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魂牵梦绕《玛纳斯》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09-24  作者:张晓华

 

      100多年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公开断言:“印第安人部落民族文化生活在美国文明的影响下正日渐衰退,他们的技术和语言正在消失,他们的制度也在解体。今天还可能搜集的事实,再过几年之后将无从发现。”

      摩尔根的预言在今天的美国已成为活生生的事实,古印第安文明已成为历史的绝唱,昔日辉煌的传统文化,已成为遗留在历史长河中一个永远无法破译的梦境!

      一个世纪过去了,在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中,出现了第一位研究本民族口头传统文化《玛纳斯》史诗传唱者——“玛纳斯奇”的博士。为了对传统文化的骨血、文化根脉进行透彻的诠释和传承,他的足迹遍及整个新疆!他说,古印第安文明的消亡,是历史向我们敲响的警钟——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魂牵梦绕《玛纳斯》
本报记者  张晓华

      中央民族大学家属楼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斗室,是41岁的新疆柯尔克孜族首位博士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租用的卧室兼客厅。屋子与阳台的书柜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闷热的天气,仅靠一把摇头风扇纳凉。他的夫人托汗·依莎克说:“地方小了点儿,为了支持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读博士,我们一家放弃了新疆100多平方米的住房。”

      2001年7月,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民族文学所,拜我国《玛纳斯》研究权威郎樱为师,主攻玛纳斯奇(演唱《玛纳斯》的艺人)的研究。那段时间,许多亲友都不理解他:“放着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的官儿不做,去当哪门子的学者?一定是哪根筋搭错了!”“托汗·依莎克爱慕大城市,一定是她撺掇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到北京去的……”

      托汗·依莎克委屈地说:“刚到北京,我们谁也不认识,生活也不习惯,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亲友……乡亲对我们有误解,哪会知道我们的苦衷。”

      现为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的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与夫人托汗·依莎克不仅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研究《玛纳斯》的最佳搭档。他们在新疆文联时,共同著书立传,著有《居素甫·玛玛依评传》等书籍。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说:“托汗·依莎克是《玛纳斯》杰出演唱传人居素甫·玛玛依的侄女,我们的结合,冥冥之中好像注定是为了研究《玛纳斯》。”

 

      新疆文坛用汉语翻译和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的文艺作品很少,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才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在记者面前的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身穿条纹T恤,青春而朝气。“我刚参加了8月25日新疆阿合奇县《玛纳斯》口头传统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回来。”

      对于口头传统研究基地,记者略有耳闻。这是继内蒙古、西藏、四川、青海之后的第5个,属新疆首家。但为何要在阿合奇县建立《玛纳斯》口头传统研究基地?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说:“阿合奇县是居素甫·玛玛依的故乡,是《玛纳斯》史诗在我国最重要的流传地,有着悠久的《玛纳斯》演唱传统和广泛的民间基础。20世纪阿合奇县就出现过3个大师级的‘玛纳斯奇’:额布拉音·阿昆别克、巴勒瓦依·玛玛依(居素甫·玛玛依的哥哥)和居素普·阿昆阿帕依。如今阿合奇县的‘玛纳斯奇’也不少,他们包括各年龄层次,能演唱不同唱本,并依然活跃在民间,当中不仅有像居素甫·玛玛依这样大师级的‘玛纳斯奇’,还有10多岁的孩童。”

     “在阿合奇县建立《玛纳斯》口头传统研究基地,不仅对《玛纳斯》史诗的抢救、挖掘、保护和深入地研究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传承和弘扬柯尔克孜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将每年对《玛纳斯》口头传统研究基地进行跟踪调研,并利用网络将《玛纳斯》等民间口传文化宣传出去,形成民间文化数字共同体,为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从事《玛纳斯》的抢救、挖掘、保护工作已有15年。1990年5月,他由新疆工学院外语教研室调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始从事《玛纳斯》史诗、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翻译工作。

      当外语教师,怎么又会到民协搞起《玛纳斯》的翻译、研究工作呢?

     “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啊!”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回首着往事——

      1986年,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英语系,按成绩他可以留在上海,但根据当时哪来哪去的原则,他被分配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办工作。但阿地里·居玛吐尔很想当老师,培养家乡的外语人才。他的请求得到批准后,分配到了新疆工学院外语教研室任教。教公共英语课很轻松,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开始利用课外时间搞文学创作。

      不久,在《民族作家》、《民族文学》、《新疆日报》等报刊上,经常能看到一个叫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人刊登的诗歌、散文,还有他用汉语翻译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文学作品。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才华,引起文坛关注。

     “那时我33岁,不知什么是疲劳。为搜集、整理、研究柯尔克孜族口头文化传统与《玛纳斯》史诗的流传,足迹遍及全疆”

      1989年底的一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发俊,走进了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寝室。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同志,我们想调你到民间文艺家协会去工作,《玛纳斯》工作的研究,缺少你这样既懂汉语,又懂外语,还懂哈萨克语和柯尔克孜语的作家兼翻译的人才,《玛纳斯》要与国际接轨,新疆民协需要你!”

      校方也竭力挽留他:“我们工学院外语教研室的少数民族英语教师,也只有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一个,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人才!”“少数民族的外语人才可以再找,但既懂外语,又懂汉译柯、哈语文学作品的人不多。”双方一番争执,几经磨合,为顾全大局,校方只好忍痛割爱。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于1990年5月正式调到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始搞《玛纳斯》的研究。他于1995年11月当选为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2001年11月又连任第四届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1月到2002年先后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届、第六届文联副主席;从2001年1月到2004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所有的一切经历,都是围绕《玛纳斯》的。

      回想在新疆的那段日子,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当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期间的苦与乐。“那时我33岁,不知什么是疲劳。为搜集、整理、研究柯尔克孜族口头文化传统与《玛纳斯》史诗的流传,足迹遍及全疆。”

      柯尔克孜族是游牧民族,喜欢骑马,弹奏考姆孜琴,在大山里歌唱他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玛纳斯》。千百年来,他们相信《玛纳斯》的灵魂还活着,他会护佑柯尔克孜族人摆脱困境,消灾祛病。《玛纳斯》由柯尔克孜族人民集体创作,靠口头演唱,世代相传。为搜集、整理、研究柯尔克孜族口头传统文化与《玛纳斯》史诗的流传,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不仅要深入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乌恰县,还要跋涉到天山以北的伊犁昭苏县柯尔克孜族民族乡——夏特乡等地。乌恰县在帕米尔高原上,那里到处是崇山峻岭,冰峰雪路,柯尔克孜族牧民就零零落落地分布在大山的沟沟缝缝里。为了找到一个“玛纳斯奇”,往往要骑马、翻山、越岭。沿途没有人迹,只有马蹄声敲打着寂静的山谷。马背上总托着几个馕、一壶水,沉甸甸的马料,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挎包里装着搜集到的记录材料。饿了啃几口干馕,渴了喝几口雪水,遇到雪崩、迷路是常事。他说,骑马50公里比坐车500公里都累得多。

      马背上的辛苦,为他带来丰硕的成果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在考察中发现,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族人,至今仍保留着古老游牧部落制度的遗风。如:过去部落首领(“比”)是世袭的,掌管部落内部大事。每一个部落都由数量不等的基层组织(“阿依勒”)构成。现在柯尔克孜族仍有传统的部落观念,依然将牧村叫“阿依勒”。

     “柯尔克孜族有一个谚语:不知道自己7代祖先的名字,就等于是孤儿。因此,7代祖先构成了一定规模的分支部落,每一个部落都以该部落的祖先名字命名。每一个柯尔克孜族部落,无论大小,都以口头形式讲述和传承本部落的产生和发展史,而且都有专门讲述本部落‘系普散吉拉’(即柯尔克孜族口头传统中内容古老、形式独特的一种文体)的民间艺人‘散吉拉奇’。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柯尔克孜族受外来影响相对较小,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人较好地保存了柯尔克孜族口头传统文化的精华,《玛纳斯》史诗和柯尔克孜族其他一些传统史诗的表演、民间即兴歌手的演唱、阿肯对唱、考姆孜弹唱、以及民间部落‘系普散吉拉’讲述、民间故事讲述等活动长盛不衰。”

      在色帕尔巴依乡和苏木塔什乡,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了解到:在近年举办的各类民间活动中,《玛纳斯》史诗的演唱传统仍然是阿合奇县民间文化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乡分别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以考姆孜琴弹唱为主要内容的“民族音乐之乡”和“猎鹰之乡”。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仅阿合奇县就走了30多个自然村、50多个牧民点,搜集了大量柯尔克孜族口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采访了4位大师级的“玛纳斯奇”,并与演唱《玛纳斯》史诗的“玛纳斯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说:“我的一生与‘当代荷马’居素甫·玛玛依有缘。我们同是阿合奇县人,我小时候就十分仰慕他。11岁时,正值‘文革’,《玛纳斯》史诗被打成‘毒草’,居素甫·玛玛依被打成‘里通外国分子’。我的在公安局工作的父亲悄悄地把大师接到家中,请了几位朋友,一块儿听他演唱英雄《玛纳斯》出征——”

     “金刚宝剑,寒光逼人,月牙战斧,叮当做响。手中的盾牌闪光耀眼,头上的铁盔像一座高山。呼出的气息好似旋风,眼睛里迸射出两团火光……”

      雄浑的史诗故事在居素甫·玛玛依充满激情的演唱中展开。第一次近距离聆听居素甫·玛玛依一宿的演唱,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仿佛听到了枪搠甲胄之声,仿佛见到了劲敌山岳般扑来之势,与歌手一起融进了史诗的情境之中。多少年后,当年的那位仰慕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已成为研究《玛纳斯》史诗的专家,他再次来到大师的身边,向他请教。

 

      柯尔克孜族出了第一个博士,哈拉奇乡举行庆祝活动,居素甫·玛玛依与会祝贺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从《玛纳斯》史诗工作组上世纪60年代的调查记录资料,并根据自己从1994年以来多次对居素甫·玛玛依和相关“玛纳斯奇”补充调查采访的结果发现,1920年之前出生的10位“玛纳斯奇”,只有今年87岁的居素甫·玛玛依健在;1920年至1940年之间出生的18位“玛纳斯奇”,只剩下两位健在;1940年至1960年出生的“玛纳斯奇”,也只有3位,《玛纳斯》演出的萎缩拉响了警报。上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玛纳斯奇”大多比较年轻,出现像阿不都别克·奥斯坎那样的后起之秀。(13岁开始演唱《玛纳斯》)

      其实,在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心中,酝酿着另一个计划。每次调查的结果都令他担忧,为了拯救快要遗失的民族传统文化,为了对传统文化的骨血、文化根脉进行透彻的诠释和传承,他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他决定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民族文学所去读博士学位。他说,古印第安文明的消亡,是历史敲响的警钟。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参与了8部18卷《玛纳斯》的出版和翻译工作,这些都为他读博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时4年的学习期间,他写下了4部专著,发表了16篇论文,他的合作专著《〈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甫·玛玛依评传》2004年2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天山文艺奖”优秀作品奖,他也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评为2001~2002年度“优秀研究生干部”。2004年7月,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玛纳斯奇研究——以新疆阿合奇县田野调查为例》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专家答辩,获得文学博士学位。8月底,他踏上回归的路程。

      在家乡阿合奇县哈拉奇乡哈拉奇小学的校园里,格外热闹。主席台上,德高望重的新疆文联名誉主席居素甫·玛玛依向人们宣读着他对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的祝词:“希望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身体健康,愿天上的雄鹰呵护你,愿暴风雨不能伤害你,愿你为柯尔克孜族做出更多的贡献,愿玛纳斯的灵魂保佑你!愿圣人时时陪伴在你身边。”县文工团表演了精彩的歌舞,许多诗人纷纷上台朗诵。百姓们则用民间竞技叼羊、摔跤、鹰猎、马上角力等形式庆祝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获得柯尔克孜族首个博士学位。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戴着柯尔克孜族的毡帽,披着褡裢,身穿亲戚送的手工编织的驼绒大衣,骑在白马上,接受家乡人民的最高礼节。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柯尔克孜族的骄傲!他不会忘记肩上的重托!《玛纳斯》早已使他魂牵梦绕。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信息中心2006-5-17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