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传承瑶族文化的史诗:广西贺州蝴蝶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19  作者:

  朋友,当你来到中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的瑶寨做客的时候,那里瑶族青年的一首《流水欢歌迎客来》的蝴蝶歌就会在村前唱响:“蜡烛结蕊灯结彩,百花争春朵朵开,叠叠青山对笑脸,流水欢歌迎客来。”

  客人来了要唱起迎客歌,客人进村要唱拦路酒歌,喝酒的时候又唱敬酒歌,客人走了唱送客歌,这些千姿百态的蝴蝶歌构成了一首传承瑶族文化的史诗在广西贺州的青山绿水间千古传唱。

  贺州市歌舞团副团长唐玉芬和她的丈夫廖春生从事了近30多年的基层文艺工作。从2009年5月开始,他们就共同走上了对富川原生态蝴蝶歌挖掘、编配和表演的艺术道路。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富川的瑶族同胞赶集时成群结队地唱起“蝴蝶歌”的欢快情景,廖春生笑容满面:“就是靠唱歌来消遣一下,发泄一下内心的情感,一想到这样就唱蝴蝶歌,一唱起来大家就轻松愉快了。那时,只要你去哪个乡镇赶集都能够唱。”  

  蝴蝶歌是广西富川瑶族的标志性民歌。蝴蝶歌在瑶族二声部民歌中,是以一种汉语方言来演唱的,因为在歌的衬字词中,常常出现“蝴的蝶”、“蝶的蝶”、“黄的蜂”之类的衬词,故因此得名“蝴蝶歌”。而“蝴蝶歌”演唱时发出的仿如昆虫翅膀舞动时发出的美妙之声,也使“蝴蝶歌”被海内外人士称之为“一支流淌于翅膀上的山歌”。廖春生说起“蝴蝶歌”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廖春生说:“它的特点主要是它的衬词里面很多反反复复都是“蝴的蝶”、“蝶的蝶”、“黄的蜂”之类的衬词,在别的音乐是很少的,但是在蝴蝶歌里面唱出来特别舒服,就等于蝴蝶和蜜蜂的翅膀‘迭迭迭’的那种既不协调但是听起来又舒服。”

  史料记载,“蝴蝶歌”是瑶族山歌的一种,瑶族儿女无论是在祭祀、迁徙、记事还是婚丧、喜庆、迎宾等活动都可以用“蝴蝶歌”的形式来表达和传唱。瑶族儿女还以蝴蝶歌传情达意,倾吐对意中人的爱慕之心。由于在传唱过程中保存了有关瑶族的生活习俗、生产劳动和民间文化等许多珍贵的史料,因此“蝴蝶歌”又被海内外人士比喻为“瑶族文化的史诗”。而其中“传播友谊”、“歌颂劳动”、“向往爱情”成为瑶族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仿似天籁之音的“蝴蝶歌”如今却在贺州濒临失传。唐玉芬讲起蝴蝶歌在贺州的失传,十分惋惜。唐玉芬说:“像以前那些年纪大的就传承下一代,下一代又传承下一代,现在就没有这概念了。现在会唱的也比较少,都是上一定年纪了,40多岁那种。年轻的话都不会唱了。”

  2009年5月,在得知“贺州蝴蝶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廖春生和唐玉芬毅然决定成立贺州“蝴蝶歌”组合,由4位清纯朴实的少女演唱家乡富川的瑶族二声部民歌“蝴蝶歌”。从那以后,“贺州蝴蝶歌组合”经常活跃在市、县、乡镇各级的舞台上,并多次参加广西区内各项比赛。回想起当年作出投身蝴蝶歌表演事业的决定,夫妻俩不约而同地表示,传承民间艺术才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为了把蝴蝶歌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专业的艺术舞台上,廖春生和唐玉芬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学生到各县的乡镇去聆听蝴蝶歌民间老艺人的演唱。采风回来,廖春生将收集到的蝴蝶歌素材加以整理,融入合声之后,再交给妻子唐玉芬和学生们演唱。每次下乡采风,廖春生、唐玉芬和学生们都得到了瑶族同胞“宾至如归”般的礼遇,这也让廖春生感受到基层群众对蝴蝶歌的喜爱之情。廖春生说:“其实会唱蝴蝶歌的老艺人们是很热情的,他们很热情的唱给我们听,还要招呼我们,还要打油茶给我们喝,还要请留下吃饭,还要送礼物给我们,也就说明了蝴蝶歌在他们的心目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给劳务费的时候,他们说“不要,不要,我们唱歌不是为了要钱,我们唱歌是为了高兴而唱,他们也知道唱给我们听的目的也是要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蝴蝶歌,让更多的人唱蝴蝶歌。”

  为了唱好原生态的蝴蝶歌,唐玉芬和学生们重新学习贺州富川的地方方言作为年轻一代表演“蝴蝶歌”的演员,刘艳在学习“蝴蝶歌”的过程中获得的是美的体验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刘艳说:“我最喜欢的就是我唱的时候和旁边的一起和声的那种共鸣,我自己耳朵里面听见的那种蜜蜂嗡嗡的声音,就是平时唱一些流行歌民歌是感受不到这种声音,觉得挺震撼的。”

  “天上有云就有彩,天下有瑶就有爱,有爱就有真情在,民族亲情传万代”这一句句朴实生动的歌词,这一个个和谐动听的音符既向我们描绘出瑶族同胞繁衍生息的美丽家园,也体现出瑶族人民朴实善良的真挚情感。承载着瑶族人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蝴蝶歌将如同流水奏乐,在海内外友人的心中缓缓流淌。

文章来源:国际在线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