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06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1-11  作者:刘大先

    各民族文学多元一体史观在2006年中的张扬与肯定,表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已经日益由一个二级学科上升到综合性学科所接受并重视的地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青海省文联、青海民族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民族文学论坛在西宁召开。来自新疆、西藏、甘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内蒙古、辽宁、吉林、宁夏、浙江、江苏、北京以及青海的科研人员、专家、教授、作家、艺术家约6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就“民族文学批评理论”、“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民间文学生态”、“西部开发与民族文学书写”等论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会者来自汉、壮、藏、彝、侗、苗、回、土、满、蒙古、朝鲜、撒拉等12个民族,体现了各民族多元对话、交互共生的文化文学新态势。此次论坛,既有对宏观理论的进一步探讨,又有密切联系西部大开发情境下青海地域文学、民族文学、民间文学的现实性话题,在推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民族文学研究的深化上意义重大。
  同样具有典范性意义的是《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出版,这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项目“中华各民族文学贡献与相互关系研究”的现当代文学部分成果,参与的学者包括攀骏、李鸿然、罗布江村、徐其超、苏光文、黄绍清、龙长吟、张直心、黄薇、徐新建、张明、李光一、黄伟林、阿库乌雾、刘洪涛、马绍玺、关纪新等,宏观考察了20世纪中国各民族文学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文学意义上的探讨,以丰富的史料和典型性的作家及其代表作为线索,追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民族文学交流发展的路径及走向世界的前景,特别是对民族文学与中原文学发展相互关系的论述,对各地区民族文学发展的总结,对民族文学发展有指导意义。
  相较于比较集中地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理论壮茂景观的综合性会议与著作,那些更为专门性的研究同样不可忽视。如夏冠洲、阿扎提·苏里坦主编的《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它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文学翻译”和“文学评论”6大卷,站在世界语境和新疆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对新疆50年来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9个民族多语种的数百名作家的文学作品,还有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进行了认真的论析、整合和梳理,对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做了一个系统研究和初步探讨,全面反映出了丰富多彩的新疆多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经典作家的研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较为成熟的理念形态,在古代少数民族作家如李贽、萨都剌、马祖常、余阙等人的社会背景、身世考订、思想挖掘、美学阐释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探讨尤为热门,受关注比较多的如老舍、沈从文、萧乾、端木蕻良、玛拉沁夫、阿来、鬼子、罗庆春等,问题意识集中了作家民族心理的隐现、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身份认同意识的消长、文化观念的断裂与弥散。在历史研究与文学研究、传记追寻与文本探讨、文化考察与审美探究之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范式。代表性的如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纳兰性德研究学术研讨会”,对纳兰性德的词作、家庭、身世与汉文化渊源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推动清史与满族文学研究的结合上颇具意义。由中国老舍研究会和聊城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观念更新、视角变异、议题多元,把已有的研讨带上了新的学术层次,从宏观综合的研究到微观具体的切入,从内部研究迈向内外结合的努力,大众传播、文化传播与老舍研究的结合,老舍经典作品的改编,老舍研究与中学语文研究的互动等问题,都使老舍研究向前迈进了实实在在的一步,讲究本土风格和学术品位则成为了共同的追求。
  以上主要就作家文学研究而言,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来说,民间文学的积累与遗产要更为丰富,它们如同水底的冰山,仅仅露出了一角,已经使我们无比惊喜,因此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的建设就尤为重要,它们构成了进一步研究的起点与根基。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五年之功,完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存”的浩大工程。采集声像资料2885件3100小时,图片资料9776张,还有数千页珍贵抄本和刻本。收集资料类型20余项,涉及史诗、神话、叙事诗、歌谣、萨满神歌、传说、故事、乌力格尔、本子故事、格言、谚语、谜语、祝词赞词、口头论辩词、寓言、好来宝、民间戏剧等口头文学类,以及经籍文学、各类仪式、民俗实物、演唱活动、传承人访谈、民族史志、学科人物等资料。其地域覆盖了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甘肃等13个省区,涵盖维、哈、藏、蒙、苗、彝、壮、傣等29个民族,并涉及到俄、蒙、日、韩、吉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开发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数据库”软件系统,使之成为各地学者可以资源共享的开放体系,还启动了配套课题:“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建设,使得资料搜集向着科学、定向、深入的方向发展,以民间口头传统为主的“音声文档”资料库在我国还属首创,在国际上也不多见。
  具体的个案研究也很丰富,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纳斯〉诗歌手研究》从歌手的传承关系、口头诗歌手演唱与语境关联,对史诗表演空间相关的民间约束与禁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很多观点都具有原创意义,丹布尔加甫《卫拉特英雄故事研究》、斯钦巴图《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都是对于蒙古口头文学研究的最新力作。《格斯(萨)尔》学作为一门国际性显学,其研究领域涉及到文学、语言、历史、宗教和其他众多学科,对《格斯(萨)尔》史诗活形态口头传承的研究和版本的文献研究成为国际《格斯(萨)尔》学的两个最重要研究领域。斯钦孟和主编《格斯尔全书》在整理、校勘和注释上,为今后的《格斯(萨)尔》研究,尤其对口承《格斯(萨)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整理版本。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必然涉及跨学科的综合考察,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都很重视少数民族文学的整理与探究。辽宁民族研究所、大连民族学院、黑龙江大学召开的首届满学高峰论坛上,除了满学研究的现状与愿望、满学学科的理论建设、满族与八旗研究之外,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满学与民族文学研究。新兴的文学人类学也是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块重要的阵地,在兰州召开的第三届文学人类学年会上,少数民族文学作为研究的领域被与会者一再提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区别于主流文学的地方正在于其行动性与多元性,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仿佛深不可测的矿井,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宝藏。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有着开榛辟莽、以启山林的功能,就多元共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学生态全局来说,它们又可以补苴罅漏、纠偏补弊。从各地举办的各种少数民族文化文学论坛、作家作品研讨会,以及新近出版的理论性著作都可以看出,作为中华民族文学的有生力量,它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学术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研究者的理路不同,方法各异,对象多姿多彩,成果参差多貌,最后却都像溪流一样汇入到整个中华民族文学的话语洪流中来。

     回眸2006年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时,有一种平淡中的惊喜:在波澜不惊的表层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暗流涌动;在滔滔奔涌的主流之外,我们可以听到各种支流哗哗作响。   

文章来源:《文艺报》2007年1月4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