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级博士生】芦信珠:朝鲜族农民作家朴善锡小说的批判意识研究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29  作者:芦信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朝鲜族农民作家朴善锡小说的批判意识研究

  芦信珠

 

  导师姓名及职称:张春植 研究员

  系 别:少数民族文学系

  专 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 究 方 向:朝鲜族文学

  2015年4月

 

  中文摘要

  朝鲜族著名农民作家朴善锡,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遭遇的悲愤感,穿梭于现实与历史之间,对残酷的历史和荒诞不堪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剥笋式的嘲讽与辛辣的讽刺和批判。通过他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农民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历史的极端关注与批判的背后,掩藏着作家对社会历史的强烈责任感与对农民悲天悯人的浓浓之情及和谐社会、美好人性的呼喊。朴善锡的批判既是对不公平之事、为非作歹之人以及愤恨之感的无情揭露与指正,又表达了对规范化权力秩序和均衡文化发展模式的期待。

  本论文主要运用心理学、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美学等理论,选取社会历史批评、文本细读等方法,采用宏观描述与个案精析相结合的策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朴善锡小说中的批判意识加以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朴善锡小说批判意识的起因。苦难与斗争并存的革命历史与社会现实,塑造的斗争精神、苦难记忆和反思精神为朴善锡批判意识奠定了社会基础。富农身份遭受的歧视以及文革记忆是其批判意识的主要生活来源。跨越“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双重身份,为朴善锡底层反思意识提供了民间立场和批判精神。

  第二部分论述朴善锡小说如何通过历史体验把伤痛形象化,解构与批判政治运动。朴善锡的政治运动类小说贯穿着四个主题和线索:一是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与贫困的农村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以此来思索共产主义的“乌托邦”与现实“异托邦”的诡异;二是以革命之名行驶暴力之实、以集体的名义来做个人之事,批判革命的暴力与权力的泛滥造成的农村灾难;以此来揭示与批判在革命与权力之下,人性遭受的无情蹂躏以及个体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异化;三是展示在暴力、饥饿和权力的挤压下,作者通过能动个体和普通群众的生活智慧和生命体验,重新构建了乡村社会秩序、反思了生存伦理、生命价值的意义以及对人性为善的期待、也给人性的自我生存和自主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第三部分论述了朴善锡借助于农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对当前的社会问题和农民精神文化的迷失进行批判和反思。社会腐败的泛滥、官僚的权力滥用组成的自上而下的权力渗透与底层群众对关系的营造、权力的迎合或忍耐的自下而上的衔接,构建了一个权力之网。而农民在改革浪潮、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不仅集体化的精神文化被个人主义反转,而且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旧俗也渐渐抬起头;还有失陷于市场的小农意识和经济理性对农村生活的侵蚀、女性对权力的追求和对男权的瓦解等。朴善锡从“破”与“立”的两个角度,表现对整肃官员腐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和塑造健康农村文化氛围的思考和愿望。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朴善锡小说批判策略的运作。强烈的批判诉求与内心苦难的倾诉欲望,使得朴善锡直接采用了二元化叙事的写作手法,在凸显直观揭示和强烈对比下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外,还设置了一种主次框架共存的艺术化设置。黑色幽默式反讽通过讽刺的刻画与荒诞的书写展示出来,不论是荒诞怪异的人物、戏剧化的故事情节还是讽刺、诙谐的语言运用,都给人一种苦中作乐和笑中带哭的余味。另外,不论是人物形象的狂欢化还是语言叙述的狂欢化,都给人一种盛世虚幻与现实写真的比拟性,狂欢化叙事增添了颠覆现实规则和解构生活秩序的效果。

  关键词:朝鲜族;朴善锡;农民作家;批判意识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