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再看草原: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系列谈(一)
《草原文化面面观》在线精华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2-22  作者:郭翠潇[编辑]

 

   
 

  

开场白

  【网络主持人】开场白:大家好,欢迎大家参与我们的讨论!本系列在线是目前正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成吉思汗——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展》的延伸,是继7月11日图文直播《草原文化解谜》讲座之后,CCTV.com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再次合作推出的大型系列在线,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为看过展览或没看过展览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同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更多地了解草原游牧文化,更多地关注草原民族。今天是本系列在线的第一场,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史卫民先生,史先生对元史和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有较为全面的研究,著有《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等。今天史先生将主要从宏观上与网友们讨论草原游牧文化的方方面面。希望大家踊跃提问,积极参与!

  【嘉宾:史卫民】开场白:各位网友你们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史卫民,很高兴到这里来跟大家一起讨论草原文化的问题!

[分页]

回望沧桑:草原游牧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草原蓝天:】请问史教授,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是如何形成的?谢谢

  【嘉宾:史卫民】在新石器时期,从事狩猎文化的部分民族走向草原,以逐水草而迁徙的方式从事游牧生活,由此产生了游牧民族,并逐渐形成游牧民族的文化。

  【草原蓝天:】学者们又把游牧文化称为"游牧文明",这种文化可以称得上文明吗?

  【嘉宾:史卫民】当然是一种文明,因为在文化和文明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而且游牧文明本身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万里一归人】青藏高原也有草原,新疆也有草原,也有牧区,它们的文化也可以称为草原游牧文化吗?他们的游牧文化与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有什么异同?

  【嘉宾:史卫民】我们所说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各民族创建的文化,青藏高原和新疆(即古代所说的西域)的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纯粹的游牧文化。

  【托起明天的希望】听说以前北方草原的先民们是从事农耕的,但后来由于气候的变迁,只能放牧了,从而渐渐形成了游牧文明,是这样吗?

  【嘉宾:史卫民】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区别,在北方草原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从事游牧活动,而这样的活动大多是从狩猎活动衍变过来的,所以说,北方草原的先民原来并不一定是从事农耕的。

  【网络主持人】请问嘉宾,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阶段?

  【嘉宾:史卫民】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新石器时期是草原文明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草原游牧民族开始介入中原的政治与社会生活,游牧文明逐渐走向成熟,西汉到魏晋南北朝是草原游牧文明的发展时期,东胡、匈奴、鲜卑等相继兴起,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并在北方地区建立了国家。隋唐时期,柔然、突厥等民族的兴起不但对中国有较大的影响,对中亚、西亚也有重要的影响。此后,契丹、女真、蒙古等相继兴起,不但把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推向高潮,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明清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大致固定下来,文化更走向成熟。

  【点击此处查看资料】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是怎样在统治草原的不同游牧民族间传承的,草原的不同统治者对前代民族的文化积累的继承情况如何?

  【嘉宾:史卫民】草原游牧文化的传承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新起的民族本身是古老民族的后人,在生活习俗、文化形态等方面有着承继关系,建立游牧国家的民族往往要学习其他游牧国家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军事的,还是政治的。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忽必烈效行的“汉法”实际上就是“金法”,而金朝建国又是从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借鉴了很多的东西。

  【猫眯mm受伤不能奔跑了】草原文明有文字的历史有多久?不同游牧民族有不同的文字,这样是否不利于草原游牧文化的传承?

  【嘉宾:史卫民】草原文明有文字的历史有一千多年,现在能够看到的有突厥、契丹、蒙古等文字。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字,使之成为记载文明的载体,大大有利于草原游牧文化的传承,而不是不利于游牧文化的传承,因为作为“行国”的游牧民族,如果没有文字的记载,他们的踪迹就更难寻找了。

  【草原蓝天:】我看了展览,看到历史上北方草原上曾经存在着很多游牧民族,比如东胡族、契丹族、突厥族等等,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不是各具特点呢?能具体说说它们各自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吗?

  【嘉宾:史卫民】东胡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后来分为鲜卑和乌桓。鲜卑不久南下,在草原上先后兴起柔然、突厥等民族;契丹族是东胡的后裔,后来建立了辽朝,统一了中国北方。我们编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其中的北方卷(上、下)就介绍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传承和主要文化特征,可以供你们参考!

  【cqax】我个人认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精髓在于“游牧”两字,不是没有目的的游荡,而是一种积极的、向前的奋进式的,它永远追求着遥远的地平线,永无止境地追寻着,探索着。其灵魂在于一个“动”字,这和农耕文明是很不一样的。

  【嘉宾:史卫民】我的老师贾敬颜先生把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称为“行国”,就是突出了一个“行”字,以此来表明游牧民族不同于农耕民族的特征,但是,无论是“行”还是“游”,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受经济自然环境的影响,要逐水草而迁徙。所谓“动”本身既有很强的经济目的,有时,也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分页]

举足轻重:草原游牧文明的历史地位


  【策马啸西风爱祖英】请问史老师,草原游牧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谢谢!!

  【嘉宾:史卫民】你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应该说,草原游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才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

  【cqax】有关元朝的特性,请史主任给我们简单又全面又客观地介绍一下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嘉宾:史卫民】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中国的统一王朝,对于中国版图的形成,中国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过去有人把元朝说得一团漆黑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元朝本身在中国历史上和中国文化上都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猫咪mm】记得看《狼图腾》的时候,编者荐言里有一句话:“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这个问题一直徘徊在脑子里,又想不清楚。:P 今天正好请教史老师。

  【嘉宾:史卫民】历史上并不是谁征服了谁,而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影响,最终交融成一个更加成熟的文明形态,这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的特征。

  【猫咪mm】史老师的历史著作都好像是关于元代的呀,那想请教史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只有区区十几万的蒙古军可以横扫欧亚大陆呢?他们凭借的是什么?

  【嘉宾:史卫民】蒙古军队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统帅,从成吉思汗到他的后人是一批杰出军事家,还有一个原因是蒙古的军队有严明的纪律,并且有比较先进的战法,能够吸收先进的军事思想和使用先进的军事技术。

  【阔老就是我!】元朝的疆域那么广阔,但王朝的生命却那么短暂,主要是因为游牧民族善于打天下而不善于治天下吗?

  【嘉宾:史卫民】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有的比元朝的生命更加短暂,比如秦朝,所以并不是说只有游牧民族善于打天下而不善于治理天下,所有民族都要面临同样的问题。

  【网络主持人】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草原游牧经济的弱点何在?

  【嘉宾:史卫民】游牧经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草原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游牧经济的发展,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影响草原游牧经济,使其处于停滞期或者倒退期,这样的依赖性是草原游牧经济的弱点所在。为保护游牧经济,必须要保护好草原,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也是下几代人的任务,因为失去了草原依托的经济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分页]

持久广泛:草原游牧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文化太保】展品中有很多带有异域特征的人的陶俑、纹饰,专家谈谈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中亚、欧洲民族的文化交流吧!这种交流对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嘉宾:史卫民】游牧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游动,北方的草原地区和西北的高原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极易于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所以,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比中亚的一些民族在文化上有很悠久的交流和历史。这样的交流对于丰富游牧文化和游牧生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字、用品、生活方式方面都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小葵10】具体点,比方说我们目前所知最早在什么时代北方草原出现了文化交流的痕迹?尤其是从考古实物的角度。

  【嘉宾:史卫民】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知道在商代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农耕民族就有过交流,比较确切的记载是春秋战国时期,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原的诸侯国,学习游牧民族的骑射技术,这就是有名的“胡服骑射”,在现代的出土文物中,尤其在东胡人的墓葬中发现了不少来自中原的物品,就是当时文化交流的物证。另外,在北京、河北等地发现的山戎墓葬当中也发现了大量的中原物品,当然更多的是山戎本身的器物,都可以证明当然的交流是相当频繁的。

  【别理我!在玉渊潭逛着呢】史老师写过《元代社会生活史》和《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您能说说元朝的统治给中国带来哪些思想上的变化,给中国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那些重大影响?

  【嘉宾:史卫民】如果说思想上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元朝大大提高了“程朱理学”的地位,对中国思想史起了重要的作用。元朝时期,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对汉族有重要的影响,在婚姻方式、服装、饮食方面都使得中原乃至江南的百姓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变化。

  【cqax】请问史主任,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汉化的作用。

  【嘉宾:史卫民】耶律楚材是个契丹人,在窝阔台汗时期当过谋臣,建议恢复科举考试,实行征税制度,希望改变统治方式,在中原建立王朝,但是,他的多数建议未被采纳。直到忽必烈时期,才推行改革,所以说,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对统治方式的改变起过一定的作用。

  【没一句正经话】游牧文化的冲击力很强,主要体现在战争方面,能说说这对“儒雅”的中原人的军事发展的影响吗?

  【嘉宾:史卫民】我刚才说的“胡服骑射”就是游牧文化对中国军事的影响,中国由车战转向骑战,游牧民族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咱家那口子呢?】好像有“草原丝绸之路”,是怎么回事?专家能说说嘛?

  【嘉宾:史卫民】“丝绸之路”是指从中原地区通过中亚到欧洲的古代交通路线,但是,又有人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路线都称为“丝绸之路”,于是不仅有陆上“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那么陆上“丝绸之路”除了传统的从长安通过西域前往中亚的交通路线外,还包括从北方草原前往西方的交通路线,而这样的交通路线是在唐朝以后就已经开通了。

  【我看你就是闲的太无聊】草原民族都喝茯茶,这种茶是什么时候进入草原的?为什么不喝新鲜的绿茶、花茶,偏喝这种茶呢?另外,说说茶马互市的情况吧!

  【嘉宾:史卫民】从饮食结构来看,砖茶有利于去油腻,所以,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欢迎。茶马互市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主要是在中原王朝的沿边地区设置固定的榷场,在固定的时间与少数民族进行物资交流,除了用中原的茶换北方的马和畜产品以外,还交流其他物品,比方说铁制品、农具、各种饰品等。这样的茶马互市,在辽、金时期就比较活跃,元朝作为一个统一的朝代,不再采用这种形式,但是明朝又恢复了茶马互市的做法,与北方的蒙古族进行物资文化交流。

  【我不会数学呀】我在展览中看到了很多黄金的器物,基本上都是饰品,为什么草原游牧民族那么喜欢黄金呢?是不是历史上所有的草原游牧民族都喜欢黄金?

  【嘉宾:史卫民】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都比较喜欢黄金饰物,游牧民族也不例外,但是游牧民族传下来的黄金饰品大多数是中原制造的,这样的饰品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很难得到的,一般在贵族中比较流行。

  【我就是铁托!嘉宾回答呀!】展览中有很多非常精致的手工艺品,制作这些手工艺品的工匠都是草原民族吗?游牧的生活应该是不太适合手工业的发展的吧?

  【嘉宾:史卫民】留到今天的文物中,确实有很多能够反映游牧文化特征的手工艺品,有些工艺品应该是在中原制造的,更多的制品应该是在草原制造的,草原的工匠除了制作弓箭以外,也能制造其他的用品,当然,来自中原的工匠在草原也制造出了不少精品。

  【草原蓝天:】中原民族有比较悠久的喝酒、酿酒的历史,并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酒文化,草原的游牧民族也有酒文化吗?嘉宾能给我们详细说说嘛?

  【嘉宾:史卫民】草原游牧民族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尤其在元代,围绕饮酒创造了很多制度,例如“诈马宴”(又称“只孙宴”)就是一种具有浓郁草原酒文化特征的大型宴会,参加宴会的人要穿一样颜色的衣服,而这样的衣服是由朝廷赐给,参加宴会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草原蓝天:】很多游牧民族都特别喜欢喝酒,为什么?跟他们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有必然联系吗?他们的酿酒工艺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还是借鉴了中原民族的酿酒技术?

  【嘉宾:史卫民】游牧民族善饮,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也与他们豪爽的性格有密切联系。传统的造酒技术是草原游牧民族本身传承下来的,但是也学习了中原民族和中亚民族的造酒技术。比方说,“白酒”的蒸馏技术,就是从中亚学过来的。

[分页]

守望草原:当今的草原牧民的生存状态


  【网络主持人】请嘉宾谈谈在现代社会谈草原游牧文化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嘉宾:史卫民】今天谈论草原游牧文化,一是可以对中国文化或中国文明有更清晰的认识,中国文化本身包含了不同的文化因子,游牧文化本身在中国文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的人不可能割断与历史的联系,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关系,二是有利于中国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量损毁草地,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所以要注意保留草地;同时,继续发展游牧文化,这是不可忽视的任务。

  【cqax】请史老师介绍一下近代蒙古族的半农半牧及其生态文化类型。

  【嘉宾:史卫民】近代蒙古族的半农半牧形态是在清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之后大量出现的,由于中原农民进入草原种地,部分蒙古族也开始从事农业生活,于是在草原上形成了半农半牧的经济形态。在文化上,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融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但是应该看到,这样的形态对于草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也严重影响了牧业的发展。

  【mshine】请问现在以游牧方式生活的牧民还有多少?对他们的生活状态,国家有没有干扰或者扶植的政策?这种方式的存在更多的是经济的考虑还是人文的考虑?

  【嘉宾:史卫民】现在以游牧方式生活的牧民并不是很多了,但是定居放牧依然普遍存在,国家对牧民有积极扶持的政策,尤其是在灾害救助等方面政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就今天而言,牧业的存在仍然是对农业的重要的补充,在国民经济中也不能忽视牧业的发展。

  【mshine】请恕我孤陋寡闻,游牧业的存在怎么会对农业有补充作用?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奶制品还是干草还是牛、羊肉?

  【嘉宾:史卫民】我所说的补充是一种互补的作用,农业不仅提供粮食,还有蔬菜、水果等等,更重要的还有茶叶,有些是游牧民族所需要的,农业本身所需要的牛、马、等大牲畜主要是依靠牧业提供的。在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中,奶制品、牛、羊肉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由此,突显了牧业存在的必要性。

  【点击此处查看资料】现在的草原牧民对祖先留下来的游牧文化的继承情况又如何呢?

  【嘉宾:史卫民】如果用比较大的文化的概念,包括生活习俗、交流方式等,现在的草原牧民不仅基本继承了祖先留下来的游牧文化,还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继续在发展游牧文化。

[分页]

不忘充电:关于草原游牧文化我想了解更多


  【我总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请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些有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好书吧!2个小时的时间太短啦,我想“课后”充充电!

  【嘉宾:史卫民】可以读一下剑桥中国辽、金、西夏、元史对朝鲜游牧文化的解读,也可以看一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

  【小葵10】请专家介绍一些蒙元时期的主要资料吧。

  【嘉宾:史卫民】蒙元时期的主要资料:元朝秘史、元史、元典章,还有大量的元人文集。

  【万里一归人】国外对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研究情况如何?与国内相比呢?专家能说说吗?

  【嘉宾:史卫民】美国、德国、日本、蒙古、俄罗斯等都有一批学者专门研究草原游牧文化,出版了不少的专著和论文,国内有专门的机构研究草原历史和草原文化。同样,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国内外的学术界有比较明确的交流和合作,今年秋天,在北京、天津、内蒙古就有一系列的学术会议。

[分页]

结束语


  【网络主持人】结束语:感谢史老师给我们的精彩解答,让我们对草原游牧文化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看到了器物背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请史老师阐述一下这次在线的感想,做个小小的总结吧07-30 16:24 0字 [1/1/0]

  【嘉宾:史卫民】结束语:今天大家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受本人知识面的影响,可能回答的不能使你们满意,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交流,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