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报告——专题报告二:中国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4-02-06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党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主动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构建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开展文化发展评估都应以此为基本原则和根本遵循。

   1.坚持人民至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人民创造并且服务人民,在价值导向上坚定地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发展评估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是否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人民为创作主体和服务主体当作检验标准,并由人民来做“评判者”和“鉴赏家”。

   2.坚持自信自立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发展评估应坚定文化自信自立,用具体指标提炼新时代文化自信自立的要素和表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3.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才能把握方向,创新才能引领时代。文化发展评估应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发展文化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突出对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的测度。

   4.坚持问题导向 

  落实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进程,需要清醒判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瓶颈,随时破解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文化发展评估应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制约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难题,敢于应对亟待研究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用好指标设计的“增量”“规模”“程度”“效率”等不同测度标准,引导文化繁荣发展。

   5.坚持系统观念 

  文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性概念,不仅涵盖古今中外等不同维度,还包括文化资源、文化制度、文化机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等不同要素。文化发展评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获得文化认同、实现文化引领、推动文化传承、促进文化交融等方面,且彼此间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文化发展和进步。

   6.坚持胸怀天下 

  文明的生命力在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文化的开放包容。文化发展评估既要立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应胸怀天下,体现并鼓励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助力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获取丰富文化营养,从而提升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

   (二)基本理念 

  本研究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工作的开展将重点体现以下三方面理念。

  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研究将保护、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目标,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纳入指标体系。

  二是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坚持将树立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放在核心位置,在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文化、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新创造,助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推进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三是倡导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本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的立场、开放包容的方向,倡导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一)指标说明 

    1.关于旅游指标的说明 

  从国内看,无论是文化和旅游部的机构设置,抑或《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口径,均表明文化与旅游高度相关,有必要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从国际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游客通过旅游和游览文化场所,可以了解代表价值观念和历史背景的人民生活方式、文化遗产和艺术,也可以体验其中的差异性。同时,文化可以通过旅游等形式产生经济效益,推动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统计框架中将旅游作为文化的相关领域。鉴于文化与旅游的密切关联,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在文化吸引力部分纳入“旅游人次”指标,在文化影响力部分纳入“居民人均文化及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及增长率”指标,背后的逻辑是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吸引目标群体前来旅游,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消费又是文化影响力的体现。

   2.关于指标测算的说明 

  文化发展评估指标的计算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指标赋权。初期采用逐级等权法,后期根据评估客体采取德尔菲法灵活调整各级指标权重。第二步,指标无量纲化。对各级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第三步,计算文化发展指数。各级指标根据评估模型加权汇总后得到文化发展指数。

   3.关于指标数据获取方式的说明 

  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数据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获取。一是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或测量量表,开展调查,获取一手调查数据。二是检索国内外相关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研究报告、数据库等,获取二手统计数据。三是根据公开资料,自行收集整理并经过结构化处理后,得到所需数据。

   (二)未来展望 

  第一,区别于既有将数据可得性作为指标选取主要原则的“数据驱动”的文化发展相关评估指数,如文化发展指数、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全球创意指数等,本研究中的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坚持“目标驱动”,为实现2035年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标选取力图做到既具有世界先进文化的普遍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指向。未来将重点研究此部分指标的测量方式,并基于指标体系计算文化发展指数。

  第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相应地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时代所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各类文化主体将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精品力作,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将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得到极大满足。届时,评估指标也需更加凸显高质量导向。

  第三,关于评估结果的应用,未来将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评估目的,编制评估报告,发布评估结果。评估报告包括但不限于评估背景、评估目的、评估意义、评估方法、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等。评估主体可适时发布评估结果,发布时间、地点、公开范围等由评估主体根据评估目的决定,并跟踪反馈评估结果发布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2-02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