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加强“玛纳斯奇”研究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玛纳斯》综合研究史诗歌手研讨会”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1  作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玛纳斯》综合研究(13&ZD144)史诗歌手研讨会”2014年10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黑龙江民委民族研究所、陕西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喀什师范学院等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相关学者,新疆自治区各级政府《玛纳斯》保护中心及学术部门的各民族学者、研究生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包括柯尔克孜族、回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的老中青学者。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玛纳斯》综合研究”课题组承办。

  《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是《玛纳斯》综合研究重大项目的子课题之一,是这个项目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具挑战性和突破性很强的研究方向。尤其是随着居素普·玛玛依等三位国家级《玛纳斯》传承人在一年内相继去世,更是凸显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多年来,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虽然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这种集中讨论和研究还是第一次。在这次会上,各位学者在玛纳斯奇的史诗演唱技艺、演唱中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玛纳斯奇的身份认同、玛纳斯奇的史诗梦授说、玛纳斯奇的史诗学习经历、重要玛纳斯奇的身份资料新发现等方面都有很多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出现,大大推进了我国《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郎樱的《歌手的追踪调查与歌手文档建立——田野工作思考》从若干个方面对口头传统,尤其是口头史诗的田野调查工作的基本准则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口头史诗的田野调查首先要坚持深入最基层的社区村落,进入歌手家中进行家访,一定要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歌手自己的生活氛围中进行演唱。要用摄像、录音、照片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料搜集。第二、田野工作中,作为他者的研究学者们要坚持做到虚心、热情、平等地对待采访对象。无论被采访对象是长者,同辈还是年轻人都要对他们亲近,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第三,田野调查工作要坚持常年持久的进行,对于歌手要进行追踪采访,而且要建立详细的档案。追踪调查需要长时间反复进行。歌手档案的建立包括歌手的基础资料和采访手记、采访录等三个部分组成。基础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歌手照片;第二是歌手基本信息:歌手的姓名、出生年代、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语言、职业(牧民、农民)、所属部落;第三是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随行者、姓名、性别、职业、职称、出生年月、工作单位);第四是歌手(生平、学唱史诗经历、出师年月、传承范围、传承谱系);第五是歌手的重要活动和获奖情况;第六是歌手的家庭情况:父母,配偶名字、年龄,孩子名字,年岁;第七是歌手演唱的曲目以及其他技能。她通过介绍自己多年来的《玛纳斯》史诗田野调查经验,指出对一位玛纳斯奇的常年追踪调查在史诗歌手研究中的示范性作用及其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胡振华以《学习<玛纳斯>的经过及体会》为题,通过回顾自己参与《玛纳斯》史诗搜集、翻译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展示了《玛纳斯》史诗的工作历史。论文主要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沉痛悼念我国《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第二是他本人学习史诗《玛纳斯》的经过及体会;第三是正确解释《玛纳斯》中的民族名“克塔依”与地名“别依京”等,给与会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其他论文均围绕新疆各地的《玛纳斯》传统歌手进行广泛研究,有很多新视角,新资料,新发现。在对我国国宝级《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的研究方面,来自新疆语委会的马克来克·玉买尔拜“居素普·玛玛依唱本民间传播与流传”,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托汗·依萨克的“揭示居素普·玛玛依传播及保护《玛纳斯》口头传统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来自黑龙江民委民族研究所吴占柱的“居素普·玛玛依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来自新疆乌恰县《玛纳斯》保护中心托合托奴尔·阿玛特的“居素普·玛玛依的生平及当代玛纳斯奇”,来自新疆克孜勒苏第三中学艾克巴尔·买买特的“荷马与居素普·玛玛依”,“居素普·玛玛依学唱《玛纳斯》及其演唱的其他民间长诗之路”等论文从不同的侧面探讨和展示了著名玛纳斯奇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玛纳斯》史诗的多重内涵和丰富的传统性特征。

  此外,20世纪上半叶的乌恰县著名玛纳斯奇艾什玛特· 满别特居素普, 及乌恰县的国家级《玛纳斯》传承人萨尔特阿洪·卡德尔的研究也是有所拓展,发表了很多新资料。

  本次会上,很多以前并没有引起学者们关注的许多很有特点的歌手也得到了学者们的调查和初步研究。比如,上世纪60年代初第一次被《玛纳斯》调查组发现,当时其唱本第一次得到搜集并被翻译成汉文和维吾尔文发表过的玛纳斯奇铁米尔·图尔都满别特,生活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的玛纳斯奇萨特瓦勒德·阿玛特,阿合奇县萨帕尔巴依乡的文盲玛纳斯奇满别特阿散·卡帕尔,阿图什哈拉峻乡的玛纳斯奇阿克坎别克·努热昆,阿克陶县玛纳斯奇居素扑·坎杰等几位玛纳斯奇都是第一次进入学者的视野,不仅给会议提供了新资料,拓展了我国玛纳斯奇的研究内容,而且大大丰富了我国玛纳斯奇(玛纳斯歌手)的类型,拓展了今后的研究研究内容。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文联主席朱玛克·卡德尔先生的《关于玛纳斯奇的保护与传承》,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玛纳斯》保护中心主任阿满图尔·阿布德拉素尔的《玛纳斯奇及其演唱技能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托合提汗·斯玛依的《从哲学视角探析玛纳斯》,陕西外国语大学梁真惠女士的《从影像文化志看活态史诗口头表演特征的翻译—以<玛纳斯>的英译为例》,塔里木农垦大学薛剑莉的《非遗时代<玛纳斯>史诗歌手村落变迁与身份重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非遗保护中扎依尔·朱玛西的《<玛纳斯>史诗与玛纳斯奇》,新疆北部特克斯县高级中学的托合托孙·阿散别克的《原始文本的承载者》,喀什师范学院萨依普别克·阿勒的《保护演唱<玛纳斯>的传统性》,新疆阿合奇县《玛纳斯》保护中心阿勒·苏云的《阿合奇县玛纳斯奇的梦授调查于采访》,山东大学研究生对些汗·巴依江的《科普恰克玛纳斯奇们与他们的演唱》等都各自从不同的视角讨论关于玛纳斯奇很多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尤其值得高兴的是,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发现我国的《玛纳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年青学人开始走向前台,研究视野不断开拓,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题目开始逐步多元化,专业化。

  中央民族大学的胡振华先生在评议中认为,这次会议对于《玛纳斯》史诗研究具有历程碑的意义,必将对今后的研究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学者们呼吁,在当前形势下,保护玛纳斯奇,加快对玛纳斯奇的研究,迫在眉睫,过去长期以来,关于《玛纳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优秀的玛纳斯奇逐渐年迈、相继离世,加强“玛纳斯奇”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

  玛纳斯奇被柯尔克孜人视为“最崇高的职业”,它承担着丰富发展群体文化、净化群体灵魂、弘扬群体精神的重要使命。玛纳斯奇是《玛纳斯》保护与传承的关键环节。然而,随着柯尔克孜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村落变迁与身份重构不可避免地对玛纳斯奇造成一些消极影响。如何在口头传承的变异性与传统的稳定性之间寻找平衡,给《玛纳斯》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出了挑战。我国需尽快建立健全玛纳斯奇文字档案,将玛纳斯奇的姓名、职业、出生、家庭情况、教育程度、学唱玛纳斯的经历、师传谱系、出师年龄、演唱经历和特点、带徒情况、培训情况、获奖情况等都详细记录。要落实和加强对玛纳斯奇的生活补助费发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应积极为玛纳斯奇提供用武之地,创造更多交流机会,并形成激励机制。此外,还要鼓励玛纳斯奇带徒,加强对玛纳斯奇学徒的培训培养。为了保持活形态和多样化,应鼓励玛纳斯奇学唱各种《玛纳斯》异文,鼓励他们现场发挥。可喜的是,根据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文联主席朱玛克·卡德尔的介绍,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玛纳斯》的保护非常重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已经起草了《玛纳斯保护条例》提交地方人大进行审议,地方政府部门连续多年举办的《玛纳斯》国际旅游节扩大了史诗的宣传,《玛纳斯》进校园极大地提高了史诗在少年儿童中的普及。

  总之,本次会议上参会专家学者们就重大项目之史诗歌手研究专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会议上交流、宣读的论文中有很多新资料,新见解,新观点和新视角,对于《玛纳斯》史诗,尤其是史诗歌手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必将极大地的推动今后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11月28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