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格萨尔通识读物的当代书写与传播理论实践”专题研讨会在烟台召开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07-26  作者:央吉卓玛

  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制定“全国《格萨()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筹保护计划"的精神,在新时代,以新的理念和视角推介和传播格萨尔文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全国《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格办”)和鲁东大学联合主办的“格萨尔通识读物的当代书写与传播理论实践”专题研讨会于2019712-14日在山东烟台召开,来自青海、云南、四川、天津、山东和北京等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文室主任、全国“格办”主任诺布旺丹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朝克、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亢世勇和鲁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孙明为会议致辞。  

  

 

  会议现场  /王景迁 提供 

  亢世勇出席并代表鲁东大学致辞,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孙明向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了召开此次专题研讨会的重要意义,认为此次研讨会对于鲁东大学法学院的师生而言是一次认识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契机,来自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面向大学生的通识读物的撰写事宜,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格萨尔”乃至“三大史诗”进校园和进课堂的工作。朝克在致辞中首先向鲁东大学法学院表示感谢,感谢学院老师为会议的成功举办付出的努力。朝克指出在文明的回顾中,“三大史诗”脱颖而出,它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功能。他说,我们怀着崇敬之心保护、传承和研究“三大史诗”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致辞中,朝克反复述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大史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和敦促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交流思想,撰写出既具备专业性,同时又具备普及性的“格萨尔”通识读物。 

  此次研讨会由“‘三大史诗’通识读物写作通则、规范及体例”、“关于格萨尔史诗通识读物选题问卷调查研究报告”和“格萨尔史诗通识读物写作通则、规范及体例”等三个分论题组成。其中第一和第二个论题由诺布旺丹主持,第三个论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文室副主任杨霞研究员主持。作为第一个论题的主旨发言人,诺布旺丹就撰写格萨尔通识读本的动议以及成立课题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中央对保护和传承“三大史诗”进行过多次批示,习近平总书记也亲临民族地区聆听史诗艺人的现场演述,国家层面的大力提倡和支持对“三大史诗”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史诗研究工作者我们应当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的责任,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推广工作。诺布旺丹说,据统计目前国内格萨尔史诗研究领域的专家已超过两百余人,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为我们开展史诗传统的纵深研究和横向传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审慎分析和前期考察,我们从中选择了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学术积累且吸收了前沿研究理论的学者(共十四位)共同研讨,并就撰写和出版格萨尔通识读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达成了共识,成立了面向大学生的通识读物撰写课题组。我们希望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一部高质量的可以作为格萨尔文化入门读本的通识读物。诺布旺丹着重介绍了撰写通识读物的通则和要求。他说,首先通识读物旨在推介和传播格萨尔文化,因此其撰写的内容必须是当代大众关注的话题,且务须讲透史诗的基本问题;其次,通识读物力求通俗,做到通俗易懂、文笔流畅、引人入胜,以鲜活的案例支撑文本,务须避免庸俗,避免简单的资料堆积;第三,通识读物的撰写一定要以当代前沿理论为指导,做到视野开阔,见解独特,避免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室主任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认为通识读物是“三大史诗”推广的重要策略,应当高度肯定组织撰写通识读物的工作。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还提议将撰写《格萨尔百科全书》《中国格萨尔学读本》《世界格萨尔学读本》提上议事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蒙文室主任斯钦巴图研究员系统梳理了我国历年出版的传统文化读物,认为这类读物对推介和弘扬“三大史诗”乃至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斯钦巴图进一步指出,“三大史诗”跨境传播的情况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互鉴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在撰写读物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史诗的传播和传承情况,要从整体上关照史诗传统流布的文化空间。 

  “关于格萨尔史诗通识读物选题问卷调查研究报告”的发表和互动讨论是此次专题研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编写一本推广格萨尔文化的通俗读物,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中心副教授、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徐美恒提炼了若干格萨尔选题,并在大学生中进行了评估调查。经过统计分析,找到了青年大学生对格萨尔史诗感兴趣的话题。他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传承优秀文明成果的举措。格萨尔史诗进校园,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盛举,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汉、藏、蒙、土、裕固、纳西等多民族文化交流,培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文明互鉴,创造更加富有雄伟活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他进一步提出史诗文化保存了人类早期生存的大量信息,特别是其中的神话思维和想象力,是培养大学生诗性智慧和家国情怀的极好教材,值得大力挖掘利用。若能尽快出版一本格萨尔通识读物,对高校通识课教学和语言文学专业的各层次教育都可提供有益的帮助。云南财经大学陈孟云教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她介绍了其在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实践,尤其是在大学课堂上讲授格萨尔史诗传统的教学经历,她赞同徐美恒教授的观点和认识,强调了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入高校课堂的必要性。 

  专题研讨会的第三个环节是组织与会专家就格萨尔通识读物撰写过程的疑难进行深入讨论。主持人杨霞研究员首先对不远万里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表达了感谢。她说,课题组从成立到后续工作的推进和开展,过程顺利,进展迅速,这种可喜的情况得益于与会专家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各自承担的撰写任务发表了意见,并对课题的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提出了建议。其中负责撰写史诗音乐传统的姚慧副研究员就提供通识读物参考范本的问题、承担撰写史诗翻译传播情况的王景迁教授、臧学运教授和罗文敏教授就国内外史诗传统之间的有效比较这一议题发表了意见。此外,负责撰写史诗美学特点的祁发慧博士和负责撰写史诗承传艺人的央吉卓玛博士提出了定期召开课题推进会的建议,承担通识读物文本审校工作的作家辛茜和负责通识读物图像研究撰写工作的高莉博士就读物的体系化和体例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研讨会总结环节,诺布旺丹进一步落实了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强调了通识读物的撰写通则、规范和体例,制定了详细的课题进度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纪委书记闫国飞作会议总结发言。他说,国家高度重视“三大史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三大史诗”通识读物出版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格萨尔通识读物课题组的成立和相关工作的推进走出了重要一步,希望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早日完成课题任务。 

  与会人员合影   /王景迁 提供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