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者关注民族音乐的保护实践及其建档方略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10  作者:记者张凤娜 通讯员张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张凤娜 通讯员张建军)1月30日,科尔沁史诗保护与蒙古族音乐声像资料建设工作坊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并围绕蒙古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建设、科尔沁史诗演述重建试验计划,及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传统的音声表现形式及其建档实践进行了讨论。

  此次工作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中国史诗学”学科、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共同主办。

  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杨玉成作了题为“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音乐资源建设与教学传承展示”的学术报告,就民族音乐传承和资源库建设等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他认为,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只重视“教学”和“科研”,而忽视了“传承”的维度。鉴于“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内蒙古艺术学院积极探索教学、科研及传承相结合的音乐教育模式。

  据介绍,为了实践这一教育模式,杨玉成带领团队在2011年挂牌成立了民族音乐传承驿站(以下简称“传承驿站”)。传承驿站的主要工作包括采录、技艺传承、口述史访谈、专题研究、演出展示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此外,杨玉成从2005年开始带领团队从声像资源、传承人信息和曲目信息等角度建设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和口述史资料库(简称“声像资料库”),搜集了大量的录像、文本、照片和实物资料。他们立足于音像资料库和传承驿站,目前共发行《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系列光盘》13套。

  内蒙古大学李佳音博士在题为“断裂·弥合·反哺——‘后布仁初古拉时代’科尔沁英雄史诗恢复重建实验三则”的学术报告中,通过实验来探索恢复重建濒危史诗演述传统的实践方案。

  据李佳音介绍,该实验共设计了三组,包括“熟悉中的陌生——胡尔演述惯习与潮尔演述冲突”“文本化技艺模仿、民间、舞台实践”和“‘新故事’与‘旧传统’的对接”。前两组实验结果显示,将故事与传统(套路)相结合可以生成新的史诗文本。根据这一思路,从2013年12月起,他们先后5次邀请七山(白其山)进驻传承驿站,并系统考察和记录其整个史诗学艺过程,这一个案便构成第三组实验方案。基于上述实验,李佳音认为,虽然史诗传统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但我们通过对史诗本体和语境的恢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恢复和重建传统的目标。

  在对话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主题多角度进行了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从社会发展、时代变革以及知识学问的功能性等方面,提出不同社会部门协作和跨学科交流的必要性,认为团队合作不仅对建设资料库大有益处,而且有助于从整体上思考艺术理论体系。

  内蒙古艺术学院哈斯巴特尔博士认为,民众知识为学科建设提供能量,传承驿站是将民众的知识引入学校,并用民众的知识服务社会。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胡良霖从信息技术角度交流了音像资源库建设的经验。他认为,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和协同合作有利于满足当前学术发展的时代诉求。但是如何避免资源共享所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以及如何突破民族音乐在语言障碍和音乐素养等方面带来的传播难题,也是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维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提出数据库建设需要坚持“标准在先,建库在后”的原则,在综合考虑资源对象特点的基础上,以建立符合资源对象的专业元数据标准和著录规则为优先事项。就目前传承驿站的资源库建设而言,一是可以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爬梳整理既有资料,为今后的系统建档奠定基础;二是可以按照时间线索,即采录事件的具体日期来组织和管理档案内容;三是充分考虑原始档案资料的安全性问题,有必要对既有的数字资源实施异地备份。

文章来源:《社科院专刊》2018年2月9日总第428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