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藏文艺:铿锵走过60年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7-22  作者:刘大先
特约撰稿 刘大先 本报综合报道

《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盗马贼》剧照
《静静的嘛呢石》 导演:万玛才旦

  编者按: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文学电影美术戏剧音乐等领域佳作不断、人才辈出,文艺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值此60年之际,本刊简要梳理了西藏60年来文艺事业的成就,以飨读者。

 

 

 

 

 

  文   学

  西藏文学的60年可谓跌宕起伏、摇曳生姿。

  西藏解放初期(大约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藏族作家现代形式的短篇小说就已经开始出现,但数量很少。受到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彼时的藏族文学同汉族文学没有太大区别。

  新时期以来,陆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藏族作家,他们或用汉语创作,或用母语书写,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广为人知,影响从藏族聚居区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

  跨入新世纪后,藏族文学进入到写实与空灵齐头并进的局面,神性的超脱浸润在日常的琐碎之中,原有的神秘内容逐渐展现出世俗化的趋向。

  根据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研究界还将藏族文学分为四个不同的群落:以益希单增《幸存的人》、降边嘉措《格桑梅朵》、益希卓玛《清晨》为代表的革命历史叙事作品;以扎西达娃、阿来、色波等作家为代表的对魔幻寓言隐喻意味进行探索的作品;以班觉《松耳石》、扎西班典《普通农家的岁月》、旺多《斋苏府秘闻》、拉巴平措《三姐妹的故事》等为代表的用母语写作的作品;以央珍《无性别的神》、梅卓《太阳部落》、白玛娜珍《复活的度母》、格央《让爱慢慢永恒》为代表的女性话语伸张的作品。

  代表作:

  《幸存的人》(1981年)

  作者:益希单增   

  荣获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奖

  小说生动真实地表现了西藏的特殊社会矛盾和藏族人民的独特性格和心理,塑造了藏族少女德吉桑姆和桑节普珠的形象,填补了新中国成立后藏族长篇小说的空白。小说中德吉桑姆姑侄的悲剧原因,在于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也在于历史所造成的人们精神的束缚。因此,小说所表现的复仇斗争及其悲剧,有着普遍的典型意义。

  《尘埃落定》(1990年)

  作者:阿来     

  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尘埃落定》讲的是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阿来以神静气闲的审美心态再现了已经遥远的一个土司家族的兴衰史,土司的末世悲剧在政治、阴谋、爱情、巫术和神谕里像滚滚红尘一样,被历史的旋风吹涤得无影无踪,小说的魅力在于对各种情感的体验,而富有质感的语言描写,给奇幻神秘的雪域风情披上了朦胧飘逸的纱巾。

  《放生羊》(2010年)

  作者:次仁罗布   

  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小说主人公年扎梦见去世12年的妻子仍未投胎转世,为救赎妻子的“罪孽”,年扎买回一头待宰的羔羊“放生”,并日复一日地牵着小羊转经、焚香。然而,从天而降的癌症让年扎面临离别放生羊的更大痛苦,他以超乎寻常的虔诚与努力争取生命的长度,希望能多陪伴放生羊一程。作者以放生羊这一西藏最有特色的事物,讲述了关于祈祷与救赎的故事。小说中流淌着悲悯与温情,充盈着藏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

 

 

 

 

 

  电  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火红年代。在这期间,少数民族电影精品迭出,其中就包括藏族电影《农奴》。《农奴》有很高的艺术表达和视觉效果,成为国内藏族题材电影的里程碑,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改革开放初期,有些电影导演开始以自己的世界观来审视藏族的文化和价值观,比如田壮壮的《盗马贼》。这一时期西藏电影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把西藏想象为神话的世界而存在;第二类是有关西藏文化、风俗的电影;第三类是国外关于西藏题材的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西藏存在;第四类是西藏人类学纪录片。

  进入新时期后,有关藏族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如《藏北一家》、《古格遗址》、《走进西藏》等都摘得了不同等级的奖项,在国内纪录片中有不错的反响。谢飞导演的《益西卓玛》和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很多人都知道,而由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执导的藏语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则称得上是藏族新兴电影中的代表作。

  如今,西藏题材电影将目光转向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刻画,更加关注民族命运、民族文化的变迁。 

  代表作:

  《农奴》(1963年)

  导演:李俊

  荣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大奖

  影片讲述的是藏族农奴强巴的故事。影片的新颖之处在于它第一次在银幕上讲述西藏故事,并塑造了强巴这一典型形象,通过强巴“三摔朗杰”的情节,尤其是设计了强巴装哑、最后才开口说话这一象征性线索,描述了强巴的个性及其觉醒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全部使用藏族演员,他们大多对农奴的生活有过深切的体验。同时,由于采用西藏实景拍摄,更具有浓郁的藏族生活气氛。影片风格朴实、流畅、自然,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西藏农奴制度的故事片。

  

  《盗马贼》(1986年)

  导演:田壮壮

  荣获第四届第三世界电影节头奖

  本片是田壮壮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借着描写西藏人民的传统仪式,以及他们对精神升华与禁欲的提倡,来探讨当地文化特色和独一无二的佛教传统。剧中男主角维尔布原是个精明强悍的牧民,但穷困的生活却使他沦为盗马贼,结果被部族认为罪孽深重,将他永远驱逐。儿子的死亡,瘟疫的煎熬,令他对人生绝望,但却丝毫没有动摇他对升天的盼望。白茫茫的草原上,一条血迹斑斑的路,维尔布因盗马失手被打得奄奄一息,但他仍用尽全力往天葬台爬去。

  《静静的嘛呢石》(2006年)

  导演:万玛才旦

  荣获第25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静静的嘛呢石》作为西藏本土电影,以影像的方式展示了原汁原味的西藏。影片通过记录藏历新年期间一个小喇嘛的生活,表现传统与现代的渗透,纯朴的藏民对信仰的虔诚,以及西藏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变迁,展示了这个高原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色。 

 

 

 

 

 

    美   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美术家们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陆续走进青藏高原,形成了新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藏族题材美术创作的高潮。这时期的作品主要反映新中国建立后西藏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与历史事件。作为西藏解放与民主改革的亲历者与见证人,他们用饱蘸激情的画笔描绘了新西藏的变化,表现了藏族人民对于新生活的积极参与。

    20世纪80年代初,对于藏族风情的描绘引发了全国美术创作的“西藏热”,这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第二次藏族题材美术创作的高潮。西藏成了青年美术家艺术朝圣的地方。那些描绘藏族日常生活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

    当代美术家对于雪域藏族人民的表现,更体现出一种平视性的审美视角,它改变了以往历史上表现藏族形象时难以避免的仰望或俯视的角度,也克服了以“他者”目光猎奇式的描绘,而着眼于对藏族当代世俗化的人性精神的揭示。

代表作:

《春到西藏》(1954年)

    这是董希文继《开国大典》之后的又一幅油画,画面上雪山皑皑,碧空如洗,桃花盛绽,几个藏族妇女正在播种。画面表现了美丽的西藏的春天,也表现了藏族人民春天一样的心情。

 

《西藏组画》(1980年)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与罗中立的《父亲》并称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西藏组画》呈现出藏民朴实、平凡的形象和生活的细微面貌,将西藏题材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笔下的藏民不再是载歌载舞的宣传符号,而是一种深沉、厚重的文化的载体。

 

《雪景》(2002年)

    西藏是陈逸飞艺术生涯中集大成的题材,《雪景》是他西藏系列作品的典型代表。陈逸飞式的唯美,特写镜头式的构图以及大气酣畅的笔触,流露出贯穿艺术家一生的唯美情怀。

 

 

 

 

 

    话  剧

    西藏原本没有话剧,是民主改革后引进的一门新兴艺术。1959年秋天,上海戏剧学院专门为西藏办了一个表演班,学制为两年,培训学员20余名,毕业时排演了田汉创作的大型历史剧《文成公主》。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首次到北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国驻华使节观看了藏族第一代话剧演员的表演,这一盛事,被载入中国戏剧史册。这批学员回到西藏后,于1962年正式成立西藏话剧团,成为繁荣西藏话剧艺术的骨干力量,出现了以大旺堆为代表的话剧表演艺术家。

    藏族作者写话剧剧本并公开发表及演出,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藏族话剧不仅吸收了当代各国话剧的艺术方法,也继承发扬了藏戏的优良传统,语言口语化、方言化,因此,观众对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不感到陌生。

    40年来,西藏话剧团创作并排演了《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亚隆之恋》、《情满草原》等200余部古今中外大小剧目;参与拍摄了《农奴》、《雪山泪》、《孔繁森》、《红河谷》等40余部影视剧;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金鸡奖”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70余个。西藏话剧事业从无到有,茁壮成长为具有藏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话剧艺术事业。

代表作: 

《文成公主》(1961年)

    《文成公主》讲述文成公主进藏前后的故事及她与松赞干布的爱情,揭示了汉藏一家、和睦团结的主题内涵和历史渊源。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观看了藏语话剧《文成公主》的演出后,向藏族青年演员们表示热烈祝贺。

 

《布达拉宫风云》(1994年)

    很少有人知道,300多年前为扩建布达拉宫这座圣殿、保存藏族传统文化,以第司·桑杰嘉措为首的藏族僧俗,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新编历史剧《布达拉宫风云》就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农奴泪》(2011年)   

    今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来临之际,西藏山南乃东县克松村居委会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农奴泪》,再现历史。《农奴泪》讲述的是西藏民主改革前,克松庄园的农奴赤来多吉一家六口、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音乐  演出

    几十年来,丰富多彩的文艺创作不但很好地继承了藏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而且充实和发展了藏民族固有的文化,使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把文艺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作品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人民创造生活的激情;二是通过各门类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使文艺表现形式和手段得到了广泛拓展。

 

代表作:

《翻身农奴把歌唱》(1961年)

    这首歌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创作者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对新西藏和广大翻身得解放的藏族人民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生动朴实的表达,触动并表达了一代翻身农奴的深层心理和深厚情感,以幸福欢乐、饮水思源、感激毛主席共产党的深情抒发,强烈感染了广大人民群众。

 

《北京的金山上》(1972年)

    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西藏录音,为了表达西藏人民对毛主席的歌颂之情,在1964年版《北京的金山上》新增加一段歌词后,由才旦卓玛重新进行了这首歌曲的录制。《北京的金山上》经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后,引起了巨大反响,才旦卓玛独特的高原唱法,直到今天依然成为西藏地区音乐的一种代表和象征。 

 

京剧藏戏《文成公主》(2006年)

    这出戏最大的看点是将京剧与藏戏两种风格各异的戏剧样式熔于一炉,而又不失其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汉藏艺术家们用新颖而出奇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了艺术享受。2007年该剧被评为“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剧目,荣获2006-2007年度十大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又被拍摄成数字电影。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年7月15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