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简评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27  作者:刘洋洋


  在祖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华夏儿女织就了中华文明的灿烂锦图。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广袤的壮丽山河,无数个日落日出,在不歇流淌的时光河道里,他们共同开拓着生活,为中华文明输送给养。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中一块不可多得的瑰宝,这块瑰宝的精魂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学的滋养,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兴未艾、尚存诸多探索空间的今天,由广西民族大学蒋新平教授所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一书正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一个新收获。该书以相对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进行了透视,填补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上的一个空白。据个人管窥之见,这部专著最主要的特色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将人类学仪式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建构对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进行的整体性研究具有首创性。我国对口传文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迎来相对崭新的面貌,然而,一定的历史原因导致其研究至今仍不完善,尤其是仪式研究上确实还着力不足。在现有的仪式研究中,彭兆荣先生等人当是此中翘楚,其文章《瑶汉盘瓠神话——仪式叙事中的“历史记忆”》借用了人类学神话——仪式理论,对历史记忆中的“事实/虚构”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社会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及族群生存的直接关系。再如潘其旭先生的《壮族歌圩研究》中,在介绍歌圩作为口传文学传播场域时指出了其仪式化特征,此外还有杨树喆先生的《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以及彭兆荣先生的《仪式音乐叙事中的族群记忆——广西贺州地区瑶族“还盘王愿”仪式音乐分析》等重要文章,都从仪式角度对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进行了特例研究。不过,广西地区口传文学是缺乏从仪式视野进行的整体性阐释与观照的,作者所做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工作,他将人类学仪式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构建,重点对口传文学进行了揭示,及时弥补了这一研究空白。另外,当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正呼唤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对其多种生命状态进行充分呈现,进而在丰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完善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学术格局,以弥补对中国文学发展全貌描绘不完整的缺陷。从这一点上来看,作者的努力亦是十分有价值的。

  二是仪式视野的本土性。首先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仪式概念的界定。他充分引用并分析了中西方对于仪式的种种定义,并对仪式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即——仪式是由人类模式化的、有秩序的语言和行为构成的程序化的现实和虚拟的表演。作者在此处着力颇多,对仪式概念的定论很见心血。同时,相比于以往从仪式理论研究文学时重视从西方学者和理论那里寻找论据而忽视对中国本土仪式研究话语资源的钩沉和运用的情况,作者更偏重于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挖掘与梳理,并与西方仪式理论充分结合,对仪式与口传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透视,体现了一种本土化特色。比如作者从对《尚书·尧典》的引用中得出了口传文学是仪式展演丰富内容的一部分,而非单独场域之中的单调接受与传播。这就从中国的古代文论中着力并揭示出了口传文学的仪式化特征。此外,作者还大量引用《诗经》《吕氏春秋》以及壮族创世神话《布罗陀经诗》等典籍中的内容对口传文学的仪式化特征等进行解释和说明。我认为就如同中国的俗语“江水煮江鱼”“原汤化原食”体现出的哲学思想一样,从仪式视角出发对中国文学进行研究时不应忽视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意义,而作者所采取的仪式视角正是具备了这一非常重要的本土化特征。

  总而言之,《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是一部充满创造色彩的新尝试,当然,没有哪一种探索是全然完美的,一些提法或可进行讨论与商榷,部分论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几处断语也应进行一些深化与提高,然而该书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空白填补是比较明显的。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成功的著作。

  原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仪式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简评

  

文章来源:《南宁日报》 2013年12月11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