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格萨尔史诗研究新典范
读《艺人、文本和语境——文化批评视野下的格萨尔史诗传统》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5-07-25  作者:陈锦萍

  《格萨尔》以其传承时间之久远、流传区域之广阔、内容意蕴之丰富,成为世界史诗保护序列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近年来,格萨尔研究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灿若星辰,在国际学术界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的关于格萨尔研究的著作,仍单纯停留在对文本的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和对说唱艺人的保护等浅尝辄止的阶段,纵然洞幽察微,但仍是静态分析。

  2014年1月,由著名格萨尔研究学者诺布旺丹博士撰写、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人、文本和语境———文化批评视野下的格萨尔史诗传统》正式出版面世。这是一部学界对于格学研究逐渐跳出单一的文学路径而开展多维度研究的典范之作。作者从现代民族志、人类学、文艺发生学等学科前沿的思想成果中吸取养料,来观照格萨尔这一古老而奇异的文化现象。全文以“艺人”“文本”“语境”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分三个篇章进行阐述。

  艺人篇中,作者首先对格萨尔故事歌手及其身份进行再检讨,其次是对格萨尔故事演述人,即艺人之称谓与类型的阐释及批评。再次,是关于格萨尔故事歌手的田野个案与发微。旺丹博士利用多年的田野访谈资料,尤其是对“智态化”叙事类型的艺人丹增扎巴的创作始末和90后大学生艺人斯塔多吉的现实及困惑进行阐发。

  文本篇中,从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即藏族的原初诗性思维与前史诗时代;从诗性到理性:《格萨尔》史诗的文本化历程;伏藏《格萨尔》史诗文本形成及其特点;伏藏文本中的“智态化”叙事模式。

  语境篇中,分别对不同历史时空下的《格萨尔》史诗诸形态、佛教化与书面化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传统、后现代社会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传统、当代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多重价值及其保护实践以及对于《格萨尔》命运的当代思考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考。

  该著作之所以不同于一般读物,除了其独特的、动态的研究范式以外,更多的还是在于作者对格学未来发展与走向的一种深切人文关怀。正如著名作家阿来先生在此书的序言中所评价的那样,“格萨尔史诗可以说是一部藏族人的心灵史,其流传与艺人的特殊生存状态本身自然就构成了一种特别的‘社会事实’”。此著作,作者从诸多艺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入手,以叙述体加以呈现,详细地呈现了这种具有特殊性的社会事实,结果自然就构成了“关于一部伟大的心灵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由那些看似寻常,却通灵一般的民间艺人所传布的‘民族志’”。

  好读书,读好书。《艺人、文本和语境》真可谓《格萨尔》史诗这一种口传活态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思辨无处不在,读罢受益匪浅。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2015年4月24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