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结构的西方民族文化整体中,祖国幅员辽阔的西南高地上出现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彝族的毕摩文化和傣族贝叶文化这三座民族文化的巍巍山峰。彝族、纳西族和傣族,无论就其历史渊源之深厚,其文化创造之灿烂,都堪称是西南少数民族书写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审美范型。作为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的不同文化类型,它们在各自的形成过程中,建构起了经籍宏富、体系博大、内涵深刻的精神文化体系,并以文字和口诵的形式获得广泛传播,产生了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各自独特的文化母体中孕育形成并发展起来纳西族东巴经文学、傣族贝叶文学和彝族毕摩经籍文学,各具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个性。
纳西族东巴经文学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东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她不仅包含宗教、哲学、历史、象形文字、民俗、医学、天文、历法、地理、生产知识、武器、服饰等多种学科的内容,而且是一座纳西族古代文学艺术的辉煌宝库:其中包括卷帙浩繁的以象形文字写成的神话、史诗、古歌、民谣、经词等文学作品;也包括有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舞谱和内涵丰富的数十种古典舞蹈,有堪称天籁之声的东巴音乐和多种形制、音色的乐器,有古老拙朴的木牌画、竹笔画、纸牌画、布卷画和形形色色的面塑、泥塑、木雕等艺术形式──由此形成了蔚为奇观的东巴文化。
唐宋时期是东巴文化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在纳西族文化上最为显明的是原始宗教和原始文字的长足发展。随着与吐蕃、南诏、中原的持久交往,藏族苯教、藏传佛教及中原道教相继传入纳西族地区,对尚处于原始状态的纳西族巫教产生了冲击,这种冲击尤以苯教为甚。纳西族原始巫教在面临多种文化的选择中,吸收、融合了外来宗教,掺揉发展,终于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东巴教。作为东巴文化的物质载体,东巴经按仪式或道场的不同可分为:祭天、祭署龙、祭村寨神、祭五谷六畜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家神、祭胜利神、祭水怪猛妖、祭死者、祭风等24类。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集纳西古文化之大成,记载有天文、气象、时令、历法、地理、历史、风土、动物、植物、疾病、医药、金属、武器、农业、畜牧、狩猎、手工业、服饰、饮食起居、家庭形态、婚姻制度、宗教信仰,乃至绘画、音乐、舞蹈、杂剧等等广博的内容。国内外学者认为,东巴经是研究纳西族古代的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社会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及中国西南藏彝走廊宗教文化流变、民族关系史、以及中华远古文化源流的珍贵资料。东巴文化以其浩瀚博大的内容构筑成一座纳西族古代文化的雄伟殿堂,深蕴着神奇宏富的文化内涵。东巴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东巴文学花朵,就是在这样丰厚的文化土壤上展蕊怒放的,其艺术个性和美学特征的形成,与东巴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密切的关系。
傣族贝叶经文学
以贝叶为物质载体的文献经书而得名的傣族贝叶文化与佛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由相邻的周边国家传入傣族地区的佛教,在中国可谓别具一格,即人们惯称的所谓"小乘佛教"。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文化冲突导致了文化重组,古印度巴利文字的传入、贝叶文书的运用、书面教育和写作的发展,则在形式上改变着傣族社会的精神文化结构。历史上用傣泐文书写而保存下来的佛经文献极为丰富,这也即是人们平常所习称的有名的"贝叶经",但是,傣文贝叶文献的内容决不仅仅限于南传佛教经典。所谓"贝叶经",其本意是指在棕榈科贝多罗树的干叶片上刻写的佛教经书,后来人们也常常在广义上用它来泛指傣文文献。在傣文文献中也称在贝叶上刻写文字的时代为"绿叶信时代"。傣文贝叶文献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佛教经典,即本来意义上的"贝叶经"。佛经总称为经、律、论"三藏",不过其相当数量并非佛经,而是属于另一类傣文文献,即一般的傣文书籍。傣语称贝叶佛经为"坦",称一般贝叶书籍为"簿",概念上虽然有了明确区别,但在民间赕佛的活动中,人们对这二者的性质和功能往往并不做区分,因而将全部傣文贝叶文献统称为广义的"贝叶经"。
傣族地区的佛寺收存贝叶文献早已成为传统,其来源一是由佛爷自己刻写,二是接受世俗众生"赕坦"献经或"赕簿"献书。由于民间"赕佛"献经献书活动的蔚然成风,"贝叶经"中既有来自印度教的故事,又包含有与佛教唱对台戏的、涉及傣族民间原始信仰的传说,故此,贝叶经成了傣族社会各种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的荟萃之苑,这也影响到了贝叶文学的内容构成。除了佛寺集中收存贝叶经而外,傣族世俗民间也流藏有各类贝叶文献,所以贝叶文化从佛寺到民间,成为傣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傣族"贝叶文化"事实上已涉及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认识活动的方方面面,已分化出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天文历法、数学、农业生产技术、医药学、生理学、语言学、史学、政治法律、军事战法、美学等。此外,更大量的傣文文献是各种类别的文学作品。毫无疑问,贝叶文化的兴起和繁荣,对傣族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彝族毕摩经籍文学
因其本土宗教祭司"毕摩"之称而得名的彝族毕摩文化,以本土宗教信仰为意识核心,以巫术、祭仪为行为表征,以彝文经籍为载体形式的毕摩文化,集成了彝族古代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地理、天文、历法、民俗、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技艺等内容。其形成和崛起,是彝族社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促成了彝族意识形态领域的聚变,而且推动了彝族社会的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毕摩文化是彝族社会原生宗教高度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宗教系统而言,在其泛灵论的思想体系中,万物有灵论和灵魂不灭观是其理论基石,祖灵信仰是其崇拜主体及其中心宗教形式。毕摩文化在其兴起、繁荣到鼎盛、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始终以彝人观念信仰中祖先崇拜为根本,立足于彝族自身的文化基石,建立起了一个已趋于完整的宗教思想体系,而为彝族社会的各阶层所接受和认同,从而成为彝族古代社会传统的主体文化。
毕摩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崛起,正是彝族文学赖以形成、发展,并在彝族社会广为流播,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文化效应的基础。彝族毕摩文化以其古老的彝文经籍文献把天文地理、历史谱牒、政治经济、宗教民俗、工艺技术、哲学伦理、医学病理、巫术卜咒、文学艺术、等集于一体,将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熔为一炉。就现在国内外已经发掘、搜集、整理、出版的彝文古籍和金石铭刻文献而言,历史上的彝文文献已形成其庞大博杂的体系。彝族毕摩文化以其浩繁的卷帙及广博丰厚的著述内容,涉猎到了彝族文化的各个层面,荟萃了彝族人民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精华。近年来《西南彝志》、《爨文丛刻》、《彝族源流》、《彝族创世志》、《宇宙人文论》、《物始纪略》、《彝文金石图录》、《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丛书》等等彝文古籍巨著的出版,使毕摩文化的学术研究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本专题系撰编者为《中华文学通史》所写章节,
原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请参见原书:《中华文学通史》,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版)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