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文沙龙第43期·综述】学者探讨七夕相会的起源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2-11-04  作者:孟琳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文所”)第43期民文沙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此次沙龙活动主题为“历法七点观测的日月交会与七夕相会的起源”,由民文所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吴晓东主讲。
   在介绍了七夕相会的经典情节后,吴晓东提出,西王母的七夕相会早于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其最主要的故事是西王母会见一系列传说中的帝王,比如东王公、黄帝、尧、舜、禹,以及穆天子、汉武帝等。后来七夕相会的故事情节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融合,相会的对象才由帝王转变为平民百姓。
   七夕相会的男女两边代表了日月的关系。吴晓东认为,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古人曾将日月比作天的眼睛,日、月不分,将二者统称为“目”,又因为日配属东、月配属西的文化传统,代表日、月的“东目”与“西目”便在某一时期通假成了商代甲骨文中的“东母”与“西母”,后者逐渐演变成了“西皇母”“西王母”。所以,西王母的原型是月神。虽然西王母的月神神格发展到后来已不明显,但通过考察她与不死药的关系,以及汉画像中她与月神嫦娥的共同点,也能证明西王母最初的原型是月亮。与此同时,吴晓东还以东王公、黄帝、舜为例,论述了他们与太阳神的关系,并以此证明西王母与诸帝王的相会源于日月的交会。牛郎织女神话中七夕相会情节的出现,也可从西王母与织女的关系中找到线索。一方面,在身份上,二者同为天帝之女,且与纺织有关;另一方面,在故事类型上,流传于河南登封的口头神话《王母娘娘》也可表明二者间的联系。而牛郎与太阳的关系,则可通过考证太阳的方言读音、牛郎在各地传说中的名字与作为日神的黄帝、玉皇大帝等联系起来。
  “七夕相会源于历法中七点观测法的日月相会。”吴晓东认为,早在古人立杆测影之前,以山为观测日月运行轨迹地标的方法就已经存在。《大荒经》中东边七座日月升起之山、西边七座日月降落之山,《列子·汤问》中渤海之东的五神山,以及与西王母关系密切的三危山,都可能是早期日月观测法的体现。此外,朱国理在《“月”“夕”同源考》中从字形、字义、语音等几个方面对“月”“夕”同源的证明,可表明日月原本是在观测点的七座山上相会,由于日月的东西传统以及语音的相同,西边的七月山也可以被称为七夕山。日月在七夕山上交会,自然也就是在七夕相会。随着这种观测法的消失,后人失去了理解的语境,便误解为是在七月初七的晚上相会,空间上的七夕因此转变成了时间上的七夕。
  吴晓东认为,七夕相会不仅有以上的呈现,还有伏羲女娲兄妹婚、伏羲女娲交尾图以及玄武图。伏羲女娲兄妹在昆仑山上结合的故事,也是七夕相会的变异;汉画像伏羲女娲的交尾图,则是异于语言故事的图像呈现。此外,玄武的蛇龟一体,即交尾,或许也与日月有关。由于在语音上,蛇(yi)的读音、龟(gui)的读音与日月读音存在着联系,或许能够说明二者关系的本质也是日月的交会。
  在讨论环节,民文所研究员王宪昭提出神话中隐藏着与人们生活密切关联的现象,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理解学者的研究结论,仍然是重要的课题。民文所研究员纳钦还以黄帝与北方民族的关系为引,提出了黄帝与中原地区乃至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关系问题。民文所副研究员杨杰宏认为,西王母与帝王相会的故事,或许是因为与民间生活的隔阂,促使民众通过民间的创编法则,将帝王的故事转变成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4日 第Y02版:院内专刊2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