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多学科视野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莱顿大学“在非西方世界记录口头传统”学术研讨会述要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8  作者:尹虎彬

  近日,主题为“在非西方世界记录口头传统”的学术研讨会在荷兰菜顿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荷兰莱顿大学莱顿地区研究所主办,莱顿大学、芬兰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协办。会议特别邀请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档案馆馆长劳里,哈维拉赫提教授、法国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尼古拉,雷维尔女士作了演讲,会议由荷兰莱顿大学莱顿地区研究所副教授范恩赫伦藿芬博士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编审、所长助理尹虎彬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莱顿聚集了许多东南亚地区的濒危语言和口头传统研究学者,他们围绕口头传统田野作业和数字化、档案化工作进行学术研讨。会议邀请中国、英国、菲律宾和芬兰学者作主旨发言。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多学科视野下的口头传统研究和非两方传统的地方性田野经验,希望从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汲取理论和方法论营养。此次活动为期3天,学者参与踊跃,发表演讲者达20人。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口头传统的采录、档案化和价值判断”。尹虎彬以“口头传统的记录与档案化:研究与学科间探讨”为题,对中欧协调研究项目作了介绍。哈维拉赫提和尼古拉,雷维尔分别以“芬兰、俄罗斯关于阿尔泰神话史诗的联合田野调查项目”和“音声的文学:创编、记忆和传递”为题作了演讲。芬兰文学学会尤卡,萨里宁的“芬兰一卡雷利阿口传诗歌的搜集、出版和数字化”,马克思-普兰克学院杰奎琳,林格尔斯玛的“语言记录中的技术”的演讲从技术层面上探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问题。据悉,目前关于口头传统的在研项目中,影响较大的有盒l5桥大学马克·都灵的“世界口头学项目:一种社区记录的开启”、莱顿大学丹尼拉,默罗拉的“在研项目的反思——非洲口头文学,新媒体和新技术:研究与记录的挑战”、弗吕斯科科学院恰尔德,克拉夫的“俄罗斯联邦濒危语言和档案馆”等。此外,关于中东、中亚和荷兰移民社会的口头传统,与会者都有精彩的论述,还围绕口头传统演述、采录、归档和文献整理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这次中、芬、荷三方合作项目将围绕口头传统田野采录和数字化资料库建设这一课题,分别在各自国家举办讲习、研讨和夏季培训类活动。

  学术界普遍感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口头传统和语言不同程度地处于濒危境地,出于这种共识,许多机构开始着手搜集和保存这些口头传统。全球化和现代化时刻威胁着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民俗学档案馆的作用就是要创造环境来保存和保护共同的人类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活态民俗传统收集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为了完成这个使命。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化(民俗学、民间音乐、传统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年轻学者参与。

  “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资料库”享誉世界,其库藏非常丰富,由巨大的手稿库、录音资料库、录像库、照片库构成,各种资料保存得相当完好。该资料库向国内外学者、研究机构和媒体开放。资料库的工作人员除制作卡片索引、分类归档之外,还承担项目,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与该档案馆有着长期的学术联系。双方在口传史诗研究以及口头传统资料库建设方面将有进一步合作的前景。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1-05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