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哈萨克族口头文学的血缘传承特点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2-01  作者:黄中祥

[内容提要] 哈萨克口头文学的传承方式有一个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最初只是无意识的血缘传承方式,后来发展到有意识的书面、业缘等传承方式。血缘传承分为直系和旁系亲属之间的传承等两种。一位说唱艺人一旦进入幻境,就可以连续说唱几天、几十天,甚至几个月,拥有一种神秘的说唱天赋。这就是他们之所以把说唱技艺只传给自己的直系或旁系亲属的缘由,也是古老口头文学主要靠血缘关系进行传承的原因所在。

 


 

 

产生年代比较久远,在这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承特点。一部口头文学作品之所以千百年来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它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承方式。哈萨克口头文学的传承方式有一个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最初只是无意识的血缘传承方式,后来发展到有意识的业缘等传承方式。传承在哈萨克族口头文学的流传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传承,我们今天可能看不到任何口头文学作品,而在传承中,最重要的是传承人。传承人的经历、身份、职业修养、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传承方式。根据在哈萨克族口头文学的传承上发挥过或正在发挥着作用的巴克思、萨勒-赛里、吉劳、吉尔奇、阿肯、安奇-阿肯和黑萨奇等传承人的特点,可将其传承方式分为血缘、业缘、书面和巡回等。[]本文重点探讨一下哈萨克族口头文学血缘传承的特点。

血缘传承方式是指在具有血缘关系群体内部进行的传承活动,即指哈萨克族辈分和部落内部的传承关系。哈萨克族部落观念较强,而部落是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壮大的,同一部落的都有着血缘关系,因此哈萨克口头文学的传承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根据哈萨克族口头文学血缘传承的特点,可分为直系和旁系亲属之间的传承等两种。

 

 

 直系亲属的传承

 

直系亲属是指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而直系亲属的传承主要指辈分之间的传承,即长辈传给晚辈的血缘传承关系。哈萨克族是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居住场所分散,平时互相接触的机会有限,家庭成员之间的欢乐占首要地位。许多哈萨克族家庭中,长辈是能说会唱的,其子女也不示弱,继承和发扬了长辈的特长。无论是几个世纪前的过去,还是信息社会的今天,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直系亲属传承方式仍然存在。如生活在18世纪(1706——1778)的著名哈萨克族民间说唱艺人玉木别泰·铁廖(Umbetey tilew[]。他父亲铁廖谙知大量的传说、故事和口头文学并能够弹奏说唱,是远近闻名的说唱家和弹奏家,被百姓尊称为阿布孜[]正如著名哈萨克族学者穆合塔尔·玛哈温(Muxtar Ma@awIn)所说的那样,在玉木别泰的生活和艺术生涯中发挥了启蒙作用的一所学校就是他父亲铁廖。可见,玉木别泰深受其父铁廖的艺术熏陶,使自己成为一名著名的哈萨克族民间说唱艺人。又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坎苏(Kengsuw)乡的著名民间说唱艺人、作曲家、阿肯阿布勒卡依尔·阿斯卡尔别克(Abelkayer Askarbek)。他生于1924年,卒于1992年,一生创作了力量dArmen)等好几首曲,谱写了齐尔肯,啊!Serkenay!)等好几首歌词,说唱了几十部口头文学。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位著名的民间说唱艺人、作曲家,除了自己的天赋以外,主要归功于其母亲图克陶(toqtaw)。他的母亲图克陶天生聪慧,能说会唱,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女阿肯。阿布勒卡依尔就是在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诲下逐渐成长为一名著名民间说唱艺人的。他不仅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说唱艺术,而且还把自己的艺术特长传递给了子女们,使他们的家成了真正的艺术之家。他有一个女儿和五个儿子,其中有农民、牧民和政府公务员,但不论他们是什么职业都能弹会唱,尤其是大儿子塔布斯(tabIs),三儿子艾外孜汗(Awezqan)和四儿子巴额道吾列提(Ba@dAwlet)已经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阿肯,经常参加一些民间说唱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

旁系亲属的传承

 

旁系亲属是指直接亲属以外在血缘上与自己同出一源的人,而旁系亲属的传承主要指亲属之间的传承,即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之间的血缘传承关系。在血缘关系传承中,除了直系亲属传承以外,就是旁系亲属的传承。在哈萨克族民间说唱艺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启蒙于自己的兄姐或叔伯。如曾经活跃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福蕴县、阿勒泰市的哈萨克族民间说唱艺人司马古勒·喀里(sIma@ul qalIy)就是在其舅母的亲自培养下背会了大量的长篇韵文作品,成为一名民间阿肯。他于1900年出生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斋桑县,于19091910年前后来到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县,以后又搬迁到福蕴县。1924年以歌手阿肯的身份参加了新疆阿勒泰艾林王立帐典礼,说唱了三天三夜,名声大震。1976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了他的诗集《生命的旋律》(Omir tol@awI)。1982年在新疆阿勒泰市的阿拉阿克(alaqaq)乡谢世。他说唱了一生,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口头文学作品,这些都与其舅母的传授是分不开的。

 

 血缘传承的历史根源

 

原始初民不是根据主观愿望和个人喜爱,而是根据自然环境的客观条件选择生存地的。农耕民族选择的是具有清晰边际的宜农板块,而游牧民族选择的则是水草丰美的宜牧板块。这些宜农板块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一个相对封闭单位。虽然这些农耕板块的自然条件相比于游牧板块而言是好得多,但其流动性却比不上游牧。就是山前山后两个村,也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事。游牧民族是“厥无恒处”,哪里有水草,就往哪里迁徙。只要有水草就有牲畜,只要有牲畜就能繁衍生息。今天这里水丰草美,人畜兴旺;明天这里水枯草败,人畜迁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游牧民族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从事牧业生产的哈萨克族仍然游牧,这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清晨,赶着牧群出去,傍晚牧归,几乎接触不到任何人。他们躺在草地上与白云飞禽絮语;他们坐在灌木丛中与树木对话;他们淌在河溪中与游鱼戏玩。牧民与大自然的感情极其深厚,在普通人眼前浮动的山川水草、花木鸟兽,在牧民眼里可能是窈窕淑女、文弱老妪、赳赳武夫、慈祥老翁。明明是无生命的无机物,却在牧民心目中是一只可爱的小绵羊、一头莽撞的小牛、一匹任性的马驹、一峰顽皮的驼羔。一顶薄薄的毡房不但在物理空间上隔离不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而且在心理空间上也形成不了障碍。撩开毡帘,大自然就会展现在眼前。春夏之际,草茂花香,莺歌燕舞;腊月寒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草原的自然美景和恶劣气候能使游牧民族的心胸更加宽阔,想像力更加丰富,而丰富的想像力能把大自然想像成一个神奇的幻境。在这种幻境中,牧民生活得无优无虑,没有任何纷争河干扰。哈萨克族民间说唱艺人正是在这种幻境中施展丰富的想像力,创作出不朽的篇章。

哈萨克族古老民间说唱艺人,尤其是早期的巴克思、吉老和萨勒-赛里说唱口头文学等长篇韵文作品时,精神极其迷狂,很快进入幻境。思维异常活跃,把英雄叙述得神乎其神。进入到幻境之后,想像力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时,他们能感受到神灵的召唤,大脑里会涌现出活灵活现的英雄形象,思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更加活跃,说唱充满着激情和神秘。一位说唱艺人一旦进入幻境,就可以连续说唱几天、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其秘密就在此。当了解到了他们所处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就不难理解其神秘的说唱天赋。这就是他们之所以把说唱技艺只传给自己的直系或旁系亲属的缘由,也是古老口头文学主要靠血缘关系进行传承的原因所在。

游牧的迁徙通常有两种原因:其一是由于战争等外部原因进行的跨板块迁徙,也就是从一个地域被迫迁徙到另外一个新地域。历史上,哈萨克族曾经有过几次大迁徙,就属于该种性质。其二是由于季节等内部原因进行的时令性迁徙,也就是在同一板块范围内进行的季节性迁徙。牧业虽然不像农业生产那样有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的严格区分,但也有近似的地方。一年四季不能待在一处,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时令性的巡回游牧。春天接羔,秋天打草;夏有夏牧场,冬有冬窝子。这时令性游牧生活生成出具有时令特色的草原文化。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每年至少有3次聚会:“岁正月,诸长小会于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显然,古代匈奴人的聚会与游牧的时令性有关。正月正值北方的冬季,天寒地冻,牲畜瘦弱,只好在单于的宫廷里进行小型的聚会;五月是北方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要祭祖、祭天、祭神,以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因此要举行由各方首领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聚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羊肥马壮,牧民要宰杀牲畜,操办喜事,草原沉浸在欢乐之中,因此单于要借机举行盛大聚会收纳课税、犒劳将官。

哈萨克族的游牧地是天山和阿尔泰及阔克奇套山的中间地带,西至里海,主要有伊犁、额尔吉斯、楚、锡尔和乌拉尔等河流,四季牧场就坐落在河流两岸和山前丘陵地带。游牧的一般规律是春天在山前坡地上的春牧场放养到5月底,接完羔、剪完春毛,便慢慢地向山上的夏牧场迁徙,一直迁到雪线。在这里度过全年最好的季节——草原天堂。挤奶打油、晒制奶酪,牲畜悠闲地吃着嫩绿的牧草,牧民喝着醇香的马奶酒淘醉在大自然的恩赐之中。夏牧场是举行集体活动的好季节,一般举行不同规模的阿肯弹唱、民族游戏等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活动。8月底,在雪线的驱赶下不得不往山下回迁,来到山前地带的秋牧场。在这里要对牲畜进行剪毛、配种、药浴、分群,做越冬的准备。秋季也是草原的收获季节,售卖牲畜及畜产品,换取生活必需品。在这里要举行割礼、婚礼等家庭喜事,宰羊杀马,宴请宾客,欢庆一年的丰收。随着寒霜风雪的来临,牧民赶着越冬的牲畜进入位于河流两岸或避风山坳的冬牧场,度过全年最艰辛的季节。

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人少畜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寄托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的感情,不是在静谧的书斋里,而是要在以苍穹作幕、以草地为台、以游牧者为互动对象而进行。一部口头文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就是说唱艺人与听众共同创作的过程。说唱艺人根据每一段唱词在听众中得到的肯定或否定、喜爱或厌恶等方面的情绪回应,及时地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增删、补充和修正。一部口头文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若干代艺人的说唱,会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历时版本;一部口头文学在同一时期只经过不同艺人的说唱,会形成具有个体特色的共时版本。不论是历时版本,还是共时版本,都离不开听众的参与和艺人的再创作。说唱艺人是民间的,来自普通的游牧人家,必定受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形成具有游牧生活特色的说唱形式和传承方式。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几个或十几个世纪之前问世的口头文学,是因为它拥有适合于自身发展延续的传承方式。

 

注释:

 


参见拙文“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萨勒-赛里”,《民族文学研究》, 2003年第4期。
[]为了让更多的学者参考引用,本文出现的哈萨克语一律使用国际通用的突厥语拉丁字母转写。
[]“阿布孜”是“abIz”的音译,含有预言家、明察秋毫者、知识丰富者、占卜者等意。
[]本文作者20031 012日访问了新疆新源县坎苏(Kengsuw)乡的哈萨克族著名民间说唱艺人、作曲家阿肯阿布勒卡依尔·阿斯卡尔别克(Abelkayer Askarbek)的大儿子塔布斯(tabIs)、三儿子艾外孜汗(Awezqan)和四儿子巴额道吾列提(Ba@dAwlet)。
[]本文作者20031 012日访问了新疆新源县坎苏(Kengsuw)乡的哈萨克族著名民间说唱艺人、作曲家阿肯阿布勒卡依尔·阿斯卡尔别克(Abelkayer Askarbek)的大儿子塔布斯(tabIs)、三儿子艾外孜汗(Awezqan)和四儿子巴额道吾列提(Ba@dAwlet)。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