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专家学者在京研讨“一带一路”与民族发展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06-23  作者:记者李翠

  中国民族报讯 (记者李翠) 6月11日,由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承办的“首届中国南方民族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上海、云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媒体的近30名代表,围绕“民族走廊与区域交融”“‘一带一路’与南方民族、社会”两个主题进行了交流。

  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乌小花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主题。围绕社会发展的主题,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北方民族与社会发展论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届中国南方民族与社会发展论坛的召开,将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论坛设置了“专家报告”环节。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荣、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熊坤新、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盛邦和、上饶师范学院教授刘佩芝、《民族论坛》主编龙晔生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刘荣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的一些民族经历了“直过民族”“跨境民族”的身份转变,如今又被置于“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背景下。这种飞速发展,得益于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开展,得益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搭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过程中,云南应继续贯穿“团结”“进步”“示范”这三大主题。“‘一带一路’建设到哪里,团结和进步、产业发展、文化交流、职业教育培训也都要跟到那里。”刘荣说。

  孙英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阐述了如何涵养健康大国国民心态。她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涵养健康的大国国民心态必然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坚定的价值导向。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根红线,需要从理论研究、政策融入、国民受惠等层面,在人们的内心产生观念共振,在这个过程中,健康的大国国民心态方可自然形成。

  熊坤新的报告围绕“民族问题对‘一带一路’的挑战”这一主题展开。他从国际视野来审视民族问题对“一带一路”的挑战,如恐怖主义与民族问题的交织、境外反华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的合流、国外非法组织和跨国犯罪分析对民族因素的利用等。针对这些挑战,熊坤新提出的应对之策有: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族人民利益均享机制,建立相关国家和各民族精英共同参与的“一带一路协调委员会”,建立“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同参与、互利共赢、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理念,共同联手严厉打击“三股势力”,通过“一带一路协调委员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对比我国与国外的一些多民族国家,盛邦和指出,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当前的大发展,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的中华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基础。盛邦和认为,畜牧文明、农业文明、工商文明构成了当前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还要重视海洋文化在发展东亚市场圈中的促进作用。

  刘佩芝从社会学的角度,介绍了赣南客家婚俗文化内涵及其作用。她指出,婚俗作为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原传统习俗的影响,形成了遵守传统礼制的文化现象。其文化内涵在当下具有教化青年、维系家族联系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

  龙晔生从南岭走廊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阐述了南岭走廊民族区域平等发展的概念及路径。他指出,在南岭走廊地区的发展中,存在着区域协作起步早但提升慢、区划政策差异割裂导致区域贫困加深等现实问题。围绕这些现实问题,龙晔生提出,要在片区扶贫和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中,探寻南岭民族文化圈区域平等发展的路径。为此,他建议建设文化边区扶贫开发管委会,以缩小民族与区域间的差距为原则,探寻省际边界协调发展模式和区域协同合作发展模式。

  围绕“民族走廊与区域交融”“‘一带一路’与南方民族、社会”这两大主题,论坛共收到60余篇论文。在论坛的“分组讨论”环节中,与会代表立足区域发展,联系现实问题,从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角度,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积极建言献策。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7年6月16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