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国际话语规则中实现本土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09  作者:项江涛
  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类及其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就我国而言,由各民族所创造的口头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罕有其匹。许多文类样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都以鲜活的艺术生命力、丰厚的文化内涵、多样的传承方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档案的建设情况看,全国范围内对口头传统的重要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重视不够,对口头传统的属性认识不清,因此出现了“以文本为导向”的种种弊端。在中国文化档案建设工作中,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遗产的档案建设,因种种原因长期未能深入展开,特别是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明显滞后。在2月6日召开的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16ZD160)开题报告会上,与会学者围绕项目研究状况、总体框架、预期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项目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展开讨论。 

  彰显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特点 

  20年来,西方口头诗学的理论成果,民俗学“三大学派”的系统译介以及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对我国口头传统研究和口头诗学理论建设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民族文学研究学者的理论思考建立在学术史反思与批评的基础上,在若干环节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领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实践和方法论创新。“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项目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介绍,本项目旨在通过数据库建设实现为科研服务的目的,并在资料学的基础上提升方法论的研究。国外对口头传统资料的数字化建档起步较早,多项平行案例为目前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可资参照的前鉴和思路。但由于语言环境、数据标准、软硬件环境和概念工具的大相径庭,尤其是难以与中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样态的口头传统资源及其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榫接。 

  就此,“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项目组结合本土特点,主要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1)围绕基于口头传统研究专业诉求的元数据标准定制、田野资料采集规范、数字化建档细则、数据描述模型、数据著录规则的研制环节构建关联型数据库的标准体系;(2)处理好与相关国家标准和业内规范的对接和协调,与其他记忆机构之间在最佳实践及其资料界定、保存、获取、应用等业内标准保持看齐;建立起既符合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又具有国际标准尺度的实践模型;(3)为口头传统研究的田野工作、档案研究和理论方法论创新提供切实可行的数据库环境建设框架。课题的总目标将以“音影图文”的信息内容管理为标准建设的重点,以“专题数据库”为方向,通过数据整合,利用统一的数据发布平台和线上管理系统,对底层数据进行样本化的处理、归集、存取、传输和发布,有效展示各民族代表性口头传统音影图文资料,分段推进数据信息的增量和内容完善,最终建成本领域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跨媒体交互检索系统和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数字资源典藏,以利学界和公众共享。 

  在资源存储的基础上侧重学术的构建和整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朝戈金认为,当前的学术研究往往需要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在数字人文艺术领域推进跨学科的研究尤为必要。本课题联合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研发“验证原型实验系统”,“以数据库为方向”,以“重整合、易检索”为原则,结合民族文学所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并以前述的“四库五站”工作流程为基础,搭建数据库管理/网络发布的测试环境,通过数据植入和整合测试元数据标准的应用效能,遴选部分音影图文数据进行样本化的处理、存储、传输、响应、反馈等阶段的测试、校验和完善元数据标准,达成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资料跨媒体交互检索的目的。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子课题负责人胡良霖介绍,本课题的工作向度在于系统采集少数民族口头传统资料,对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数据化归集和网络化发布,利用信息技术对既有资料存量进行管理和整合,通过持续积累和分类整理,为科研提供完整详尽、可持续利用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研究专题数据库。完成“田野工作站”→“资料工作站”→“数字化工作站”→“数据化工作站”→“网络化工作站”和音声档案库、影像档案库、图片档案库、文本档案库的建设,搭建数据库管理/网络平台。就研究手段而言,本课题将本着数据管理和应用的实际需求,研究国内外相关数据标准,参考DC、CDWA、VRA及国家标准和业内规范,同时借鉴中国科学院专业领域数据标准和国家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标准,以及国内外相似数据库的既有经验,结合口头传统的专业特点,研究确定本项目的通用元数据(自定义部分)和专业元数据标准及相应的数据内容。 

  中国通行超过130民族语言,而真正通行文字的民族不到十个;各个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长期保存在口头传统和民俗生活世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口头遗产已经因为自然或人为灾害而消失,或者因为技术的快速变革而逐渐变得不可获取。若不及时抢救和整理,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巴莫曲布嫫认为,作为一项资料学的基础工程,在数据库建设中利用口头传统自身的规律来把握其可利用性,将口头传统的本土化方法论贡献给世界具有重大学术意义。本课题有一定的学术前瞻性,既代表了国际前沿的学术思考,也是在学科建设和国家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下应运而生的。课题的实施将从元数据标准建设引领国内少数民族文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等平行学科的信息化建设,也将为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的信息开发和数据应用探索科际合作的可行性道路。 

  为国家文化档案建设提供借鉴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建档、保存和研究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核心议题之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集纳各民族口头传统保护与研究中的音、影、图、文资料,形成搜集、整理、研究的数字管理和传播平台,对文化档案的自觉记录和诠释,已责无旁贷地成为目前非物质文化研究与保护中的重要课题,而元数据标准研究则是数据库建设的重中之重。元数据标准体系当是根据学者的田野研究实践来设计的,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将受到田野研究实践的检验,因此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规范学者的资料搜集工作,使之更为科学和规范。目前,随着音视频处理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为音影图文资料转化为媒体资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在“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开题报告会上,学者们共同表示,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档案建设质量的应用价值,也具有为国内类似专题性档案库建设提供工作模型的示范意义,有利于提升我国各民族文学传统的学理性研究,并使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抢救、保护和研究各民族的口头传统,将在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平等、文化间对话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长期保存中国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及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并使中国少数民族的相关社区、群体、传承人和实践者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受益,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具有现实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项目有填补国家文化档案建设领域专业元数据标准之空白的意义,也具有为国内平行专业领域的数据库建设和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样本的实践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项江涛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