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大先]引导研究潮流 推动学科发展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27  作者:刘大先


  今年10月份,《民族文学研究》即将迎来创刊30周年的日子,那时我到编辑部工作正好10年了。

  新世纪以来的这10余年,是民族文学研究拓宽研究领域、融汇多元方法、提升理论、挖掘材料的时期。其中,作为本学科全国唯一的一份权威性刊物,《民族文学研究》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发表平台和交流场域、团结相关学科学者,我刊为这一边缘的二级学科同主流学科的对话探索了可行性途径。

  《民族文学研究》一开始就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并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摸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刊道路。

  首先,强调阵地意识与主动引导。 我刊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办刊方向,牢固树立党和国家的舆论宣传、智囊参考的意识,并以之为准绳,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阵地。我们基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并坚守国家级学术刊物的话语地位,牢牢以全球眼光、中国气象、本土关怀、民族特色为旨归,主动引导研究潮流,推出学术新锐新作新动向,在学科内一直处于前沿和领先的位置。在具体工作中,不务空论,扎实研究具体问题。在编发稿件中注意倡导有学术生长点的话题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个案研究,比如曾经开设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专栏、经典作家作品专辑、口头传统的理论译介等,因为切中时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要害,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而持久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联络海峡两岸民族作家与民族文学批评界的交流互动中,我们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

  其次,注重培养编辑素养和服务奉献精神。长期以来,我们编辑部只有四位编辑。作为学者型的编辑,除了承担编辑工作之外,我们还要承担科研工作。而少数民族文学内容庞杂,涉及不同族别、语种、年代、文类乃至文化观念,这就要求编辑有着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素养。四位编辑民族不同,所学专业不同,但是常常能求同存异、共同协商,有着良好的工作氛围。

  作为一个服务性的学术工种,“为他人做嫁衣裳”是编辑的本职工作要求,无需多言。为搭建平台,刊物每年都与地方院校合作举办大型多民族文学论坛和中小型座谈会,从会议主题的确立到具体会务的操作,编辑都尽心尽力做好服务。我们还注重与各民族作者建立良好、互动的学术联系,培养各民族作者,联络各领域研究者,形成稳定的、逐渐扩大的作者队伍。我想这是刊物这么多年来能够在本学科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且越来越获得相邻学科认可的关键因素。另外,《民族文学研究》编辑工作具有一些特殊性,比如少数民族出身的学者尽管有一定的学术见解,但可能许多汉语表述并不规范,这就需要编辑耐心进行逐字加工。如果涉及突厥学、藏学、蒙古学等专门学科的,我们实行专家把关。

  再次,严守学术规范与严谨态度。我刊始终把学术严谨与规范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严格执行三审制度、盲审和外审制度,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编辑流程。编辑个人也注重严格自律,杜绝人情关系稿件,一切以学术水平为准,一切以建构有效的研究生态为目的,从而保持了刊物一以贯之、稳中有升的品质和特色。即使在经费最紧张的时期,我刊也从来没有收取过版面费或以任何形式同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办,由此保持了刊物的学术独立和尊严。

  最后,实践现实关怀与群众路线。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重要性,编辑部特别强调学术研究的现实关怀,组织编辑人员积极践行“走转改”、实践群众路线。对此,编辑部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国情调研活动,走访基层村落和群众,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期待。我们将他们的期待融入到编辑理念之中,努力形成一种“接地气”的办刊理念,形成一套学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办刊举措。

  当然,我们的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编辑个人在编、研、发一体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较之普通研究人员双倍乃至几倍的努力,而这个工作因为充斥着大量琐碎、重复、事务性、日常性的细节,而无法直观体现在报酬上。如果将来能在制度上做一些调整,在职称职务评聘、报酬上体现出这方面劳动,可能会更加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荣誉感。

  (作者:《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27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