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魁立:退而不休的民俗大师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2-30  作者:陈曦

半路出家:迷恋民间文学

  学生眼中的刘魁立,是一个极好的老师,谦虚和善,讲起课来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生动幽默。但谁能想到,今天这个学术造诣如此深的人,却是半路出家。

  “我在国内学的是外语,毕业留校后是外语语法教员。学校派我去苏联学习时,本来也是让我读语言教学法的,衣服都按硕士生的标准发下来了。可是我考虑到自己的程度,最后还是主动要求转为本科生。我还清楚地记得,因为这样一来,留学时间就变长了,衣服不够穿,只好自己又去买了一身。”谈起那段50多年前的往事,刘魁立兴致盎然。

  刚进莫斯科大学,刘魁立就深深爱上两门课,一门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另一门就是俄罗斯民间文学。并且出于对民间文学的迷恋,他二年级时的学年论文写的就是有关民间故事的。“我还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故事家安娜·尼古拉也夫娜·科洛里科娃的中国儿子呢!”刘魁立显得很骄傲。于是顺理成章,“读研究生时我就选择了民俗学作为我的主攻方向。”

  深入田间:寻访民俗文化

  “在苏联读书的时候我就利用假期参加民俗考察团。先前没有留学生参加过考察团,因此在出差办手续的时候还添了不少麻烦。”刘魁立笑着说。从罗涅州安那区的老托以达村到临近芬兰边境的卡累利亚地区,这个勤奋的中国学生一直不畏艰辛地追寻着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

  “有一次,我们下乡搞调查,一路上都下着大雪。车子没走几步就在一个小坡上熄火了。我们几个男生下来推车,好不容易让车子重新发动了,可谁知它竟突然向后倒起来,我被撞倒在地。所幸我的身体是在两个车轱辘之间,并没有被车轱辘轧着。车子还是不停地后退,我就紧紧地贴在轮子上,跟着它走,这才算捡回了一条命。”已经72岁的刘魁立对青年时期那段惊险的经历记忆犹新。

  留学归国后的刘魁立,寻访民间文化的脚步更是不曾停息。他多次到黑龙江各地对满族、朝鲜族、回族、赫哲族进行民间文学的调查和搜集工作。他还深入观察和了解生活在新疆、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区的许许多多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的文化历史。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能用的只有笔和纸。一次,我们借到一台美国二三十年代制造的录音机,机器有几十斤重。扛到乡下,电压又不稳,录音机走走停停,几乎无法工作。于是我们又专门借了一个稳压器,这个铁疙瘩比录音机还重。我和一位年岁比我大的先生用一根长木杆抬着这两个宝贝,身上还背着行李,就这样一村一村地采访、调查。”

  一次次历经艰辛,刘魁立说,是对民俗学的热爱和作为一名民俗学家的责任感一直支撑着他。

  退而不休:为国家多做实事

  “每当看到各个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时,我都异常兴奋。好像又在我面前打开了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宝库!他们是我的同胞,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把世世代代流传的文化遗产搜集起来加以整理、研究,使其优秀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一系列的头衔,注定刘魁立是个格外忙碌的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我最重要的工作,故事研究我还在继续做;有时也去中国艺术研究院讲几堂课;因为我是文化部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他们有事也会找我。其实十几年前我就退休了。只是一直闲不下来,这样也挺好的,能为国家多做些事,我很高兴。”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个人资料

  刘魁立,1934年出生,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1年获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历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主编。

 

文章来源:人民网-市场报2006年12月22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