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要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4-09-29 作者:唐兴军 赵鹤玲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形成并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的差异以及现实国情的独特性,民主的道路各不相同,民主的形式也各有差异。诚然,从现代民主形成发展的历程来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始了民主道路的探索与实践,最先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曾在一定时期代表现代民主的发展水平,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作用,但这并不能成为将西方民主看成是唯一民主模式的依据。近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资本逻辑以及强大的国家实力,构建起一套民主话语体系,抢占了民主的国际话语权,并企图将西式民主强行输出给其他国家,制造出“民主就等于选举”的论断。近年来,西方民主的致命性缺陷显露深陷困局,而独具中国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弥补了选举民主的不足,彰显出其独特优势与治理效能,成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制度保障。
民主作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世界各国人民都有探索民主实现方式的权利正当性。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看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与西方民主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打破了西方由少数利益阶级操控、重表象轻实质的单一选举的虚假民主困局。与以资本为逻辑的形式上的西方民主不同,人民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第一属性。这一属性打破了西方民主模式中的诸多限制,如资本、地位、身份等,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到民主实践中来,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和责任共担的公共精神,注重集思广益、广泛协商、程序正义,以形成最大公约数。这种全新的民主形态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是对西方民主的回应与超越,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在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确保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确保党领导的治国理政活动始终围绕着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而展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新时代人民民主的创新表现形式,已经深深嵌入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中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前提保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当前,我们面临的历史性任务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道路上,还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都需要广泛凝聚共识,应对挑战困难、化解阻力风险。以最广泛的共识涵养改革发展动力、汇集现代化强国建设合力,恰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势所在。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深化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全过程、各环节,确保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有效地行使,进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不断通过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改革永远在路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了重要部署,并鲜明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这为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在新征程上,要实现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健全民主政治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组织主体的民主参与动能、协同构建大统战格局。
一是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全局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始终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其权威、全局指导作用。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确保人民群众的声音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等各环节都能得到广泛、充分、健全的表达。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特色与治理效能,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创新民主协商形式,提升公众民主协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参与能力,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真正做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最大公约数。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扩大有序参与,真正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二是激发各类组织主体的民主参与动能。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新型政治文明,其核心在于强调党在整个主体系统中的领导地位,确保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不仅肩负着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使命,更需发挥其政治引领、组织引领、作风引领作用,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和合作平台,引领带动人大、政协、基层组织、公众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来。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机能,以专门协商带动全面协商,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是协同构建大统战格局。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构建大统战格局,充分发挥党外人士作用,广泛吸纳新经济新业态新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共情共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夯基助力。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19KBS112)、 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时代党建引领农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22Q131)阶段性成果】
【唐兴军,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研究员;赵鹤玲,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9-13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