜,踩断它的瓜藤了。它讲你们搞断我的瓜藤,二天(以后,下同)你们生小娃(孩子,下同),得来小娃没会讲话。得一年后,老实(确实)真的小娃没会讲话。才又去问猴子,它讲你们个人去问羊羊(山羊)。它(山羊)讲要去掰(phi35,下同)竹林(竹子)来烧奥(语气词),人才会说话。叫老蛙(乌鸦,下同)去,老蛙懒,做没成。叫老蛇(蛇)去,老蛇也懒,做没成。叫竹溜(竹鼠)去掰,它讲,你们叫我去做,二天给什么价给我?他们说,只要你去做,二天人会讲话,吃鼓藏时拿那两个来敬(祭祀)。太阳干了,(人)捆火把在飙林(在树上快速跳动的松鼠)尾巴上,跑去那点,把那点竹子烧来了,响来了,人会讲话了。”
以上故事基本情节可概括为:
洪水灭世后只剩同母男女——猴子指引造人——人得罪猴子所生后代不会说话——山羊指引人砍竹子来烧让人会说话——蛇和乌鸦懒惰,不砍竹子——竹鼠帮助人砍竹子,得到敬奉——人在松鼠尾巴上绑火把,点燃竹子,发出响声,人才会说话。
排烧苗族口头叙事的文化模式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个族群的叙事传统蕴含着其特有的认知模式和文化结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叙事传统的分析来探析其深层的文化模式。观察排烧苗族动物类口头叙事的主题、情节、叙事典型场景及叙事方式,可以从一个侧面解读排烧苗族口头传统所蕴含的文化模式。
文化语境。民间口头叙事传统依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语境而存在。苗族社会的长途迁徙历史、山居地理环境、与外族的争斗合作、朴素原始的生存态度及其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构建起苗族共同的文化语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排烧苗族口头叙事中人类的诞生、再生,人类语言的产生,苗族先民的迁徙生存,苗族跳月、吃鼓藏等社会生活无不与猴子、山羊、乌鸦、蛇、松鼠、竹鼠、蛤蟆等山林动物息息相关,动物在苗族重大社会历史活动中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排烧苗族从天地万物都是人、动植物、自然物协同创造的原始思维视角,合理解释了人、动物、自然界的种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关系。
认知模式。开天辟地、洪水灭世、兄妹造人,人在与自然界不断争斗中创造文明,是大多数民族创世史诗所共有的认知模式。排烧苗族动物类口头叙事基于苗族普遍的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文化基础,具有独特的个性。排烧苗族动物类口头叙事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主题体现出苗族先民人物混一的认知模式。叙事者采取对主体生命的客体化描述、对动物生命的人性描述的叙事方式,建立起一个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生—死、斗—和的二元性对立关系叙事范式。
图腾记忆。苗族先民几千年长途迁徙隐居山林的传奇历史,形成其独特的人类自然起源观,并认定本民族的图腾崇拜:民族图腾—枫树;部落图腾—水牛、野猪、蛇、犀牛、狗;氏族图腾—猴、鱼。排烧苗族先民已在排烧定居500多年,排烧山高路远、地势险峻,树木、竹林丛生,猴、蛇、鼠、野猪、山羊、狗等动物与苗族人同生共存,利害相依。排烧口头叙事文本中诸多鲜明生动的动物形象,可以说是苗族先民原始图腾在排烧口头传统中的记忆留存。
价值传统。在排烧苗族动物故事讲述中,倾向性民族价值原型为:近亲通婚罪恶、因果报应、勤劳、懒惰、狡猾、忠实、偷盗、褒奖、惩罚、互助、斗争等,在排烧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中,通过摆古,用传统的价值系统来疏导现实矛盾,形成道德制约,实现社群生活和谐。现今,排烧大寨仍然严禁同姓宗族通婚,寨中几乎没有违法乱纪事件,虽然是聚居人口多的大寨,却保持着安定和谐、互助友好的良性社会环境的现实镜像,与口头叙事情节和价值观念形成高度一致的映照。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