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参与我们的讨论!今天的在线主题是《游牧民族的信仰和生活习俗》,是CCTV.com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联合推出的《再看草原——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系列谈》的第三场,今天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邢莉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纳钦博士来到了CCTV.com,与网友们共同交流探讨,希望大家踊跃提问,积极参与!
【嘉宾:邢莉】开场白: 网友你们好!很愿意跟大家在网上交流,也很愿意跟大家见面,共同沟通谈这个游牧文化,让我们一起共享草原的文明、共享游牧的文明,一起共同享受草原文化!
【嘉宾:纳钦】开场白: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在网上交流有关游牧民族的信仰、生活习俗等问题,我将尽全力回答网友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分页]
【风雪轮回】邢莉老师你好!我是一名藏族学生,我有三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点拨:
| |
1.信仰是人类意识中最具力量的,它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和前景,而民俗信仰具有浓厚的功利性。是对现实和现时、现世的需求。您是民俗学家,您认为从精神方面真正改变和创造一个民族命运,并体现该民族博大精神及智慧的是民间信仰还是宗教哲学?这两者能否加以区别或是无法相提并论?那么民间并不系统的信仰体系一旦被民俗学家们系统化时,是不是和民族宗教为代表的整体民族精神、规范、包括道德法律等有了凸出的矛盾了?
【嘉宾:邢莉】“风雪轮回”,你好!我现在回答你的问题,民间信仰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对于民间信仰,实际上它包含着很深的层次,过去有一种误区,就是认为民间信仰全部都是迷信,是反科学的,所以在50年代很多调查报告里对民间信仰都缺乏调查也缺乏记录,很多东西现在都消失了。但是作为一个民俗学者来看,我觉得民间信仰实际上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很深刻的积累,它源远流长,它可以说是原始社会走来,一直到现代的社会里还存在。民间信仰我们民俗学家称为它是“俗信”,不以迷信相称。当然,有一些信仰里面有不合理的成分,这个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就民间信仰文化层次来说,它还是积年累月,长久文化积淀的一个结晶。因为它这里面累计着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些知识,所以民间信仰我们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对象。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民间信仰会逐步消失,但是我们还是把它纳入研究的范畴。民间信仰它和现代的宗教不一样,它没有特别完整的教理和教义,它处于一种民众信仰的自发状态,显示出明显的功利性、庞杂性,但是作为一种民间的文化积累,它有它产生的必然,也有它合理的内核。
【风雪轮回】2.民俗信仰的力量使自然的生态保持的完好,而科学的主义者们往往可以在短期内对生态环境和民间文化的继承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究竟是哪种信仰属于顺应规律的?我们应该如何针对这个现象呢?仅谈民俗的命运而已,如有唐突请见谅。
【嘉宾:邢莉】在民间信仰里面,比如说在蒙古族信仰的萨满教里面,在藏族信仰的笨博教里,彝族的一些毕摩所念的经典里面都有一些都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对自然保护的意识。比如对天体的尊崇、对山、水、树木以及整个自然的尊崇,这个确实是表示了人类的最初的一种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在原始社会人类就产生了这种生态观和生态意识,这当然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极为珍贵的遗产。现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工业化社会伴随生态破坏带来的强烈污染,这样我们去反思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珍贵的遗产,当然是对我们现在人类保护地球、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这种生态意识,当然是有启迪的。所以,你问得问题实际上也代表了现代人的一个很普遍的思考,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力的时候、在改善自己生活的时候如何能够保护环境,这是中国的生态学家和西方的生态学家都在共同思考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所以你谈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风雪轮回】3. 当一个民族的民俗现象被当代的潮流、形式、思想、文化所同化甚而消灭时(请原谅我的措辞),民俗信仰的生命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而完全言听计从于“当代哲学教育者”的评判和管束。那么,研究民间文化的意义仅仅是在经济的发展上吗?人类的自身信仰和精神是否在现今“唯物”的稳定下被彻底压倒,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最后是不是因为信仰的转变而永远葬身收藏馆或成为传说的传说?让它们仅仅成为背景文化,让神圣和世俗之间的缔结点越来越长,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的矛盾越加越深,最终分道扬镳?如:民间信仰——马列教育。草原文化——退牧还草。农耕文化——退耕还林。
【嘉宾:邢莉】研究民间文化具有它很深层的意义,从你的问题可以看出来,它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是一个层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人的精神的需求、文化的需求,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把民俗文化甚至民间信仰通过一种旅游的表演形式展示出来,有些展示只是极为表面的,并没有理解这种民俗文化或者这种民间信仰的很深刻的历史的渊源,而完全把它商品化了。这是民俗学家极力反对的,也是我们要大声呼吁的,作为民间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特别是在没有文字的民族中,它累计了这个民族的全部知识、全部智慧,所以应该给予它足够的重视和地位。现在在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实行文化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部的文化保护工程也正在实施,这个就是保存民间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
[分页]
【蓝天草原:】您好!请专家说说敖包文化渊源吧!
| |
【嘉宾:纳钦】敖包也被称作“鄂博”,系固定地点堆起的石堆,一般位于高个、山口、交叉路口等处,被当作当地的守护神和地神的神祠,享受特别的崇拜和祭祀。蒙古人的敖包信仰源远流长。在萨满教思想的范畴内,敖包被当作本地申领的所在地和汇合处。罗布桑却丹曾说:“从前,在蒙度地区还不存在喇嘛教的时候,便设立了一些地盘以在那里召请地神和各地的守护神、圣山和圣湖。为了祭祀使用,便一建敖包来装饰此地和把石堆以艺术的形成进行排列。”后来敖包祭祀中增加了大量的喇嘛教的因素。现在没有保存下独立于喇嘛教干扰影响之外的敖包祭祀祈愿经文。因此,如果我们根据现在已保存下来的古文献而恢复有关鄂博崇拜的原貌,那也或多或少只能是喇嘛教对古代萨满教形象的改变。”在蒙古地区,敖包信仰相当普及几乎美意个浩特村落都有一至座敖包。据学者研究,敖包崇拜系从山石或神山崇拜演变而来的,实际上二者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很多时候,祭祀神山即为祭祀山上的敖包。
蒙古地区敖包的类型繁多,而同一类型的敖包在具体的地方又有不同的讲究。天神敖包,氏族敖包、将军敖包、纪念敖包、翁衮敖包(坟墓)、官方敖包、寺庙敖包、苏里特敖包、诺颜敖包、村落敖包、诅咒敖包、占卜敖包、湖边敖包、路标敖包、孩子敖包、牲畜敖包、狩猎敖包、动植物敖包、好汉敖包等等。数量上,有1、2、3、4、5、7、9、13、27、33、49、108不等,以上可以称为敖包群。以建造敖包的目的来分,可分为享受祭祀的敖包和不享受祭祀的敖包。这就是说及并非所有的敖包都为人们所祭祀信奉。享受祭祀的敖包下藏有经过专门的仪式或法事来开光的珠宝、五谷、玛尼文等,被理解为敖包的守护神。
【寒山秋水】在韩国有一种小石堆,称之为“社郎堂”,跟蒙古草原的敖包很相像。为什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却存在着十分相似的文化现象呢?
【嘉宾:纳钦】韩国的“社郎堂”、日本的“十三堆”、西藏的“嘛呢堆”等与蒙古族的敖包有很相像的地方,有关这个方面,韩国的孙晋泰,日本的柳田国男等学者都有过精深的研究。希望查阅他们的文章。
【林溪508】敖包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场所吗?据说蒙族的赛马会也是,请专家介绍一下好吗?
【嘉宾:纳钦】赛马会可能是吧,但是敖包绝对不是,有一首歌叫《敖包相会》,几十年来误导了人们关于敖包的认识,就是最近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男女青年在敖包前相会的情景,实际上敖包是神圣的祭祀场所,它有很多的禁忌,比如说,不能踩杀周围的昆虫,不能开掘周围的地被,不能折断周围的树木,不能惊动周围的鸟禽,不能在敖包周围便溺,不能扔废弃物,偷盗行窃者不能参加敖包祭祀,家里有人去世的人不能参加敖包祭祀,被官府判过刑的不能参敖包祭祀等等。有的敖包妇女是不能上的。
[分页]
【太平梳打饼干】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并有崇马的习俗,请嘉宾举一些例子说明崇马习俗的表现好吗?
【嘉宾:邢莉】蒙古族确实以马背上的民族俗称,他们放马、崇马、训马、骑马,蒙古族有一句谚语:“歌是翅膀,马是伴当”。蒙古族跟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关系,甚至是一种互助和朋友的关系,他们认为马是一种义畜,所以他们把马看得非常高贵。在动人的蒙古族民歌里面,很多都是歌颂骏马,还有很多松词、赞词里面也都歌颂了马。崇马的习俗可以从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里得到很充分的体现。还有一个很鲜明的标志,因为我刚从鄂尔多斯回来,在鄂尔多斯现在还保留着一种很古老的习俗,就是他们在固定的居住房屋面前,要树立一个玛尼宏杆,这个杆子实际上两个杆子,两个杆子的上面有一个三叉之类的东西,称为“苏鲁德”。在两个杆子之间有一个横的绳子,这个绳子上就拴着五颜六色的旗帜,这个旗帜上印刻着马的形象,这就称为“禄马风旗”。我认为这个就是他们崇马的一个很有力的见证,这个“禄马风旗”上刻着一个飞奔的、鬃毛扬起的跃跃欲试的马的形象,据我调查他们就在节日里,特别是蒙古族过年的时候要祭祀“禄马风旗”,因为在马尼宏前面搭一个一米宽的小型祭台,每一家都有。在这个祭台上,他们可以燃起香火,在祭台的前面可以供奉祭品来供奉“禄马风旗”。这个是他们崇拜马的一个象征。
我问他们,他们说他们在每年过年的时候要祭祀,另外如果是有老人去世的时候,他们要把这个旗帜往下降一些,有的地区过去在文献资料上写,生孩子的时候他们要更换,可是这次调查的时候,他们没有说。这可以看出他们崇马、爱马的一个象征,他们为什么这样崇马、爱马呢?我觉得跟蒙古族的久远的信仰有关,因为蒙古族古代信仰萨满教,对天也就是腾格里的崇拜处于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觉得这里有一个过程,最早他们可能是对自然的天的崇拜,其中包括对天体的崇拜,比如包括太阳、月亮、日月星辰这样的崇拜。后来由于对天的本体崇拜发展成为他们创造的天神的形象,这个天神的形象后来又发展有99个天神,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繁复的庞大天神体系。而他们为什么这么崇拜天呢?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天是他们的幸福的源泉,天神关乎着牲畜的繁殖,也关乎着人的生育。所以它是幸福的源泉,那么这样根深蒂固很久远对天神的崇拜跟马有什么关系呢?蒙古族有一个很久远的传说,就是当时蒙古的草原没有马,绿色的草原上没有马,结果有一个天上的女神看到了以后,觉得非常遗憾,说这样一种很聪慧的动物,奔跑的非常快的动物没有赐给人类,所以她把头发上的钗拔下来,这样就化成了在绿缎般的草原上涌现出奔跑的马群。因此,在蒙古人的观念里,马是天上赐给人的一种神骘。所以蒙古族崇拜马和天神信仰我认为存在一定的关系。
另外,萨满教里面拿的萨满法器上会出现一个马头,像一个手杖的东西。因为在萨满教有灵魂的观念,就是说马可以是把人的灵魂由此界渡到彼界的一个工具,好像一个是灵魂之舟。所以我认为在古代萨满教里就崇拜马,实际上其他民族也有这样情况,像纳西族。像蒙古族著名的长篇叙史诗成吉思汗两匹骏马里,这个马完全和人处于同等的地位,成吉思汗可以跟马对话,马可以离开人,离开了成吉思汗,然后又回到成吉思汗身边,这完全是和人平等互助的关系,最后达到互相沟通。成吉思汗的骏马一开始埋怨成吉思汗的苛刻,所以离开了成吉思汗,最后样当之后又回到成吉思汗的身边。建立了一种人与马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可以看出蒙古人崇马的一个表现。
马使蒙古族能够驰骋天下,马使蒙古族能够统一他的内部,元代是靠马上得之,并赢得了世界的荣耀。
[分页]
| |
【牧言再生】游牧文化与汉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请问这是由于审美观的不同所致还是生活环境所致?
【嘉宾:纳钦】我倒愿意说游牧文化与定居文化的区别。游牧文化应该说是一种适应自然规律的文化,它不去主动改造自然原有的状态,而定居文化恐怕要去主动改造自然的状态,才能创造自己的生存空间,游牧民族的祖先并不是因为懒惰或者是智力低下而没有建造城市和乡村,以及开垦广阔的农场,而是为了适应他们所生存的这片草原的生态规律,而遵循了游牧生活的规则。蒙古人生存的土地干旱缺水、气候变化很快,地被很薄,容易被破坏,因此不能在一个定居点长期居住下去,所以需要四季转场,即在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冬营地等四处居住点上轮换转场,才可以保持草场的生态。一般来讲,一处营地上,可以承受三百到四百只牲畜的压力,如果超过这个数字,就会毁掉周围的草被,致使不能再继续放牧,所以,蒙古牧民的居住点在草原上是比较分散的。因此游牧文化和定居文化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所致。
【鸢尾竹】请问古代游牧民族的妇女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如何?男尊女卑的意识是否至今仍广泛存在于北方草原民族中?这种意识对现代蒙古族妇女有哪些影响?
【嘉宾:邢莉】古代游牧民族,妇女的地位和家庭地位到底怎么样呢?古代游牧民族作为牧人的妇女来说,她们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与农耕文化民族相比,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比农耕民族妇女的地位高一些,主要表现她们有一些在历史上出现很杰出的蒙古族妇女,她们是有名的政治家,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明代的三娘子,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无论是当时对蒙古族政权的维持上,还是在明代蒙古和当时明朝的地位上她们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她是一个杰出的代表,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有些人想把她搬上电影银幕,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还没有实现。“三娘子”作为杰出的贵族家族出生的女政治家,她有一定的代表性说明游牧民族的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
另外还有就是普通的牧人的妇女,她们的家庭地位一般来说低于男子,但是由于这种游牧文化的特殊性,大家知道,游牧文化就是所说的住水草而居,游动、移动,我们在历史上把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带来的特殊的生活方式,叫“行国”,就是游走、游动的意思。很农耕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使得游牧民族的妇女,她们在生活的参与的意识,在劳作上,参与意识上都跟农业的妇女不一样,我们知道牧人的妇女是非常辛劳的,每天早上当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就会有袅袅的炊烟从蒙古包飘起。她们要参与很多牧业的劳作,比如剪羊毛,给小羊喂奶,唱一些很动人的歌曲,也就是哄羊歌。特别在冬天的时候,有的妇女还要下夜,就是要看护羊只,牧业劳动牲畜是个活物,这样的活物就需要人的呵护和看守,在这样的一种比较繁重的长期劳动中,妇女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的一种地位,生产方式确定了蒙古族妇女的地位高于一般的农耕民族的妇女,她们会有一些参与权,特别是家庭问题上。
所以和农业民族相比较,男尊女卑的意识,不能说没有,比如说妇女对男人很尊重,大的祭祀活动的时候妇女要远离一些(现在这种习俗已经淡化)。男尊女卑的意识不是没有,相对来说比农耕民族的意识比较淡漠。比如女人一般是坐在东面,这是比较低微的座次,而男人和客人是坐在西北面的位置,这代表尊贵。是由于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定。另外一方面牧业民族的妇女,她们没有受到传统汉族的儒教的影响,但是这并不表明她们不恪守很多优秀的美德,她们对老人的尊重,对幼儿的抚育,这样动人的故事在草原上到处流传。
就是说她们都有很完美的道德,例如她们很少主动提出离婚,从古代妇女来说离婚率是非常低的,她们有很优秀的美德,另外一方面她们受到儒教男尊女卑、《四书五经》这样的教育比较少,所以她们男尊女卑的意识相比汉族、或者农耕民族来说薄弱一些。
【高原人参果】蒙古草原上的“勒勒车“是怎么回事,还在使用吗?有什么典故?
【嘉宾:纳钦】草原上的勒勒车起码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曾经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它也是无公害的一种保护生态的运输工具,现在有的地区还在使用。我写过一个歌叫《蓝色的蒙古高原》其中就有一段:“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敖包美丽的神话手推着草原。”实际上蒙古民族是靠着勒勒车拉脚,转场来维持生计。
【高原人参果】蒙族的民间体育还存在哪些形式,最盛行的还有哪几种?
【嘉宾:纳钦】蒙古族的民间体育后来在那达幕大会上定为以下几种:摔跤(博克)、赛马、射箭、投布鲁等,还有蒙古象棋的比赛也可以算做民间体育。
【鸢尾竹】在中国古代北方三个最大的游牧集团中,皆流传着狼祖神话,那么狼是否可以被看做是游牧民族的图腾?
【嘉宾:邢莉】《狼图腾》这本书现在流传很广,是一本畅销书,引起了大家的震撼,我觉得这本书,它的意义在于振奋一种民族精神,那么就学者圈来说也在争论,狼是不是蒙古族的图腾?是不是游牧民族的图腾?关于狼是谷底游牧民族突厥族的图腾,周书上有记载,史记的匈奴传也谈到狼与人的密切关系,但是北方民族对狼的崇拜是确认无疑的。史书上的记载也比较清楚,但是图腾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问题,单单依靠一两条记载还不完善。至于蒙古族是不是以狼为图腾,这个还缺乏证据,无论是从文献记载,还是考古资料都缺乏证据。现在有一些泛图腾论,这样的观念是应该纠正的。
【蓝天草原】谢谢您的回答。我想了解蒙古族的丧葬,可以介绍一下"野葬"吗?谢谢!
【嘉宾:纳钦】古代蒙古族的丧葬比较神秘,而且有丰富的形式,比如说:风葬、土葬、水葬、天葬等等多种形式,风葬一般是萨满和一些巫师的丧葬习俗,布里亚特蒙古人中间留存这样的习俗,土葬是蒙古帝国时代的主要的丧葬习俗,包括成吉思汗之内的好多皇帝、将相、包括很小的一些将军,他们的丧葬据说都是土葬,而且是深埋的形式,丧葬的方法是这样的,先很深的挖进去,然后把土埋掉,再赶来马群把丧葬的地方全部都踏平了,然后坟地上杀一个刚生下来的小驼羔作为记号,这样母驼就会年年来到这个小骆驼死的地方,人们就会知道这个地方是一个丧葬的坟地。蒙古人的水葬其实跟南方的水葬还是差不多的,但是由于蒙古地区水资源稀少,所以这种形式用得不多,天葬是从西藏引进来来的,伴随喇嘛教的传入,渗透到蒙古丧葬文化中,古代一些寺庙的附近有专门的天葬坟地,有专门的喇嘛会进行相关的仪式。
【高原人参果】专家我想知道蒙古族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过春节习俗有什么不同还喝马奶酒吗?
【嘉宾:纳钦】蒙古族的春节习俗现在跟汉族已经是趋同了,但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初一的祭天习俗,还有踩福路的习俗等等都是蒙古人几千年来的年节习俗。另外饮食方面,蒙古人大年三十晚上会煮手抓肉,还要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蒙古人一般把春节叫做“白月”,“白月”会延续到阴历一月的月底,在这一个月的节庆里,有很多喜庆的仪式,比如老人过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这样的寿庆。
[分页]
【网络主持人】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在当代有哪些变迁,专家能举例说明吗?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特别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蒙古族传统民俗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嘉宾:邢莉】蒙古族的传统习俗的确在发生惊心动魄的大变迁,举例来说,蒙古族是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但是现在摩托车等现代化的交通设备已经代替了马背,另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蒙古族已经由游牧的流动式的那种生活方式在走向定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历史变迁。由于定居,马的用处就比较淡化了。说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去年的时候,我在新疆巴里坤的哈萨克族自治县,正好很有福气在去年8月份遇到一个哈萨克族婚礼,我看到的这个哈萨克族居住的乡也已经定居了。按照传统的婚礼仪式,新娘应该骑马,但是这位新娘已经不会骑马了。这个时候就要她的嫂子来代替她骑,但是那个马由于很久没有人坐骑,也没有置放马鞍,所以它就很不习惯,结果新娘的嫂子刚要骑,那个马就不让放马鞍,撂蹶子,把她的嫂子给摔下来了,马蹄腾起了一片烟尘跑掉了。所以,蒙古族的习俗确实在发生变化,因为它的那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比如说蒙古包现在只是在旅游点出现,有的时候在定居的居住房屋旁边搭盖一个蒙古包是暂时用的,而不是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方式了。
另外,蒙古袍只是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才穿,所以很多牧人现在平时是不穿蒙古袍了。在食物上实际上也是大量的谷类产品、菜类也在进入蒙古族的饮食之中。牛车作为游牧的时候的一个搬运工具存在。但是现在也已经消失了。所以这种变化可以说是对一个游牧民族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变化。但是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希望它能够保存下来,这个保存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比如旅游点中建立的蒙古包,这就是一种保存的方式。另外,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文化保护区,这也是一种保存方式,博物馆也是一种保存方式。这样的文化保存,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振奋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林溪508】请问专家:现在的游牧生活已经向定居生活发展,那些传统的习俗会不会逐渐淡化,怎样才能传丞下来?
【嘉宾:纳钦】我倒不认为定居生活是游牧生活的一种发展形态,而只能说是一种转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很多传统习俗逐渐会淡化和消失,因为定居生活有可能彻底推翻了游牧生活原有的根基,也就必将会让这片土壤上的文化的花蕾随之枯萎。要想把那些传统的习俗文化传承下来,则在局部地区保持游牧经济的方式,让一些牧民继续去过游牧生活,或许可以保存一些他们身受传承的文化。
[分页]
【网络主持人】感谢两位嘉宾的详细而精彩的解答,也感谢网友们的积极参与!由于时间关系,很多问题没有回答,还请网友们见谅!下面请两位嘉宾谈谈此次在线交流的感想吧!
【嘉宾:纳钦】结束语:感谢大家的提问,很高兴今天在网上跟大家一起渡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嘉宾:邢莉】结束语:今天很愉快的跟大家探讨了游牧文化,探讨了游牧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我们感谢大家对游牧文化的关注,也希望大家更多的去关注游牧文化,关注草原的巨大变化。再见!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