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声像传达:1912年的诺苏社会之旅”
──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侧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07-13  作者:阿 尕

  2005年8月19-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主办、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人民政府承办、美姑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二十一世纪的毕摩文化、传统知识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巴普镇成功举办。会议组织的学术活动,除了专题论坛、毕摩传承人访谈和田野考察外,美姑方面还为远道而来的国内外学者安排了仪式观察与体验、选美和摔跤观摩、歌舞晚会和文化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这次会议有一位来自德国的自由作家、影视人类学者,名叫塔马拉·魏斯(Tamara Wyss )。会上会下,大家都喜欢用她的中文名字“塔米”称呼她,与她交谈。因为祖父祖母早年在中国的生活、工作,尤其是旅行,魏斯女士与中国四川、与四川凉山都有着不解之缘。她此行凉山,为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带来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塔米女士的会议发表以《声像传达:1912年的诺苏社会之旅》为题,通过 PPT 投影,讲述了她的祖父母在 1912年的凉山之行,她展示和播放的一组老照片和传统歌曲录音,都是异常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九十多年前诺苏彝族的社会风貌、民俗传承和日常生活场景,引起了国内外与会者的高度重视。在会议召开的同时,她在美姑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的展示厅走廊上,公开了20多张老照片的影印图像。

·塔米带来的老照片·  

         图1. 诺苏土司的儿子               图2. 瓦板房前的诺苏人           图3. 面对照相机镜头的诺苏人  

     图4. 诺苏妇女   

[分页] 

  除了这些非常难得的老照片外,塔米女士还带来了祖父母当年通过蜡盘录制的30首诺苏传统民歌。在会议结束后,美姑的彝族学者和我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应塔米女士的邀请,在美姑毕摩文化中心分别选听了其中的部分歌谣。他们都认为这批录音资料对研究诺苏支系的彝族口头传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巴莫认为,这些传统民歌给我们提供了“过去的声音”,意义重大,值得做进一步的文类鉴别、音声转写和文本翻译工作。由于年代久远,有的段落已经不大清晰,资料学的研究工作,包括记谱和唱词誊写也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她建议凉山相关的彝族学者和音乐工作者一道合作,尽早地开展档案研究,将这批具有历史、文化、民俗、文学和艺术等多重学术价值的音声资料加以科学的整理、分类、转写、翻译,并作出进一步的学理阐释。

  为了确证和进一步研究这批音像资料,塔米女士在中国留学生周枫然(柏林自由大学)的帮助下,第二次来到凉山,沿着祖父母当年走过的道路,寻找老照片背后的族群叙事及其文化阐释的可能,她会前和会后积极行动,不辞辛苦地走访民间人士和彝家山村,体现出一位影视人类学者的学术精神。据悉,塔米女士正在筹划拍摄一部反映诺苏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学术专题片,用真实的文化镜像来连接她和祖父母之间关于中国诺苏彝族支系的“他者的眼光。”

  让我们一同期待吧!

  这里,我们通过“中国民族文学网”和“彝族人网”,向塔米女士给我们提供的珍贵的音像资料及其背景信息,表达由衷的谢意;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德国柏林人类学博物馆为收藏诺苏传统民歌而做的长期努力。


--------------------------------------------------------------------------------
[分页] 

·塔米祖父母生平简介·

  马克思·弗里茨·魏斯(Max Friedrich (Fritz) Weiss,1877-1955)
   郝威格·玛格丽特·魏斯-索尼伯格(Hedwig Margarete Weiss-Sonenburg,1898-1975)

  福里兹·魏斯(Fritz Weiss)在柏林的东方研究会学习法律和中文,1899年他前往中国,在中国的第一年里他在青岛做海关官员。他并不喜欢那份工作并调职到德国外事办公室作为一些德国领事的翻译。在1905年他被调往重庆和成都,他很快就成为那儿的代理领事并于1911年起一直是正式任命的领事。他利用停留在四川的机会遍览了这个省,靠走路还有骑马。比如说,在德国度完一个假期以后他通过陆地穿过印度回到中国。他也许更宁愿自己变成一个地理学家而非一个领事官员。他照相,做草图,绘制地图并给一些地理杂志写文章。
   在1909到1910年间的旅行中他开始接触到一些属于彝族的少数民族。这些接触使他产生了有一天能够有机会游览大凉山地区的愿望。在一个回国的假期里他遇到了她未来的妻子:郝威格·玛格丽特·索尼伯格(Hedwig Margaret Sonnenburg)。她也对遥远的国家很感兴趣并且很喜欢冒险,她来自于一个混合的德国犹太家庭。可能是旅行的共同爱好帮助了他,于是他们俩在1911年的夏天进行了闪电式的结婚并离开德国前往中国。这对夫妇最终于1912年春天到达了成都。
   在1913年十一月他们秘密的游览了凉山地区,他们穿过了现今被称为大柏(或叫做峨边厅)和马鞭(马边厅)的地区。在这次简单的旅行中,他们除了照相还用最早的录音装置——一个爱迪生留声机把一些歌曲录到蜡盘上,这个蜡盘属于专门收集全世界声音记录的柏林人类学博物馆。
   在这个博物馆和慕尼黑人类学博物馆里也有由福里兹·魏斯(Fritz Weiss)先前购买并捐赠的一系列关于彝族人日常生活的手工艺品。1914年维斯夫妇来到了昆明并设立了昆明(云南府)地区的第一个德国领事馆。在1917年他们不得不离开中国,因为中国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所以所有德国官员都不得不离开中国。他们持续半年的归国旅程同样成为一次冒险旅程。
   他们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中度过。他们感到遗憾的是他们不能再回到中国。福里兹·魏斯(Fritz Weiss)在二十年代被任命为驻埃塞俄比亚大使,在那他认识了海乐·塞拉斯(Haile Selassie)和驻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的大使。在1934年,纳粹党人在德国执政后,他放弃了他的职位。
   郝威格·维斯(Hedwig Weiss)从她原来经历的风风雨雨中获得灵感并成为了一个作家,各种杂志期刊中都有她的文章发表,她还写了一些儿童读物,其中有两部还以中国为背景。

(摘自《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会议手册》)


--------------------------------------------------------------------------------
[分页] 

中国脚步
──德国自由作家、影视人类学者塔马拉·魏斯访谈摘录

■ 阿瑟  原出处:彝族人网


·塔马拉·魏斯简介·

   塔马拉·魏斯(Tamara Wyss),人类学方向的德国电影制作者、摄影师和讲师,从1970年到1974年,在柏林的Deutsche Film-u.Fernsehakademie学院学习,并于1996年获得牛津大学布鲁克斯文化研究文学硕士学位。从1980到1982年她成立并致力于一个佛得角共和国的农村媒体工程;并且在英国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成人教育,旨在研究像爱尔兰Tinkers 之类的少数民族。她的工作是做为柏林电影学校、英国的大学和继续教育学院的一个演讲者。她做了大量的电影,两个摄影展,并与一些非政府组织合作。

   塔马拉·魏斯(中文名“塔米”)的祖父是清朝时德国驻成都领事馆的领事,1910年,他的祖父第一次在西南的安宁河边认识了一个彝人,开始关注起彝族人和彝族文化,并在大堡包、三河口、峨边、马边拍摄了大量当地彝族人的照片。在2005年的美姑国际彝学会期间,彝族人网记者阿瑟结识了这位一直关注彝族文化的国际友人,并对她作了简短的采访。

  阿瑟:你的祖父母是在什么情况下拍这些彝人的照片的?
  塔米:我的祖父是当时在清朝时德国驻成都领事馆的领事,我的祖父母非常喜欢冒险,喜欢旅游。1910年,我的祖父第一次在西南的安宁河边认识了一个彝人,然后非常想和这个彝人保持联系,但是当时官方不支持。所以1913年我的祖父母第二次出行,没有告诉成都的朋友,自己跑去找,去了现在的大堡包、三河口、峨边、马边这些地方。当时通过一个人的介绍,认识了一个地位比较高的彝人[这个彝人是乌袍家族的人],这个彝人就准许我的祖父母在他管辖的领地里旅游。这些照片就是这两次出行的时候拍的。

  阿瑟:为什么你的祖父母会对彝人感兴趣?
  塔米:因为在当时的清政府统治下,彝族还是很自由的。另外是,因为德国人和中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德国人,谁是中国人。长相差别很大,但是彝人就不同,彝人身上有像汉人的地方,也有像德国人的地方。还有一点就是彝人多住在野外,而德国也是在野外建立的文明,我的祖父也喜欢打猎。

  阿瑟:你是因为什么喜欢上彝族的东西的?
  塔米:方对于彝族的认识,是从祖父母写的日记,还有他的照片,因为祖父母去世早。看了照片后,我看了很多关于彝族的书,也写了不少东西。1940年有一本在成都出版的书里面提到了乌袍家族,因此,我开始有意识的寻找乌袍家族.2001年去了峨边,由于时间少,没有收获。2002年去了昭觉,也没有找到。2002年我拍的第一个片子里面,叫《中国鞋子》。里面有相关彝人的花絮,但后来我不想把彝人这个题材仅仅作为花絮,而是想专门来拍一个片子。

  阿瑟:这部片子现在还在策划中还是已经在开始拍了。
  塔米:现在还在策划中,还在寻找素材。

  阿瑟:这些照片对你的人生历程有何影响?
  塔米?魏斯:正是因为这些照片,我才开始关注其他国家,而且当时中国给我一种童话般的印象。

  阿瑟:这次参加美姑国际彝学会,除了展示这些老照片外,还准备做什么?
  塔米: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乌袍家族的后代,如果找到了,拍这个片子就更好了。这次到美姑来,我还想住在一家毕摩家里,看完他教毕摩的整个过程。但是我们希望自己找到这个人,这样更好,如果别人介绍给我们,可能会介绍很有代表性的毕摩。(我)喜欢用图片和声音记录下日常生活。

(20日下午在毕摩文化园时,他们看到了一个要去学毕摩的年轻人,塔米的翻译周枫然找到笔者,因为年轻人可能汉话听不懂,叫我翻译一下,可惜人太多,后来找不到了。不过21日,周枫然说联系到一个毕摩,要收几个学生,可以到他家去,真是一个好消息。)  

 会议期间,塔米祖父在当年拍摄的照片也在凉山州美姑毕摩文化中心展厅进行了展出。

 

文章来源: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