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化因子”保护与“文化基地”建设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断想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07-05  作者:朝戈金

      [编者按] 2004年9月13日,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在山西太原召开。我所朝戈金副所长提交了《“文化因子”保护与“文化基地”建设——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断想》一文,介绍了我所的“文化基地”建设的工作及现期成果,强调应该在具体的“文化基地”建设中,促进“文化因子”的生长,由点及面映射出西部“文化时空”的现实状貌与发展走向。


  中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大约 40 个少数民族,他们操持着不同的生计方式,使用着不同的语言文字,有着彼此有别的宗教信仰,绵延着各具风情的民俗习惯,在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特定的经济文化形态。这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形成并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承载着纷繁绚烂的文化因子,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然而长久以来,少数民族文化被有意无意地定位为“非主流文化”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与保护。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标准化浪潮的涤荡和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衰退和消失随时都在发生。与主流的、强势的文化相比较,边缘的、弱势的、往往被误认为“欠发达的”、少数人的、非主流的文化,不仅同样是文化相互交流和对话的产物,而且其中蕴含的与主流文化有别的“文化因子”,理所应当地具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诚然,在文化互动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往往面临“整合”、“涵化”或者“同化”的命运,但正如生物多样性给我们的启发,面对未来,生物基因越丰富,其物种的抵抗力越强,生命力越旺盛,存活的机会也越大。人类的文化,是我们这个物种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出的所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总和中的因子越多,我们就越有可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越有可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多元一体格局决定了中国文化本身的多元特征。各种文化元素的存在正是整体文化多样性的突出表现。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都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因而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与文化特征,形成民族认同的范式,进而强化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当下推进中的西部的建设和发展,这种民族认同和民族内部的凝聚力,通过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阐释和利用,则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有利于西部的建设。这是因为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能够丰富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为“文化多样性”提供充满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文化因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们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因子”的保护,以维护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文化动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文化多样性增加了每个人的选择机会;它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享有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当前,承载特定文化的语言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减少,其中特别是处于边缘的、弱势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状况更加令人忧心如焚。民众的诗性智慧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那些经过长久的进化和积淀才形成的语言艺术才能,也在迅速地失去其表达空间。倘若某种民族语言消失了,该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口头艺术与无形文化遗产也将随之迅速消失。在西部开发和建设中,我们应当强调对特定语言和本土文化的保护。这些文化资源的未来命运,取决于我们当下的观念意识。而这些资源的价值,包括潜在的巨额经济价值和关乎子孙后代精神丰富性的文化价值,则是今天的我们还不可能完全认识和领悟到的。

  文化生态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1 年 11 月 2 日 )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2003 年 10 月 17 日 ),强调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指出“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都应当作为人类的经历和期望的见证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和代代相传,以支持各种创作和建立各种文化之间的真正对话”,号召“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在强调保护类似生物基因的、极具生命力的、多样化的“文化因子”的时候,倘若我们遗失了该文化的整体背景,遗失了整个文化生存环境,即便最终保存下来某些文化的“残留物”,某些文化的风干标本或者仿真模型,这些碎片也难以重现立体多面的真实生活,难以维持文化传统的本真性。在去年 12 月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就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从长期的田野调查经历中,我们深刻地体悟到,文化生态的保护,要有系统性,要有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行动方案,要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精神,要有利于人类的长期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当前的工作,就是要尽快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型,从而为未来的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某些有益的参照。我们研究所的具体做法,就是选取若干在某些方面有代表性的“点”,做深细的记录、分析和解剖工作。这些个“点”,我们叫做“文化基地”。建立这类基地需要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和民众,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合作。这里要再次强调“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观点,如果把“文化因子”比作鱼,“文化生态系统”就是水。简单地采摘和封存民间文化的样本,陈列于我们的档案库或博物馆中,只是保留了一些丧失了文化活力的枯死标本,而“文化基地”却是处于当地的文化时空中,是鲜活的事象,为科学观察、忠实记录和实地分析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为发现和解决今天的问题,预测其未来的历史命运和趋势,提供了以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材料。

  我们研究所的“基地”,目前已经签约并正式启动建设的,有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青海省果洛州、广西田阳县、西川凉山美姑县、四川德格县等地区。新疆、西藏和东北地区,还在协商之中。我们研究所将依托自身的科研力量,将相关调研成果进行数字化管理和保存,并充分运用出版物和网络媒介等手段,宣传和介绍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沿革和现状等。这种扶持和帮助地方文化建设的思路,已经得到从上到下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类似的“文化基地”的建立需要在一定的规范与指导下进行。研究基地的选取和开发,应当是资源整合的结果。一些初级资料工作和宣传工作,可以由地方机构、本土学者和相关人员完成。这同时为我们的学术界和社会逐步认识“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价值奠定了基础。研究基地的经营,是资料工作和研究工作的结合,是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的结合。它有助于纠正学者在书本中兜圈子的偏差,有助于加强学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推动地方政府和各组织对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已经喊了不短时间了,但是对西部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西部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盲目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忽视对乡土社会中地方文化的尊重与保护。经济指数在短期内有所增长,但人文环境却遭受到不小的破坏。而且有些破坏是无法修复与弥补的。西部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是西部开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西部开发的重要补充。

  我们希望能够在具体的“文化基地”建设中,促进“文化因子”的生长,由点及面映射出西部的“文化时空”。我们相信,维护西部人文生态,促进西部文化发展,文化基地会提供比较好的示范经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本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