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俐俐]我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现状与前瞻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22  作者:刘俐俐

  我国是多民族为一体的国度,汉族和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各有自己的特点,在中华文化整体中的位置也有所区别,因此普适性文学理论不能充分表述和解释多民族文学共存的现象。在我国有必要建设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所谓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是指区别于一般普适性文学理论与方法,区别于民族作家作品研究,区别于少数民族文学史,区别于区域性民族文学研究,而是体现出与民族民间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史、与区域性民族文学的深刻联系,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创作、艺术追求、文本特性及特征的理论及批评方法。

  我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现状与前瞻问题,就是基于上述理论设想。拟讨论三个问题。

  一、我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所谓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其含义是与笔者所提出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及可借用资源。

  1、我国民族文学理论依托于民间文学理论而产生,两者具有先天联系。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自觉的民间文学或者说俗文学理论,这与我国某些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民间文化的河床更久远等因素有关。最早的民间文学理论为曹聚仁著的《平民文学概论》(上海梁溪图书馆1926年8月版)。据陈永超所著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转轨》一书“附录”可知,20世纪关于中国民间文学、俗文学概论与发展史著作,计有25种。21世纪以来此类著作还在出版,代表性的有黄涛编著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段宝林主编的《中国民间文艺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等。全部民间文学理论呈现的趋势为:早期以汉族民间文学研究为主,近期则把中华各民族的民间文学都作为研究对象,当论及某些体裁类型如史诗与民间长诗的时候,则几乎完全以少数民族文学为主。研究方法呈现为从单一方法向多种方法的发展趋势。缺憾是民族属性基本消弭于民间文学总体之中。

  民间文学研究及理论建设,得益于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重要资料整理工作,其中1984年5月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是我国文化史上史无前例的,规模最大、普查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成果最显著的一项伟大工程。至今三套集成共出版26卷,此外,三套集成还完成终审15卷,初审14卷;其他卷本也正在编审过程之中。三套集成作为民间文学的文字文本,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学乃至民族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资料。

  2、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理论建设开始起步。将民族文学和民族民间文学视为整体为基本研究趋势。主要著作有:陶立璠的《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朱宜初、李子贤主编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其中有些值得关注的理论现象,如梁庭望、张公瑾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在将少数民族古代和当代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的时候,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整体,理解为既是古今时间连续体,又是空间分布连续体。并且涉及到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基本特征、运作机制、研究方法等部分,具有理论追求的苗头,虽然研究对象依然侧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3、从80年代末途经90年代至现在,民族文学研究及其理论建设方面,一些更自觉的努力值得关注。

  首先,意识到“文学一经由民间口头文学蜕变羽化为作家书面文学,便为文学逐步进取以至最终逼近文学的本体价值,宣示出美好的前景”。(关纪新和朝戈金的《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由此集中研究少数民族文人文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诸如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地位;民族作家与民族文学;少数民族作家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双语问题;民族文学中的审美意识;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文化批判意识;各民族文学互动状态下的多元发展。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建设的最初理论维度,至今依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客观上起到了呼唤民族文学美学建设作用。更有学者力图“以世界民族文学为视野,构建民族文学的理论体系,填补文学理论的空白”。代表性著作是龙长吟的《民族文学学论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该著作者说,他要构建的民族文学学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它是用科学理论的方式来掌握民族文学这个特定的世界;也就是说,它是从民族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本书所言的“民族文学学”不限于中国少数民族,还包括汉族以及世界其他各民族在内,是更宽泛的“民族文学”概念。

  其次,出现了少数民族文学史、民族区域文学研究与比较研究等。李鸿然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上、下)》(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自觉地探讨了“民族文学”的概念与划分标准等理论问题,为此类著作代表。此外还有“概论”性质的类似著作问世。民族区域文学研究方面,如张直心的《边地梦寻:一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吴道毅的《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论》(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韦建国、吴孝成的《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西北多民族文学》,马绍玺的《在他者的视域中——全球化时代的少数民族诗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等。这类研究固然需要熟悉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以及区域性文学发展历史与现状,也自然显示出需要诸如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支撑和宽阔学术视野。上述著作的初步理论追求,呼唤着文艺学建设当代意义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

  再其次,随着西方人类学著作在我国的译介,开始出现了一些努力在人类学、民族学和民族文学乃至民族艺术相融合的更宽阔视野中建构审美人类学和文艺人类学的理论追求。如谭德清的《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程金城《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等,但是,这类研究基本依循西方理论及其框架而展开,基本属于将现有理论加以组织介绍的性质。其中所言的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理论方法、价值取向、建构策略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法及其理论建构有相当重要相关性及和相似处,但其成果毕竟属于为文化人类学范畴,还不是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及方法本身。

  二、对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及评价 

  1、建设当代意义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要处理一系列困难的理论问题。首先是如何处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关系,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漫长的历史上,民间口头文学毕竟历史悠久,既有的理论资源大多也是关于民间文学的,或者将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糅合在一起的。作为我国建国后最重要的民族文学理论集成性的著作如买买提·祖农、王弋丁、王佑夫主编的《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文论选》,以及彭书麟、于乃昌、冯育柱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等,就显现出我国民族文学理论历史资源上述特点。两者之间关系是一个理论难题。其次,民族文学文本存在方式、样态、特性、艺术思维方式以及文体和文体变异等,这样一些当代学术所关注的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研究注意,基本空缺。因此,作品研究可操作性的方法论亟需建设。

  2、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制造成画地为牢,研究队伍先天形成分割局面,不利于民族文学理论建设。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人员大致分布在如下领域,其一是侧重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其研究者大多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其二是侧重古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比如今天看来属于少数民族文学的辽金文学和清代文学,其研究者大多属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其三是侧重民族民间文学和民族文人创作等现象综合的,其研究者大多属于民俗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目前民族文学研究中诸如就作品评论作品,娴熟地将故事分类理论说明欠佳,民族文学整体理论概括性质弱化等现象,均与各学科壁垒有关。那么,文艺学领域又如何?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文艺学界目标始终是不言自明的普适性文学理论及文学规律,因此,从未有意识地将地方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突出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纳入其视野。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总结建国六十年以来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与现状的时候,不得不将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建设开始的实际时间定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原因。

  3、跨学科性以及谁为文学批评主体是建设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最为突出的理论困难。民族文学本身就具有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特点,在民族文学与汉族及其它民族读者关系的理论探讨中,甚至需要传播学理论与方法,因此,跨学科及由此形成的开阔视野势所必然。但问题在于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这些学科分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大的领域。人类学、民族学、传播学等属于社会科学领域,而文学则属于人文科学领域。人文科学除了社会科学必须有的事实、命题之外,最主要的是还需要价值判断和规则。对两个领域最基本的哲学表述为:“如果说(自然与社会)科学以客体为对象,则人文科学以主体性的人为对象”。(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作为理论难点的是借助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理论观点方法之后如何转换到价值判断,需要确立基本观点和转换机制。谁为民族文学批评主体?是固有的汉族批评家或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家?还是超越于某个民族而建构的一种理论和批评的姿态?如何克服“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狭隘和文化保护主义?如何克服文学批评家超越眼界的认知困惑?批评家是立法者抑或阐释者?还是兼容两者身份?兼容是否可能?应持现代型世界观还是持后现代型世界观?这些问题都需在跨学科视野中予以解决。

  三、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建设的基本思路 

  基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与现实,基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理论资源,参照20世纪以来人类学、民族学、传播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资源,建设属于文艺美学性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向上,具有与美学理论相通的逻辑通道,向下,具有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不是少数民族古代文学或者现当代文学评论及研究,也不是某个民族从古至今文论的当代阐释。不是目前既有民族文学理论的梳理和总结,而是富有建构性和拓展性特点,具有相当理论覆盖性及相对普适性的文学理论。

  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之关系方面所遵循的原则是,由于文人文学具有文学所珍贵的个体性、审美自觉性、自由性以及历史文化批评意识,较之民间口头文学的集体创作性、口头传播性、环境变异性和时代承袭性,具有更易于被全人类所认同的性能,更易于达到人类文学审美的最高境界,因此,应以少数民族文人文学为最高指归。但是鉴于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学历史较之文人文学历史要久远的多,鉴于不少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主要从本民族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口头文学汲取资源,尚处于混合型的胶着状态,因此,又应对两者之间互相滋养功能和关联机制等予以理论表述及解释。这样的理论追求将会渗透到各相关论域中。

  具体工作思路为设定若干论域。所谓论域,意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一定思考及观点基础上,囊括各方资源及民族文学突出现象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因为尚未形成固定的思想成果,所以,只是大致有一个讨论的范围,由此成为论域。第二,每个论域以一个问题为主,但是可能会涉及诸方面相关问题,这易于在开阔的学科交叉视野中,涉及到相关理论,形成丰厚宽阔而有价值的思想。初步设计的若干论域分别为:民族文学的定义与功能;民族文学文本形态与“诗性智慧”问题;“美人之美”与民族文学批评标准;“美人之美”是一种需要建构的姿态等。

  作者简介:刘俐俐(1953— ),吉林九台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著有《文学经典·故事·方法论》、《小说艺术十二章》、《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文章来源:《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9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