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10月12日,第35期民文沙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文所”)举行,活动主题为“青年学者谈古代民族文学”。
民文所所长朝戈金在讨论中说,在某一领域有成就、有发言权的是专家之学,超越专家之学,需要跳出学科看问题,以广博的视野,从不同学科和方法论中汲取灵感。因此,除了阅读作家文集,还要注重搜集相关的民族史料、著名人物和事件的回忆录等,全面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语境。文学从口传到书面的转化、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功能以及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等,许多学术生长点在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上。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冲击,文学研究要与今天的社会发生关联,即学者应该有社会关切,若在解决基本问题上没有说出有分量的话,那么学科发展将受到局限。理想的景象是,学者或作精细的文本研究,或作远程的大数据分析,或作更为宏观的研究,写出气势宏大的著作。所以,对青年人而言,阅读的速度和眼界需要进一步提高。
民文所党委书记李进峰在讨论中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展现历史的中国、全面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坚定中国文化自信,需要从古代文学研究中寻找文化基因。中国古代各民族间的文学交流与互鉴,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各民族文学与中华文学是枝叶与主干的关系,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因此要赋予民族文学研究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持续加大投入,民族文学研究者应感到自豪和自信,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三大体系”建设;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民文所左杨、杜旭初、包秀兰、陈博涵4位青年学者结合自身专业,针对如何切入中国古代民族文学研究以及运用何种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左杨通过对《鹤年先生诗集序》《〈皇元风雅〉序》等篇章的细读,以戴良与丁鹤年交往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元明易代之际遗民诗人心态与诗学观念的一般性特征。陈博涵从文学地理学角度切入元代民族文学研究,对元代两都制和巡幸制影响下的多民族诗人之路进行详细分析。包秀兰以族别文学研究为中心,集中探讨清末民初以伊希丹津旺吉勒、贺喜格巴图、尹湛纳希、古拉兰萨为代表的蒙古族作家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杜旭初对何谓语文学以及如何使用语文学方法研究学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在评议环节,民文所编审汤晓青提出,转型期作家文学的学术资源、理论资源是多渠道的,要注意作家接受新思想的不同路径,在中华文学共同体语境中阐释族别文学。这是一个从里往外、从外往里的过程,要站在中华文学甚至世界文学大框架下看待族别文学,如此才能对其进行恰当定位。此外,语文学关于文本对校对勘的方法,对民族文学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民文所研究员杨霞在评议时说,分析作家作品要有一个时空维度,既要在历史坐标中确认作家、作品的位置,又要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阐释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古代民族文学研究而言,需要具备历史的、批评的和审美的视角,在扎实的文献功夫基础上,积极开展与口头文学的对话,汲取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
在讨论环节,民文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提出,青年学者要善于结合语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多学科支撑能推动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如何由古代文学研究进入民族文学研究,有一个转型的问题,研究者要区分古代文学研究和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研究的差异。少数民族文学学科是互涉领域,民间文学、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的青年学者要加强对话,在学术互动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民文所部分科研人员、在站博士后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参与了此次沙龙。
(陈博涵)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