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美人之美”的前功课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8  作者:关纪新

  来南开参加这样一个会议,十分高兴。会议筹办者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很好的中心议题。同时,看到这么一些年轻朋友投身到民族文学的学术中间,我也很想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19年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有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学说理论当中,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想法。这一想法既是费老对我国未来民族文化愿景的畅想,也是对民族文化学术发展的精心构思。

  自古以来,任何民族都很珍视自我传统,“自美其美”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要在民族文化交流当中富有理性地去“美人之美”,阐发张扬异己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则是人类走进现代社会之后才具有的悟性。时下人们言必称维护文化多样性,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讲,要达到包容并蓄多样性文化,做到同一个世界的“美美与共”,并不容易。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彼此的间距其实很远,没有大量“美人之美”的工作,“美美与共”到头来只能是一个梦。

  民族文化上面的“美人之美”,好说不好做。并不是随便观察到一个他民族的民俗事项,或者读到一个他民族的文学文本,再花上一点时间去解析,就能够做好的。

  我感觉,要做好“美人之美”的学术研究,应当先来做一些基本的功课。

  首先,得为自己建立一方中华多民族文化史观的观念平台。我们的研究者不管是出身于大民族还是小民族,都有自己民族身份的自在性,文化角逐舍我其谁的旧式心态,常会不自知地左右思维的走势,伤及研究的结果。

  其次,没有对对象民族的诚挚情感,也不可能“美人之美”。在我们每个研究者的心里,是否真地认可任何其他民族总有长过自己民族的优势?不认这个帐,怎么可能“美人之美”?这一点,有时是压过大道理的。

  再其次,要想“美人之美”,就得尽可能广泛深入地了解认知对象民族的历史、人文、经济、民俗、语言、心理、审美、做派以及基本的价值观。民族文化都是自成系统的,只知其一、坐井观天、主观臆断、隔靴搔痒,都不成。

  有了上面的某些准备,才能回到我们眼下的议题上,要“美人之美”,须加强理论修养,将适应于研究对象的思维跟方法导入命题。今天人们面临一个理论海啸的时代,文艺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比较文学等学科,都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幻化出许多新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你们年轻人,正当接受各式理论、方法的好时机,敞开自己的胃口,放飞自己的思维,是你们的优势。我们当然很羡慕你们,同时,也许应当稍稍提醒你们的是,不管运用什么理论什么方法,都要切忌“空对空”,用好理论好方法解决一两个别人解决不了的民族文学及民族文化的问题,才是真本事。

  在研讨多民族文学的语境中,或许“自美其美”和“美美与共”都不是最难的事情,在我看来,最难的还是“美人之美”。

  以“美人之美”为题目的文学学术研修活动,这大概是破天荒头一次。让我们一起努力,来寻找和探讨“跨学科视野中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