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格萨尔》研究要超越文本关注传统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5-04-23  作者:朱羿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效性工作,重在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重在落实保护措施,要因地制宜,不脱离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采取就地保护、分散保护和集中保护等综合保护方法予以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族《格萨尔》说唱”中期总结及规划会议上表示。

  4月11—12日,这一关于土族《格萨尔》整理、保护与研究进展的会议在西北民族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就《格萨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格萨尔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恩洪表示,《格萨尔》说唱正处于十分严重的濒危状态。加强对原始材料的保护迫在眉睫,要进一步加大《格萨尔》说唱文本的数字化建设力度,关注《格萨尔》研究人才的培养。

  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王国明说,《格萨尔》史诗是一部百科全书,内容丰富,要推进跨学科研究和联合攻关。同时在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文化的变异加以引导。

  诺布旺丹认为,《格萨尔》史诗超越了文学范畴和民俗学研究范围,它是母语文化的载体、本土知识的载体、民间宗教信仰的载体和民族族群记忆的载体,也是民族艺术创作的源泉。对于《格萨尔》研究要注重格萨尔研究理论范式的转换,即要超越文本,关注传统。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