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蒙古国两院士在蒙古学研究中心演讲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2-13  作者:黄莹

    2005年12月11日下午,应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的邀请,蒙古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游牧文明研究院院长恩和图布信(B.Enkhtuvsin)院士和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散皮勒登德布(Kh.Sampildendev)院士,在北京大学作了精彩演讲。
    恩和图布信院士演讲的题目是:《关于游牧文明的发展问题》,演讲主要分三部分:一、游牧文明的主要研究方法。二、中亚游牧文明发展的趋势问题。三、关于畜牧经济的研究。
    恩和图布信院士认为: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文化,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 、国家形式、社会法律制度等所有的内容,游牧文明实际与西方文明一样,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同样的贡献。
    他还指出:游牧文明的研究包括两个主要问题:一、将来如何发展的问题;二、游牧文明积累的内容问题。也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游牧文明如何保持自己独立性的问题。由此,结合传统和创新来研究游牧文化是比较合适的一种研究理论。
他认为,人类社会经过了七种社会形态的阶段:一、人类杂居/群居的社会阶段;、二、自然的社会阶段;三、初级的社会阶段;四、城邦制度出现后的社会阶段;五、国家阶段;六、区域化阶段;七、全球化阶段。其中,国际化的过程是一种趋势,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讲,主要问题是怎样保持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在区域层面上,则要把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去探讨它的出路和发展的趋势;第三个层面是全球化的层面,国家/民族怎样保持自己的特色,在全球化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恩和图布信院士在讲座中也谈到了设在蒙古国的国际游牧文明研究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至今的几个研究项目,其中包括:中亚游牧文明变迁的课题;游牧文明的人类学和比较文化学研究及中亚游牧文明珍贵历史遗产的研究。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游牧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游牧文明的传统并没有过时,人和自然的和谐,是游牧文明的灵魂,这对今天的人类社会有重要的启发性。
在演讲的第三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和游牧文明的变迁问题”中,他读到了游牧社会变迁的五方面问题:一、游牧文明生活方式的变迁;二、游牧社会的结构变迁;三、游牧民族人民的闲暇时间;四、社会服务方面的问题;五、畜牧经济的一些问题。
    演讲的最后,他总结了游牧文明文化遗产的申报问题,并鼓励学者们继续对游牧文明进行研究。
    散皮勒登德布院士的演讲题目是:《蒙古现代诗歌的历程以及前景》,演讲中,他主要梳理了蒙古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游牧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保持了与自然和谐的原生状态,同时也保持了文化的原生态。蒙古文学作为东方区域文化的一部分,走进了21世纪。除了丰富的民间文学,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也包括现代文学。
    他认为,蒙古现代文学从1921年开始,直到60年代,早期的诗歌都是为政治思想服务的,是宣传革命的诗歌。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作家追求文学本身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整个人类离开了战争的阴影,整个世纪处在和平的状态,出现了一些歌颂友谊、和平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学作品。20世纪60年代,从雅沃胡朗的诗歌创作开始,蒙古的诗歌发生了革命性的转折。这一批诗人把蒙古诗歌真正引导到心灵交流的方向。他们的诗歌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文艺的真正功能是净化人的心灵”观点。从这时开始,蒙古诗歌才进入了用诗歌来净化人的心灵的时代,过去蒙古诗歌中赞美和歌颂的主基调转变为真正的心灵的抒发。70年代的诗歌巩固了60年代抒情诗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拉哈巴苏伦、朝德勒、乌梁海等诗人又掀起了蒙古诗歌新的浪潮。年轻的诗人们发觉了蒙古语言本身具有的诗歌弹性,用抽象的手法创作诗歌,将电影中蒙太奇等手法、美的意念都引进到诗歌创作中来。以LAVHSUREN的诗歌为例,艺术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的艺术,另一种是空间的艺术,空间的艺术是两副美术作品相并存,时间的艺术是在叙述当中一个事件紧接着另一个发生。LAVHSUREN的诗歌将两种艺术整合到一起,这也是蒙古诗歌成熟的标志。1990年以后,蒙古进入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分化得比较严重,这时候的诗歌开始反映社会上各种现象,过去诗歌中单一歌颂的形式变成了全方位的反映。然而这时的诗歌也进入了一个“灰暗时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失去了民族独特的审美和个性。
    因此,散皮勒登德布院士指出:只有在全球化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才能保持自己,否则就会被同化在其中。演讲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两位院士分别耐心地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