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佐野贤治:民间用具名称的国际化标准与数字化诸问题——以地域、国际、全球为视角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8  作者:佐野贤治

  日本语中的“物”,有两方面的内涵,即:物质的“物”和非物质性、精神性灵魂性的“物”。日本人认为,非物质性的东西中也存在灵魂。本次国际研讨会的重点是口头传统的数字化、国际标准化,因此我就以日本普通民众因生活需求而制作、使用的民间用具的名称作为具体的口头传统事例进行介绍。我通过在福岛县南会津郡只见町的实例,来介绍民间用具的口头传统以及数字化的诸多问题。

  民间用具,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不仅建构着作为大多数群体的普通民众生活历史,它还属于一级非文字资料的有形民俗文化遗产。因此,有必要对作为对比标准的“标准名”进行探讨,也有必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的名称以及其背后的本名体进行最终的思考。

  作为第一阶段,对有关民间用具方言的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尝试着制作了衣食住等领域基本民间用具目录,对各个民间用具的地方性称谓进行了比较。以民间用具搜集充足的福岛县只见地区的民间用具目录为出发点,逐渐增加了南九州、冲绳、东海地方等地区的民间用具目录。用此方法概括出了日本各地的基本信息并依次目录化,也终于看到了作为比较研究基础资料的可能性。这次的提案,通过增加海外民间用具的数据,希望在更广的世界领域探索关系到人与“物”的基础资料建设是否可以利用到计算机技术,在此想做一个尝试。

  1、 面向民间用具名称标准化的诸课题以及操作顺序

  各地方言名称的录入。作为成为民间用具的名称的要素,选择了O形态O材质O机能O制作方法O搬运O社会性O身体部位O动作O动植物O拟音O作业效率O人名等,将其作为数字化的一个例子,利用所制作的关于只见町民间用具调查整理方式的作业工程表来进行介绍。

  2、 使用独创・存在论的民间用具数字化

  民间用具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的非文字资料。为此即使在指相同对象的情况下,也会由于地域和年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因此,非文字资料的信息共享、信息流通需要有与信息资源有关的信息,即要求使用高级数字的信息检索。检索民间用具数字基础时的输入语言,比起名称关键词更为重要。在此,根据存在论的理论灵活运用检索法,考虑设定作为关键词的言语,通过在民间用具数字基础中导入存在论(Ontology)来表示效率。

  3、 三个博物馆

  只见町博物馆

  (1)博物馆《与设施有关的实物展示・保存》—《展示・保存(保全机构性质的)》—《可以限定的参观者》

  (2)生态博物馆 性质《住民主体的地域认识・振兴运动》—目的《教育(学校的)》—访问者《地域住民》

  (3)计算机・生态博物馆 性质《地域信息的数字基础・公开》——目的《研究(研究所的)》—访问者《不特定的多数人》

  把握以上三种博物馆的特征,一个小箱子,基于电脑的网络博物馆,看上去虽小,但是在那里所展示的东西除了不是实物以外,绝不逊色于巨大容量的博物馆,可以瞬间连接全世界,存贮大量的数据,只要检索立刻可以搜索到所希望的数据。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