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7日,第34期民文沙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文所)举行。本期民文沙龙由民文所吐孙阿依吐拉克助理研究员、纳钦研究员主讲,民文所杨杰宏副研究员担任主持人,毛巧晖研究员评议。民文所部分科研人员、在站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读硕士生参与了此次沙龙。
第34期民文沙龙现场 郭翠潇/摄
吐孙阿依吐拉克主讲的题目是《洪堡大学访学有感》。她分别从洪堡大学及其科研教学概况、图书馆及网络资源、访学期间的学习与科研活动、访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总结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洪堡大学的教学环境以及自己在德国学习、生活的总体情况,并简述了访学期间的感悟和体会,对自己未来的学术发展进行了思考。洪堡大学是一所公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她认为洪堡大学的教学,与具体课程内容的传授相比,更加注重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她不仅在这里掌握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还搜集到了一部分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相关的书籍和材料。这将为她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支撑。
第34期民文沙龙主讲人吐孙阿依吐拉克 郭翠潇/摄
纳钦研究员主讲的题目是《党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他认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发展动力。第一,纵观“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它是由中央发起并通过制度安排自上而下积极推进,如建立中央民族学院等八所民族学院而形成学科体系架构,由“三大调查”为引领形成学术体系基础,以“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为依据形成话语体系主线,使党的民族政策得以成功落实,构成解决民族问题政治纲领的一个成功实践和典范。第二,改革开放到今天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工程而保持了连续性,又在某些方面完成了转型升级,向更加体系化、制度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第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1959年,毛泽东主席接见蒙古族《格斯尔》传承人琶杰,周恩来总理接见《格斯尔》传承人色拉西。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乌兰夫、习仲勋、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等同志莅临《格萨(斯)尔》学术活动,接见了三大史诗传承人。21世纪初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铁映、刘延东、陈奎元、热地等同志多次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评价三大史诗,观看过《格斯尔》史诗表演,十分关心少数民族文学的搜集、整理、保护情况。因此回顾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70年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与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没有党的民族政策就不会有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
第34期民文沙龙主讲人纳钦 郭翠潇/摄
吐孙阿依吐拉克、纳钦主讲结束后,毛巧晖研究员作了点评。一方面,德国是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重地,文献的储存量比较大,尤其对中亚国家的学术实力比中国强一些。另一方面,我院去德国的学者相对较少,对它的了解也比较少。建议吐孙阿依吐拉克在介绍基础上进一步把德国相关研究成果呈现给大家,在德国对中亚研究的主要问题、主要成果、与国内研究的共同点和差异等方面做个学术总结。她积极肯定了纳钦从文化政策角度,在历史的脉络当中找到一些重大的事件,阐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到梳理清楚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当下的政治文化政策对话,对真正推动学科向前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评议人毛巧晖 郭翠潇/摄
在自由讨论环节,高荷红、杨杰宏、吴刚、甲央齐珍、意娜、李鹤、宋贞子、姚慧、央吉卓玛、阿比古丽·尼亚孜、玉兰、包秀兰、郭翠潇等中青年学者发言。大家对吐孙阿依吐拉克在疫情期间坚持访学,克服困难、取得成绩,表示祝贺。对纳钦所讲内容对于学术史的必要性和其意义给予了肯定。学术史中反映着背后的国家政策,学者以史为鉴,把视野放宽,定位好自己的学术地位,有力推进学术的发展是一个学者的学术使命问题。我所的各位学者应学习国际学术经验并结合本土的材料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为少数民族文学三大体系建设做贡献。
最后斯钦巴图副所长作总结发言,他认为两位学者的报告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尤其纳钦的报告,既是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发展的深度学术报告,又是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方面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三大体系建设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都达启·萨日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