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语言学博士哈·鲁布桑巴勒坦简介
纪念哈·鲁布桑巴勒坦诞辰70周年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2-06  作者:[蒙]额·普日布扎布(E.Purbujab)

    哈拉特尔·鲁布桑巴勒坦于1928年5月14日出生在现在的中戈壁省赛音查干苏木“朝伦浩乐”地方。1951年卒业于蒙古国立大学后,在人民教育部任职,负责学校教育工作。1953年调入政府部门,担任副总理秘书长工作达7年之久。1957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蒙语系之邀在该校任教。
    哈·鲁布桑巴勒坦从1960年开始,在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直至1988年离休,曾先后任科研人员、学科主任、科研秘书长等职。
    哈·鲁布桑巴勒坦在科学院院士贝·林钦(1905-1977)指导下,于1974年以《托忒蒙文及其文献》的论文获得了语言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中世纪蒙古语言、词汇学、方言学、蒙古族语言文学、文字以及词汇溯源等方面发表了50余篇论文、6项作品、5部论文集。此外还参加了《蒙古语解释词典》(1966年)的审订工作、《蒙古人民共和国族源研究语言研究图册》(1979年)一书的编写工作。
    特别应该指出,在我国国家图书馆所藏1000余种托忒蒙文文献的调查收集工作中,哈·鲁布桑巴勒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的努力下,这批文献才得以传世。他还就托忒蒙文的研究先后发表了30余篇作品。其中《托忒蒙文及文献》一书是最具份量的作品。此书分四大章。第一章为托忒蒙文的创始人卫拉特之扎雅·班第达传记。第二章介绍了托忒蒙文的字法、读法以及词汇。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各大图书馆所藏托忒蒙文图书资料,并进行了分类。第四章就扎雅·班第达及弟子们的翻译工作分别进行了论述。在这部作品中他提出了不少与众不同的新观点,发表了不少新见解。
    作者论证,托忒蒙文在当时不是专为卫拉特蒙古部而创制的,而是为整个蒙古各部所共用的。有些学者将托忒蒙文中的长元音误认为是双元音,从而断定它是中世纪蒙古文的残留现象。作者论证出这种论断不完全与事实相符。他的这一观点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在中世纪蒙古文献以及它们的语言特点方面,哈·鲁布桑巴勒坦先后撰写和出版的书籍有《华夷译语词典》(1960年)、《论孝经》(1961年)、《论古代蒙古语字首   字》93 (1962年)、《阿鲁王碑文考》(1962年)、《古代蒙古语中的数字印象》(1962年)、《人称代词名称溯源》(1967年)等。匈牙利蒙古学家李盖提(1902-1987)对他的《论孝经》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您出版的《论孝经》一书不只是一部重要的蒙古语文献,在蒙古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您首次向世界发表了此书,这对蒙古语言文学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此向您表示祝贺。”
    哈·鲁布桑巴勒坦还有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对千里骏马的研究。在这方面他先后著有《论马的特征》(1978年)、《相马十秘法》(1988年)、《骏马之特征》(1989年)等作品。哈·鲁布桑巴勒坦曾多次提到过“也许因为自己是酷爱骑马的蒙古人,或是常年研究蒙古古文献的缘故,不由自主地搞起了这类课题。”他将论述骏马特征的8篇作品及注释汇入了《快马特征》一书中。能够这样详细论述马的内外特征的专著自然成为酷爱马匹的蒙古人及赛马人的必读之书。1989年,他在原基础上又从28篇作品中精选的《坐骑》一书,现已成为稀世珍品。
哈·鲁布桑巴勒坦科研作品目录
1957年:.《〈华夷译语〉词典选》(与包祥合著),《蒙古语言文学》(呼和浩特)。
1960年:1.《论孝经》,《内蒙古大学学报》(呼和浩特)。
2.《〈华夷译语〉词典后记》,《蒙古语言文学历史》(呼和浩特)。
3.《论孝经》(乌兰巴托)。
1962年:1.《关于古蒙语字首“ ”的研究》,《蒙古学研究》第4期(乌兰巴托)。
2.《阿鲁王碑文考》,同上。
3.《古蒙语中的数字印象》,同上。
4.《突厥文考》,《科学院通讯》第4期(乌兰巴托)。
5.《绕口令及其语言学特点》,《教育者》第2册(乌兰巴托)。
6.《蒙语词汇学教学小议》,《教育者》第6册(乌兰巴托)。
7.《蒙古绕口令》,《现代蒙古》第5期。
1964年:1.《字首   音脱落的原因》,《语言文学》第2册(乌兰巴托)。
1965年:1.《土尔扈特游记》,《文学艺术报》4月4日。
2.《土尔扈特游记》,《卡尔梅克报》8月2日。
1967年:1.《土尔扈特语与乌梁海语中的代词minu、cinu、inu》,《蒙古学研究》第6期(乌兰巴托)。
2.《科研日记》,《科学技术》第6期。
3.《布勒杭爱蒙文题记考》,《科学技术》第6册(乌兰巴托)。
1968年:1.《关于托忒文木版印刷》,《蒙古学研究》第4期(乌兰巴托)。
2.《关于卫拉特扎雅·班第达》,《语言文学研究》第4期(乌兰巴托)。
3.《与畜牧医学有关的一部著作》,《科学院》第2期(乌兰巴托)。
4.《托忒文木版印刷及扎雅·班第达的翻译工作》,《语言文学研究》第7册(乌兰巴托)。
1970年:1.《卡尔梅克木版书〈阿拉坦格日勒〉的颁布》,“320年前的古克尔梅克文献”同上。
2.《关于托忒蒙文》,《科学院》第2期(乌兰巴托)。
3.《关于托忒蒙文》,《科学院通讯》第304期(乌兰巴托)。
4.《达瓦齐王书》,《科学院通讯》第3期(乌兰巴托)。
5.《托忒文故事会序言》,《文献汇集》第16集(乌兰巴托)。
1971年:1.《蒙古语言文学溯源》(与沙格德尔苏荣合著),乌兰巴托版。
1974年:1.《托忒蒙文及有关文献》,乌兰巴托版。
2.《历史人物及历史歌曲》,《民间文学研究》第8期(乌兰巴托)。
3.《著名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语言文学研究》第10期。
4.《土尔扈特民间文学的特点》,《语言文学研究》第11期(乌兰巴托)。
5.《托忒文字及其文献》,乌兰巴托版。
6.《蒙古族语言史》(同沙格德尔苏荣合著),乌兰巴托版。
7.《木版书》,《博物馆研究》第2期(乌兰巴托)。
1976年:1.《托忒蒙文文献》,乌兰巴托版。
2.《旧体蒙文草书规律》,《蒙古学研究》第12期。
3.《有关东部蒙语方言中的   字的研究》,《蒙古文学丛刊》(乌兰巴托)。
4.《论一般蒙语中的一致性》,《蒙古文学丛刊》(乌兰巴托)。
5.《土尔扈特、乌梁海语言中的代词词根》,《蒙古文学丛刊》。
1977年:1.《论托忒文〈汗哈仁贵〉一书》,《民间文学研究》第5期(乌兰巴托)。
2.《关于正字法》,《科学院》第1期(乌兰巴托)。
1978年:1.《浅谈马的特征》,《科学院》第2期。
2.《马的特征》,《文献汇编》第20集(乌兰巴托)。
3.《蒙古人民共和国族源考》(合著),《语言研究图册》1-11册(乌兰巴托)。
4.《演讲中的语言文化问题》,《科学院》第3集。
5.《托忒文〈汗哈仁贵〉一书》(乌兰巴托)。  
1980年:1.《有关托忒文〈汗哈仁贵〉一书》,《蒙古学研究》第14集。
1982年:1.《喀尔喀方言中某些元音的同化现象》,《蒙古学研究》第14册(乌兰巴托)。
2.《关于一份手写文献》,《蒙古学研究》第17册(乌兰巴托)。
1984年:1.《蒙古绕口令及其发音特点》,《西伯利亚语言研究》(新别尔斯克)。
1985年:1.《关于托忒文〈汗哈仁贵〉一书》(乌兰巴托)。
1986年:1.《蒙古族语言文字及历史沿革》(同沙格德尔苏荣合作),乌兰巴托版。
2.《关于“乌布特格希”一词的解释》,《蒙古学研究》第19册(乌兰巴托)。
1987年:1.《关于蒙古民间史诗》,《民间文学研究》第14集(乌兰巴托)。
2.《〈蒙古秘史〉中的植物名称及有关问题》,《植物园》第13册(乌兰巴托)。
1988年:1.《托忒文字及纳木海扎木查的译作》,《东方研究》第2集(乌兰巴托)。
2.《再论“带角白狐”》,《内蒙古师大学报》(呼和浩特)。(下转第56页)14 (上接第41页)  3.《相马匹特征十秘法》,《科学院》第4册(乌兰巴托)。
1989年:1.《坐骑特征》,乌兰巴托版。
2.《有关男子三大竞技的历史文献》,《内蒙古日报》4月25日。
3.《关于刺猥的传说》,《语言文学研究》第24册(乌兰巴托)。

文章来源:《蒙古学信息》2000年第1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