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1943年农历十月十五日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江河。13岁起在日记中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 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专攻油画。1965年其作品入选巴黎第七十届独立沙龙,并参加第八十一届女画家联合沙龙、第十届国际妇女绘画展等。1966年在比利时艾格蒙画廊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曾获比利时王国金牌奖等荣誉。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她的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美丽,清新、易懂、好读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7月26日下午,席慕蓉应邀在民族出版社做了一场题为《游牧文化的追寻》的演讲。令人意外的是,在2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席慕蓉几乎只字未提她得以成名的诗歌、散文创作,而是尽情倾吐她心中浓郁得化不开的草原情结。
她是一个迟暮美人,裙装与大陆的女学者没有丝毫分别,佩戴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优雅与端庄、成熟与豁达的珍珠首饰和玉镯。虽然眼里有一丝丝的倦色,可当她认真地讲起蒙古高原时,便容光焕发,声音响亮,眼中淡淡的倦怠也消失了。一切只因为那是她的故乡,她那在46岁才第一次踏足的故乡。
席慕蓉的诗集一版再版、大卖特卖,当时在台湾还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来讨论,还有人写论文分析。在演讲中她坦言:“我的确更看重自己1989年后写出的东西。回到内蒙古之后,我的渴望更强烈了,力量更充沛了,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觉得这是我用46年的等待换来的,46年的积蓄换来之后16年的释放(1989年至2005年),我陷入了狂热的境地,我觉得我的心里存在着一个蒙古草原,我要把它写出来,写出一个和教科书上不一样的蒙古草原,把草原文化中美的东西写出来。现在别人找我讲课,讲蒙古我才去,讲诗就不去,今后写诗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因为很难用诗把我心中的蒙古高原写出来。我希望能多给我一点时间,这样我可以写得更好。”
第一次回故乡内蒙古,是她诗歌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后的转变很明显。这种转变和她的年龄渐长、去内蒙古采风都有关。她的心里自出生前就一直蕴藏的火种,去内蒙古之后,就被点燃了。46岁了的她才能回到她的故乡、她父亲母亲的出生地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
2000年的时候,她应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德德玛之邀,写了一首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那词藻、那旋律,恍如有种悲悯从高处对我们的俯视,又一如重逢那消失已久的美好世界。其实,这都是流淌在每个人心中的对一草一木的似曾相识和对乡愁的魂牵梦绕。她自己不止一次的在演讲时提到:当我融入在我尘封了46年的家乡时,不论歌声、马嘶、雷鸣,只要是世界存在的一切上苍分配给每个个体所能感知的天赋,我都会充分调动起来,让我在恰当的时候参透天机,洗净心头的尘埃,在灯下用文字追溯多年来梦中的光影造像。总在此时,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泪腺,无法想像竟然如此失控,更无法想像这片土地对我的影响有多么的大。
可是人们永远记得席慕蓉的《七里香》,记得她的《无怨的青春》和《时光九篇》,大多数的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1989年之后的席慕蓉是一个怎样的席慕蓉,尽管她本人是如何地看重她现在的文字远胜过从前。是人意,是禅意,是天意?不得而知。但席慕蓉毫不在乎,她为自己,为草原文化,为心中的故乡而写,而不是为她诗集的销量而写。在1992年自选诗集《河流之歌》后她宣称:不再写诗了。因为她说,草原是很难用诗来表达的。
席慕蓉在演讲中不太愿意过多地谈论她的诗。她说,原乡其实就是故乡情结。它是那样的圣洁遥远,又那样的光华夺目。至于她的远离故土,也做一个风雨飘摇的缩影版微型电影的回放。然后是她的乡愁、对内蒙古那块土地的热爱,她这么多年对故乡的思念都娓娓道来,似乎在诉说着一个简单而又澄明的梦境。
席慕蓉的诗带给我们清雅淡远、可以荡起层层涟漪的感觉,而让我尤为感动和敬仰的是她对待人生、生命、故土的一种态度,如她自己所言“在生命高潮的波峰,我享受它;在生命浪潮的波谷,我忍受它。享受生命使我感到自己的幸运,忍受生命,使我了解自己的韧度”。在这一点上,席慕蓉和我所看到的其他作者和诗人是多么的不同,在大多数时候的感觉里,自古文人的际遇都是多苦难,不是颠沛流离,就是心多悲怆,好像文人总带有浓烈的悲剧性。似乎文人不经历一番彻底的苦难,不经历迷惘与凄清,就不会写出感人至深的东西似的,席慕蓉在这一点上是给了我颠覆性的概念和感受。她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完满、恬淡、宁静和苦苦追寻其实更能成诗成文,更能深入到人的心灵底处,甚至可以达到一种完美的极致。
在演讲中她常自嘲,说她的演讲是跳跃式的、意识流式的。可我们都愿意友好地原谅她,因为她在儿时嬉戏和风华正茂时与原乡隔绝了,她记忆中的点点碎片,是生活,是情感,叫她如何能够有条理、有逻辑?这在46年后才得以肆无忌惮的宣泄而出的感情,亦如在演讲时的多次被泪水和情丝所哽咽的语言。她在演讲中也多次为自己的“蒙古族文化本位主义”而道歉,我们仍愿意友善的迁就她,因为蒙古族的席慕蓉并非生在内蒙古,直等到1989年,被隔绝46年后,年届不惑的席慕蓉在第一时间里收拾行装,飞赴内蒙古,才可以近乎贪婪的汲取着有关蒙古的知识、文化、风俗和习惯。随着年岁增长而在血液里积淀得越来越厚重的故乡情结和渗入生命的蒙古血统,使席慕蓉在踏足内蒙古草原的那一刻,感受到一种获得新生般的震撼。自此之后,席慕蓉的诗开始变化,诗的内容开始转变为族人、土地、山川,她说她觉得拥有了比从前更强大的力量。
席慕蓉当年远离自己的蒙古族群,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家乡,不认识自己的文字,只有通过诗歌去寻找与外界抗衡的力量,也只有通过诗歌去平复内心的伤痛:“故乡的面貌,是一支清远的笛曲,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这灵与肉,虚与实相结合最美好的一刹那,毫无防设的真情流露,组成了情思超逸,声韵天成的流丽,让人在学习如何放弃执著,憧悟永恒中明白爱的真谛。
是啊,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光是那些被渐渐误解和歧义了的文明,他们更给了我们一怀奔腾火烫的热血。也许在某个时刻我们会如浮云般乐于天空无根的漂流,悠闲而失落,但在某个时刻我们也终会发现自己的历史的血脉原来那么顽强的烙在心底,我们也终于理解为什么每次外族入侵时,会有那么多的可歌的勇士用自己的纤弱的躯体谱写雄壮的进行曲,而中华文化在经历了那么多次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浩劫后,依然顽强的植在我们心底!单就席慕蓉本身,她的家国情怀不仅仅是蕴藏在身体里的遗传基因,流淌在骨子里的一腔热血,更是父辈亲人的思想怀旧、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他们这些在台湾宝岛上的游子同胞,深深明白血浓于水的内涵;深深明白分别、分离、分割和隔绝的苦楚;深深明白只有中华民族才是他们共同的根!
她在演讲中动容地说:“很多人以为蒙古的历史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但这是从一个习惯以文字有无去评断历史的民族的角度而言,早先部落时代的口传文学,其实就是文学的雏型、历史的初稿。很悲哀的是,每个人都知道莎士比亚,却没有人知道蒙古的史诗江格尔或格萨尔、玛纳斯。而且更为令我难以接受的是,不知道莎士比亚的人会觉得羞耻,觉得我是多么的无知,可是不知道史诗江格尔、格萨尔或玛纳斯的人竟不会感到一点的汗颜。” 席慕蓉作为艺术家不只是把宇宙的一切放进心里,更进一步地将它展现出来。十几年来,自她踏上内蒙古高原,就怀着无比的热情,走遍故乡大地,并以文字、摄影与演讲,向海峡两岸同胞宣扬着草原文化之美。就像席慕蓉早期的一首诗:一定有些什么我所不能了解的/不然,草木怎么都能循序生长/候鸟怎么都能飞回故乡。
席慕蓉的家国情怀,如她的书一样,静静悄悄的躺在书店的角落,没有掌声,只有美丽的封面和洁白的内里。46年了,席慕蓉终于可以踏上她魂牵梦绕的故土, 她也就当然急切地想从脑里调出自己在蒙古草原上的一切,当起了一个称职的导游,向大家介绍她的故乡,还自嘲道:“现在我是一个专业的游民”。“为什么我今天不讲诗歌、也不讲散文,我更不喜欢别人称呼我诗人。因为我的创作都来源于我的故乡。没回去之前,故乡对于我而言只是模糊的乡愁。我在踏足内蒙古草原的那一刻,如同获得了新生,心中藏了四十多年的火种在一瞬间燃烧起来,直到现在都没有熄灭,在我46岁回到草原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心就不断地回到我的故乡。”(责编:鼎波 增林)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